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 (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方法”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 发现问题: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B. 提出假设: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C. 实验验证:在验证自己猜想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快速下落物体所需的时间,所以他设想通过斜面落体来“冲淡重力”D. 合理外推:
2、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从而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假定大的石块下落速度为8,小石块下落速度为4,把它们捆在一起,大石块会被小石块拖着而减慢,所以速度会小于8,但两石块捆在一起会更重,下落速度应当大于8,这样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伽利略认为,重物体与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所以运用归谬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错误论断,故A说法正确;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故B错误;为“冲淡”重
3、力,伽利略设计用斜面来研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故C正确;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从而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2.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B. 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C. 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 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B【解析】【详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是地球的吸引力,故A错误;B.由平衡条件可
4、知,细线拉力和重力平衡,重心在重力作用线上,故B正确;C.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不一定在物体上,如球壳,故C错误;D.只有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弹簧拉力才等于物体重力,故D错误;3.在下列各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接触面均光滑,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假设两球间有弹力,则小球将向两边运动,与题矛盾,故ab间无弹力;故A错误;B.若两球间无弹力,则两个都将向下摆动,与题矛盾,说明ab间有弹力;故B正确;C.假设两球间有弹力,则小球将向两边运动,与题矛盾,故ab间无弹力;故C错误;D.假设a对b球有弹
5、力,方向必定垂直于斜面向上,b球共受三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则小球b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与题矛盾,故ab间一定没有弹力;故D错误;4.某消防战士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到顶后再匀速滑下到达底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战士上爬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沿着旗杆向下的B. 该战士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沿着旗杆向下的C. 体重更大的战士匀速上爬时,他受到的摩擦力更大D. 该战士上爬时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他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战士无论上爬还是下滑都是匀速的,故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摩擦力与战士的重力平衡,大小等于战士重力
6、,方向竖直向上。故AB错,C对。该战士手握旗杆的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但不会影响实际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战士重力。考点:静态平衡。5.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三车同时到达【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丙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多。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
7、运动的甲少;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三车同时到达,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6.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 m/s,第9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第9 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前9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A. a=1 m/s2,v=9 m/s,x=40.5 mB. a=1 m/s2,v=9 m/s,x=45 mC. a=1 m/s2,v=9.5 m/s,x=45 mD a=0.8
8、 m/s2,v=7.7 m/s,x=36.9 m【答案】C【解析】【详解】由 T2解得;第9 s末的速度;质点在前9 s内通过的位移故C正确;7.一个氢气球以8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5s末从气球上掉下一重物,此重物从氢气球上掉下后,经过时间t落回到地面(重物离开气球后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时间t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6sB. C. 10sD. 14s【答案】C【解析】【详解】重物离开气球后有向上的初速度为:,气球做竖直上抛运动,规定向上为正方向,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得,解得,(舍去)故C选项正确;8.一质点沿直线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
9、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8 m/s、24 m/sB. 24 m/s、8 m/sC. 12 m/s、24 m/sD. 24 m/s、12 m/s【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为;0时刻距O点为,2s时距O点为,所以位移为16m,所以平均速度为8 m/s。考点:本题考查了位移、平均速度的计算二、多选题 (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市 实验 中学 2019 _2020 学年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