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A. 恒星和星云B. 行星和卫星C. 恒星和行星D. 恒星和彗星【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天体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天体以及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结合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可知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可知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之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2.下列天体系统中属于并列关系的是银河系北极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统A. B.
2、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天体系统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天体系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系的级别要比银河系的级别要低,因此二者不可能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月系属于行星系,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系和地月系的级别是相等的,可知地月系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系统的级别是属于并列关系的,故B正确;太阳系属于恒星系统,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系在级别上是要低于太阳系的,因此可知太阳系和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系统不属于并列关系,故C错误;地月系在太阳系中,太阳系的级别要比地月系的级别要高,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解
3、答本题时要注意表示的是“太阳系其他行星系”即其他行星系统,并不是太阳系,这一点在审题时特别注意。3.置身于火星上,能够观测到凌日现象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火星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天体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当处在火星之上时火星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处在同一直线之上时,处在火星和太阳之间的行星挡住部分阳光时,这时便会发生凌日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星和土星处在火星轨道之外,可知木星和土星时无法观测到凌日现象的,可知BD错误;可知水星、金星以及地球都处于火星轨道以内,因此可知水星、金星以及地球
4、之上可以观测到凌日现象的,可知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掌握并理解凌日现象的产生的原因和条件,这一点对于解答本题来说尤为重要。4.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其绝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B. 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一样是长波辐射C.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可见光部分D. 风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均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辐射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会到达地球表面,
5、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故B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均是由太阳能直接或者间接转换而来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是典型的由太阳能直间接转换而来的。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5.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 南半球中高纬度B. 南半球中纬度C. 北半球中纬度D. 北半球中高纬度6.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C. a点地势低,自
6、转线速度大D.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答案】5. A 6. A【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的,在北半球从南向北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是逐渐减小的,在南半球自北向南其自转线速度是逐渐减小的,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的自转线速度是自北向南逐渐减小的,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故CD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之上地球的自转线速度为1670Km/h,南北纬30之上地球的自转线速度为1447Km/h,南北纬60之上地球的自转线
7、速度为837Km/h,由图示区域的自转线速度以及自转线速度在南北方向上变化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带,故可知A正确,B错误。故选A。【6题详解】读图可知a附近的两侧的等值线是向数值较大的方向凸出的,结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b点所在的地带地势是较高的,a点所在的地带地势是比较低的,地势较高的区域其自转线速度是比较高的,故A正确;a点的地势比较低的,可知B错误;地势比较低的地方自转线速度是比较小的,故C错误;由A项的解析可知b地的地势是比较高的,故D错误。故选A。【点睛】第2题纬度相同的地带,海拔较高的地方其自转线速度是比较快的,海拔较低的地方其自转线速度是比较慢的。发射地球
8、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 从节省燃料考虑,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A. 肯尼迪(28N)B. 库鲁(5N)C. 酒泉(40N)D. 拜科努尔(46N)8. 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更大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更小【答案】7. B 8. C【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同步卫星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与地球仪的相关知识是,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7题详解】纬度越低其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越快,在发射卫星时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
9、转线速度较快的优点以节省燃料,经比较肯尼迪(28N) 、库鲁(5N) 、 酒泉(40N) 、拜科努尔(46N)四地的地理纬度可知,库鲁的地理纬度最低,可知该处的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最快,因此在库鲁进行发射卫星是最佳的,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8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区的同步卫星和地球相比,地球同步卫星的自转线速度比地球快,其自转的角速度和地球相等,可知AB错误,故C正确;和地球相比,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自转线速度更快,故D错误。故选C。【点睛】纬度较低的地方,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比较快,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建设航天发射场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较快的优点,从而可以节省一定的燃料。太阳能屋顶就
10、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A. 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B. 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C. 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D. 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10. 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B.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C. 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D. 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答案】9. D 10. B【解析】【分析
11、】本题以太阳能光伏板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辐射对人类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9题详解】太阳辐射不会让全球各地的降水增多,故A错误;太阳辐射不会扰动电离层的,故B错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能源不只是太阳能一种,地热能以及核能等能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能源,因此太阳能不是人类唯一的能源,故C错误;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万物生长靠太阳,可知太阳能是生物繁衍生长和水体运动的重要能量,D项正确。故选D。【10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上海市的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比较缺乏,而上海市有大面积的屋顶可用于设置太阳能装备,用在屋顶设置的太阳能装备发电以缓解上海市用能紧
12、张的局面,这才是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上海市的煤炭以及石油等常规能源比较紧张,上海市的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众多,能源的消耗量比较大,因此上海市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故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市人口众多,建筑密度极大,其土地资源是比较紧缺的,故C错误;太阳能不稳定,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第2题太阳资源虽然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节能源,但这不是上海市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读“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 图中、行星分别代表A. 火星、金星B. 火星、水星C. 金星、火星D. 金星、
13、水星12. 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基本条件之一是A. 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B.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C.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答案】11. A 12. B【解析】【分析】本题以“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生命存在条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地球相邻最近两颗行星是金星和火星,再结合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可知为金星,为火星,可知图中、行星分别代表金星、火星,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星、火星都是类
14、地行星都具备较为安全的宇宙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太阳光照,故A错误;金星、火星之上几乎没有大气层,更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成分,这些地球上才有,故B正确;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不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故C错误;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不仅不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且还会威胁生命的存在,故D错误。故选B。【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远到近的排列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昼夜的更替四季的更替运动物体偏向地方时差异A
15、. B. C. D. 14. 图中P地A. 当地时间6时日出B. 此时处于冬半年C. 位于昏线上D. 位于晨线上【答案】13. C 14. D【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3题详解】由于地球仪是不透明的,再拨动地球仪的时候地球仪总是一面被电灯照亮一面处于阴影部分,且阴影部分和光亮部分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进行交换的,可知其可以模拟昼夜的更替,可知正确;由的解释可知该实验不能模拟四季的更替和运动物体的偏向,可知错误;拨动地球仪的时候会发现总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总是比较靠东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即越是
16、靠东的地方,越先见到太阳,而位置比较偏西的地方见到日出的时间就比较晚,这样东西方向上就有了时间的早晚之分,可知该实验是可以模拟地方时差异的,可知正确。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故选C。【14题详解】读图可知P地位于晨昏线上的,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P所在的那条线自向东时由黑夜进入白昼的,可知其是位于晨线上的,故可知D正确,C错误;因赤道之上昼夜等长,可知此时只有赤道之上的日出才是6:00,故A错误;读图可知图示时期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可知此时为冬至日,可知此时南半球是夏季,因P地位于南半球,可知此时P地为夏季,故B错误。故选D。【点睛】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那条分界线为晨线
17、,由白天进入黑夜的那天分界线为昏线。如图,甲地的经度为160,且位于西半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地经纬度为(45,140W)B. 甲乙的纬线长度正好为丙丁的一半C. 乙丙间的经线长度是丁丙间经线长度的四分之三D. 从甲地沿最短路径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一直没有改变16. 若图中甲乙、乙丙、丙丁、丁甲间的图上距离相等,则其比例尺由小到大的排序是A. 丙丁乙丙丁甲甲乙B. 甲乙乙丙丙丁丁甲C. 甲乙乙丙丁甲丙丁D. 乙丙丁甲甲乙丙丁【答案】15. C 16. A【解析】【分析】本题以一个地球的立体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与地球仪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
18、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5题详解】甲地的经度为160,且位于西半球可知甲地的经度为160W,读图可知从丁地到丙地相差了60,可知乙地的经度为100W,读图可知丙点位于赤道之上,从丙点到乙点南北向垮了45,可知乙点的纬度为45N,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纬60之上的纬线长度才是赤道上纬线长度的一半,读图可知丁和丙属于赤道上的纬线,而甲乙是45上的纬线,故B错误;读图可知丁丙是赤道长度的六分之一,赤道的周长约40000千米,而乙丙的长度是45111千米,经计算可知乙丙间的经线长度约是丁丙间经线长度的四分之三,故C正确;结合最短航线的相关知识,可知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飞行航线是先向东北再向东
19、南,故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在图上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其比例尺越小,代表的实际距离越短其比例尺越大,由第1题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丙丁的实际距离约为6666.67公里,甲丁和乙丙的距离相等为4995千米,甲乙的距离为COS6060111千米即约为3330千米,可知其比例尺由小到大的排序是丙丁乙丙丁甲甲乙,故A正确,可知BCD错误。故选A。【点睛】第2题由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可知在图上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其比例尺越小,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其比例尺越大,代表的实际距离越短。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7. 若阴影部分为夜,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日期四地日出的地方时不同B.
20、图示日期四地的昼长均相等C. 即将迎来日出D. 地的地转偏向力最小18. 若阴影部分为星期三,其余部分为星期四,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全球各地必定昼夜等长B. 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5/6C. 地正好迎来日落D. 此时地的地方时为24时【答案】17. B 18. C【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的光照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7题详解】读图可知此时地球上的晨昏线是和经线重合的,可知图示时期为春分日或者夏至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全球各地日出时间都一样即都为6:00,可知图示日期四地日出的地方时一样,故A错误,B正确;读图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
21、之上的一年中昼夜平分,其日出时间永远为6:00,读图可知两点刚好位于赤道之上,其日出时间是相同的都为6:0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点处于昏线上,读图可知刚进入黑夜不久,此时仍然处于黑夜之中,距离日出时间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因此可知全球地转偏向力最小的地方在赤道上,故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若阴影部分为星期三,其余部分为星期四,只凭借这些信息是无法判断出图示时期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的,那么就无法判断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的,故A错误;若阴影部分为星期三,其余部分为星期四,读图可知新的一天即星期四占全球的11份,旧的一天即星期三占了全球的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锡林浩特市 第六 中学 2019 _2020 学年 地理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