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专题 特殊作业环境安全技术.doc
《技能培训专题 特殊作业环境安全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能培训专题 特殊作业环境安全技术.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4讲动火作业安全技术 第五节特殊作业环境安全技术 一、动火作业安全技术 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动火作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的作业。 (一)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类型 化工企业主要的动火作业类型有: (1)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4)生
2、产装置和罐区连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和电动工具。 (5)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二)动火作业危险性分析安全技术要点 1.作业前的危险性分析安全技术要点 动火作业的危害及常见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对作业人员来说,可能发生灼烫、触电等人身伤害,由于动火作业过程也可能涉及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所以在动火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作业环境破坏等事故。 1)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 (1)设备、管线不置换或虽经置换但未达到安全要求。 (2)设备、管线和运行系统没有可靠隔离,系统中的可燃物或有毒物质泄漏而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 (3)设
3、备采取了可靠的措施,但附近的设备未采取防范措施或动火点周围的可燃物未清除,动火中火花飞溅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4)动火过程中,动火环境中释放出可燃气体,如地面下水井、地漏、切水井等没有进行封堵或者封堵不严实造成油气外逸,也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5)在气焊气割作业过程中,如果乙炔瓶泄漏或者对其防护不当造成火花引燃气瓶胶管,也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其他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 (1)作业许可证存在问题: 作业许可证填写不认真,有些内容无法辨识。 作业许可证代签字。 作业许可证级别与实际不符合,随意升级或者降级,在不符合固定用火区等条件的地方随意建立固定用火区,属于一级动火的签
4、发二级作业许可证等。 动火作业的时间、动火部位及内容与实际不符。 不检查动火人的特殊工种证件,作业许可证中填写的作业人员与实际施工人员不符。 (2)施工作业负责人、施工作业所在单位的负责人、签发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人等相关人员不到现场确认。 (3)危害因素识别流于形式。 (4)对动火部位不进行可燃、有毒气体采样分析。 (5)动火安全措施未落实就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或者实际措施与作业许可证填写的不符,如加盲板的数量不符。 (6)动火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如未对下水井进行有效封堵,未达到动火条件强行动火。 (7)施工机具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状态,如乙炔气瓶距离动火点太近,乙炔气瓶卧放,气瓶缺少防
5、震圈,使用工艺管线、设备或金属框架作为电焊机的回路线,电焊机电源线裸露等。 (8)与动火作业相连接的所有管线未进行有效隔离,用开关阀门代替盲板。 2.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安全技术要点 (1)作业地点周边存在影响动火作业安全的其他作业,如刷漆作业,现场不配备灭火设施等。 (2)动火作业过程,监护人随意离开现场,离开现场不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监护人在监护现场做与监护工作无关的事情,如玩于机、看报纸等,对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视而不见,起不到监护作用。 (3)高处动火作业不采取防火花飞溅的措施,高处动火没有有效的作业平台,不系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规范。 (4)动火作业结束后,对现场不进行检
6、查验收等。 (三)动火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1.作业前的安全防护措施 1)工艺处置及采样分析 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打开人孔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打开,并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在设备外部动火,应在不小于10m范围内进行动火分析;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时间的间隔一般不超过30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时间间隔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60min;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1h,需要继续动火,应再次进行动火分析;特殊级别动火作业期间,应随时监测作业现场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他类似手段
7、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凡是在盛装或输送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上动火的,必须进行有效处置,断开法兰或加装盲板,进行设备、管线内部气体分析;在盛装或输送过蒸汽、水、风等介质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上动火的,要尽量断开法兰或加装盲板,并进行设备、管线内部气体分析和环境气体化验分析,分析数据填入动火作业许可证中,分析单附在动火作业许可证的存根上,以备存查和落实防火措施。 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要求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周围15m。环境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分析可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进行。 2)动火环境的检查确认 作业前,
8、要检查确认动火环境是否安全,对动火点周围下水系统存油进行冲洗,下水系统内无存油后要对下水系统进行有效封堵,下水井及地漏系统用不少于两层的石棉布面盖,并用不少于5cm厚的细土封堵,或用水泥抹死,无存油的地沟要灌满水。动火前应清除现场一切可燃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 3)作业许可证的办理 动火作业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一般按照动火作业的部位、时间、危险程度等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以及固定动火区作业。 动火点距生产装置、罐区边界15m以内(一般生产装置边界是装置围栏或相当于围栏的位置,罐区边界是防火堤),
9、对该装置或罐区安全生产可能造成威胁时,“动火作业许可证”必须由该单位领导或值班人员会签,必要时加派动火监护人。一张“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一处动火,实行一处(一个动火地点)、一证(“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动火监护人)。 4)现场检查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作业(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作业(施工)的要求,对作业(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作业人员(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明确要求,即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 (1)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能培训专题 特殊作业环境安全技术 技能 培训 专题 特殊 作业 环境 安全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