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doc(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目录高中新课标必背篇目72篇1文言文(32篇)4一、必修(10篇)41、论语42、劝学(荀子)4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7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85、师说(韩愈)86、阿房宫赋(杜牧)107、六国论(苏洵)11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129、赤壁赋(苏轼)1310、项脊轩志(归有光)15二、选择性必修(10篇)16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62、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163、过秦论(上)(贾谊)174、礼运(礼记)195、陈情表(李密)19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20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22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239、石钟山记(苏轼)
2、2310、登泰山记(姚鼐)23三、选修(12篇)241、老子242、季氏将伐颛臾(论语)253、大学(礼记)254、中庸255、孟子256、逍遥游(庄子)267、谏逐客书(李斯)288、兰亭集序(王羲之)299、滕王阁序(王勃)3010、黄冈竹楼记(王禹偁)3311、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3312.古代文论选段34诗词曲(40首)351、静女(诗经)352、无衣(诗经)353、离骚(屈原)35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75、短歌行(曹操)38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39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40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409、山居秋暝(王维)4110、蜀道难(李白)4111、梦游天姥吟
3、留别(李白)4212、将进酒(李白)4313、燕歌行(高适)4514、蜀相(杜甫)4515、客至(杜甫)4516、登高(杜甫)4517、登岳阳楼(杜甫)4618、琵琶行(白居易)4619、李凭箜篌引(李贺)4920、菩萨蛮(温庭筠)5121、锦瑟(李商隐)51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5123、望海潮(柳永)52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53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53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5327、登快阁(黄庭坚)55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55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5530、声声慢(李清照)5531、书愤(陆游)56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56
4、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57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57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59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59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59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5939、长亭送别(王实甫)60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60文言文(32篇)一、必修(10篇)1、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君子食无求
5、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6、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劝学理解性默写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 ,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 , ; ,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6、荀子劝学中“ ,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
8、来弥补自己的不足。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 , , ”的境界。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 , , 。”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 , 。 ”。10、荀子劝学中“”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1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 , 。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1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 ,
9、 ; , , 。1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1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1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 , 。1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
10、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 。1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 。1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1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2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 。21、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
11、,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2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23、 “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2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25、“_,_。”,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2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
12、“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的君子,就要“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27、用“_,_。来说明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2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与韩愈的“_,_。”的思想一致。2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的君子,就要“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30、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_,_”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的观点。31、荀
13、子劝学中“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32、“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3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34、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35、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36、劝学阐述学习的坚持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4、。“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节选理解性默
15、写1.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 。2.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 。”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 , ”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5.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
16、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 ,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的根本”这一观点,举了“ , 。”这一例子进行了论证。7.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 。8.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 , , ”这三方面。9.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 , 。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1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
17、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 。1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 。13.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 , 。14. 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 , 。”(屈原列传)15. 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屈原列传16. 屈原“穷”“怨”的原由是“ , , ,;,?”屈原列传17. 离骚的内容是“ , , 。”屈原列传离骚的文风特点是“ , ”屈原列传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
1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
19、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5、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20、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
21、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理解性默写1、师说中陈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_,_。2、师说中陈述择师标准的句子是:_,_,_,_。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_,_,_,_。4、师说中阐述师生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2、:_,_,_,_,_。5、师说中韩愈认为 “_,_。”的理由是“_,_。”。6、我们无论学习还是做学问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否则就会变成师说中作者批判的对象:“_,_,_,_,_。”7、荀子劝学篇中指出:“_,_,_。”这与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的“_,_。”的观点是相同的。8、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_,_,_,_。9、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_,_,_,_,_。10、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_,_,_,_。1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
23、习的重要性。1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_,_,_ ”的错误态度。1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对自身“_”。1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1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_,_,_,_!”6、阿房宫赋(杜牧)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24、,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
25、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
26、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6.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
27、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7
28、、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
29、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
30、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理解性默写(没答案)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 ,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 _”,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 阿房宫赋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31、;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 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3.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三人行,_ _”,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_,_,_”。4.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_ _,非秦也;_ _,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_,_”,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
32、刘裕的无限景仰。6.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 _,_ 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7.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今昔对比而感慨横生的名句,如苏洵 六国论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_,_”。8.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_,_。9.“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 _,_”11个字。10.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因此,杜牧在阿房宫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
33、哀,而后人哀之;_,_。”11.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 _ ,_ _ _,_ _ _。12. 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 _ ,_ _ _,_ _ _。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
34、,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性默写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2在答司马
35、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4、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5、作者以“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6、_,_,_,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_ _,_。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_。9、“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10、最后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_,_,_”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