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03含答案.docx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0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03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03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ku d fn wi n lch shcn lnzh jin lu din d jun xi zhi jin tu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重荷(h h)刹那(sh ch)紫色(z zh)臀部(tn din)漆黑(q x)蜿蜒(wn wn)四、选择题。(10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扩大浅蓝重荷云霞B.灿烂奇观光亮金华C.突兀聚集拥挤仰卧D.蜿蜒梢微撞破漆黑2.下列词语的意思与词语不对应的一项是( )。A.安静,不
2、嘈杂。(清净)B.过重的负荷。(重荷)C.光彩鲜明耀眼。(灿烂)D.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景观)3.“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对这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B.这句话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又用“一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C.这句话中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伟力。D.这句话是静态描写,写出了“我”观看海上日出时的感觉,表达出
3、“我”对太阳的喜爱之情。4.“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B.“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C.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D.盆栽的是经过人工精心培育,比起山上的映山红更显得精神。5.下列对颐和园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B.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的。C.颐和园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D.颐和园抓住每个景点相同的特点来写的。
4、五、填空题。(37分)1.比一比,再组词。(5分)扩_范_努_移_陆_旷_茫_怒_够_击_2.照样子,填动词。(6分)例:扩大范围_重围_油灯_重围_生机_光芒_海面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欣赏观赏(1)我们去春游时,一边_风景,一边采集标本。(2)有机会我也去金华的双龙洞去_那些形态各异的石钟乳。扩大扩张(3)美国的势力正在向南_。(4)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_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4.按课文内容填空。(13分)(1)海上日出选自_的散文集_。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_、_、_的顺序重点描绘了_和_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_
5、和_的思想感情。(2)记金华的双龙洞按_的先后顺序,记录了作者去_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_,以及_。5.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成陈述句)_。(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仿写句子)_。六、阅读理解。(18分)(一)课内阅读。(7分)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1.作者把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03含答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五 单元测试 03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