《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02含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02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蜡月空竹开张必定B.店铺元宵解释湖涂C.腊肉年画对联搅和D.外套广告猜想通霄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带地广人稀,我们驱车数十里不见一个村落。B.试卷上这两篇习作的主题截然不同。C.小弟弟得到玩具后破涕为笑,他这种两面三刀的性格真让人难以捉摸。D.喜剧演员的精彩表演逗得我们哄堂大笑。四、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B.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工人、农民和青年等。C.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D.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
2、,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五、按要求写句子。1.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_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仿写句子)_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描绘的景色)_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1.北京人过春节前的“彩排”是( ),春节过后的又一个高潮是( )。A.腊八B.腊月二十三过小年C.正月初六D.正月十五2.腊八粥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 )A.八儿的心理活动B.八儿的语言C.八儿和母亲的对话D
3、.母亲熬腊八粥的经过3.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描写了古代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的习俗,但权贵豪门得到皇帝赐火,可以例外,诗歌暗寓讽刺之意。B.迢迢牵牛星记叙了古时候人们在七夕节望月的习俗。C.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D.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七、课内阅读我最棒。“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
4、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呃”要用( )的语气来读。A.紧张B.兴奋C.惊讶D.纳闷2.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C.煮得肿胀的饭豆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_。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_八、课外阅读我能行。粽子里的乡愁琦君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
5、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助于消化。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6、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福要靠自已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
7、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下列不属于作者家乡端午节的风俗的是( )A.布施乞丐B.包粽子C.吃粽子D.扔粽子2.“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 )A.母亲觉得自己的粽子包得很富贵。B.母亲祈愿吃了富贵粽的乞丐能够有福。C.母亲善良、有爱心的表现。D.母亲想让自己的粽子名字听起来有喜气。3.下列表述与“粽子里的乡愁”含义不符的一项是( )A.
8、对善良母亲的怀念。B.对家乡过端午节包粽子、送粽子习俗的怀念。C.表达对乞丐的同情。D.现在身处异乡,无从体味家乡情味的失落。4.文中围绕“富贵粽”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_5.选文的结尾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_九、口语交际。本单元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你最喜欢吃的一种食物是什么?请简要说一说它的做法。_十、习作。我们每年都要过好多节日,比如传统的春节、端午节还有充满现代气息的劳动节、教师节、儿童更有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我们也总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个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活动,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要注意写作顺序!第一单元测试02答案一、【
9、答案】骆驼贩板栗摊脏缸饺子醋二、【答案】C三、【答案】C四、【答案】B五、1.【答案】虽然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2.【答案】示例:在急诊科忙碌不眠的医护人员,在列车上执行任务的乘警,在不同岗位上坚守的军人,提到过年,谁不想和家人团聚呢。3.【答案】示例: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白色的霜,乌鸦栖息在远处的树枝上。夜深了,清冷的露水悄悄打湿了庭中的桂花。六、1.【答案】B D2.【答案】A3.【答案】B七、1.【答案】C2.【答案】B3.【答案】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4.【答案】示例:这些粥快熟了吧,我要馋死了。八、1.【答案】D2.【答案】B3.【答案】C4.【答案】端午节那天,母亲会包一些富贵粽施舍给乞丐,教育“我们”要惜福。5.【答案】恰当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端午节的粽子来写的,通过粽子表现出母亲乐善好施的品质,而结尾处说现在很少吃粽子,流露出对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九、【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吃蛋炒饭。先把淘洗过的大米放在锅里蒸,蒸熟之后,再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炒,这样做出来的蛋炒饭,米饭的味道特别香浓,米粒也是一粒粒的,不会粘在一起十、【答案】略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5 / 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