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二).doc
《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二).doc(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事业单位医疗招聘临床学复习题(二)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儿科常见先心病-法洛四联症(江南博哥) 可能在临床上有见过儿科病房里来就诊的小孩子,发现他嘴唇青紫,手指端肥大,喜欢蹲踞在其母亲腿上,那有没有思考过,这个小孩子这些异常的表现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他很有可能就是患了我们常说的先心病。那么的就和来聊聊儿科常见先心病-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是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是医学e类临床考试里面经常出现的考点之一,尤其是所组成的4种畸形。 一、病理解剖 法洛四联症由4种畸形组成: (1)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根据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程度不用,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青紫,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常引起的并
2、发症有脑血栓、脑脓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2)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必须足够大,使左右心室的压力相等。 (3)主动脉骑跨:主动脉根部粗大且顺钟向旋转右移并骑跨在室间隔缺损上,骑跨范围在15%95%。 (4)右心室肥厚: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使右心室后负荷加重,引起右心室的代偿性肥厚,属继发性病变。 二、临床表现 (1)青紫:主要表现,多见于毛细血管丰富的浅表部位,如唇、指(趾)甲床等。因血氧含量下降,活动耐力差,稍一活动,即可出现气急及青紫加重。 (2)蹲踞症状:患儿多有蹲踞症状,行走、游戏时,常主动下蹲片刻。 (3)杵状指:患儿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中,可使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
3、也增生肥大,表现为指(趾)端膨大如鼓槌状。 (4)陈发性缺氧发作:多见于婴儿,可由吃奶、哭闹、情绪激动、贫血、感染等诱发。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突然昏厥、抽搐,甚至死亡。 在法洛四联症中最常考的就是四种畸形,四种表现,简称2个四。 【例题】以下不属于法洛四联症的是: A.右心室流出道梗阻 B.室间隔缺损 C.主动脉骑跨 D.左心室肥厚 【答案】D。解析:法洛四联症指的是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儿科学中儿童生长发育是医学e类临床考试的历年常见考点,考查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琐碎,庆幸的是重点相对比较突出,例如儿童生长发
4、育规律考查重点就非常突出。现在帮助梳理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不同时期,儿童的生长情况不同,简单概括起来可有四个特点,分别为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的顺序性、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以及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首先来说“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由不同的发育阶段组成。根据这些阶段特点,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成几个年龄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出生后的第一年和第三年生长呈现两个“高峰期”。到了青春期又是一个高峰期。 其次,来看“生长发育顺序性”。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序,各阶段间顺序衔接。前一阶段的发
5、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基础。我们经常说的顺口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就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是由上到下的,此外儿童期、青春期发育遵循“向心律”。身体各部的形态发育顺序是:下肢先于上肢,四肢早于躯干,呈现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 第三,为系统器官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两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于青春期前生长达到高峰,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最后,来看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其与个体遗传等因素有关。 希望同学们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多做练习题,取得好成绩。更多关于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请继续关注! 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常见疾病癫痫的常考知识点 准备医学e类临床考试的童
6、鞋们,在复习时要注意,从全国各地医学e类临床考试的往年真题中发现,有部分试题的考察会涉及到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的就给介绍一下神经系统的一个常见疾病癫痫的常考知识点。 癫痫,俗称抽风,因患者发病时突然倒地,口吐涎沫、手足痉挛、口里发出类似于羊叫声或猪叫声,所以又叫“羊角风”“母猪疯”。他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 一、癫痫的临床表现 (1)各种癫痫的共同特征: 根据发作症状的不同,癫痫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虽然各种癫痫发作的具体表现都不一样,但也还是具有共同特征的,如下: 发作性:即症状突然发生,持续一段时间后又恢复,间歇期正常。 短暂性:发
7、作时间较短,一般为几秒,除癫痫持续状态外很少超过半小时。 重复性:即第一次发作后,经过不同时间后会在次发作。 刻板性:指特定患者每次发作的临床表现几乎一致。 口诀:(四个特征,三癫痫)一发作,二短暂,三重复,四刻板;部分、持续、及全面。 (2)癫痫发作症状分类: 部分性发作:又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包括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小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可出现与任何类型的癫痫,尤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 二、各种癫痫首选用药 癫痫治疗药物:失神发作
8、首选乙琥胺,小儿癫痫首选苯巴比妥,癫痫大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或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强直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 口诀:失神发作乙琥胺,苯巴比妥小儿癫。丙戊酸钠大发作,丙戊酸钠治阵挛。卡马强直或部分,持续状态地西泮。 以上就是常见疾病癫痫的常考知识点,更多关于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请继续关注! 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会慢慢降低,出现深度智力下降;他们可能会出现自虐倾向,身上所有毛发、皮肤逐渐白化;他们的全身肌肉可能会不停抽搐,然后变傻变呆直至死亡。这群“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就是苯丙酮尿症患儿。
9、在医学e类临床考试中,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经常出现在考题当中。 的就主要带来学习一下苯丙酮尿症患儿都有哪些具体的临床表现。 1.典型PKU病例出生时多表现正常,在16个月后婴儿逐步出现智商(IQ)降低,并出现易激惹,呕吐,过度活动或焦躁不安,有些婴儿出现湿疹。身体或衣服可闻到特殊的气味,如霉味或“鼠味”,是该病患儿的特征性表现。智力低下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 2.患儿1岁后运动发育也明显落后,语言障碍最突出,可有步态笨拙、双手细震颤、协调障碍、姿势怪异及重复性手指作态等。行为异常表现为多动、易激惹、激越行为和情绪不稳等。 3.癫痫发作是本病的又一特征,常在1岁左右发病,约25%的严重智力迟钝
10、患儿可有癫痫发作。临床表现最常见为屈肌痉挛,其次为失神性发作和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4.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异常发现不多,有轻微多动、震颤、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等;锥体束征较常见。 5.一般体态、生长发育多数正常。90%的患儿有黑色素缺乏,皮肤特别白,但又不是白化病,头发淡黄或棕色,虹膜色素淡呈棕黄色,白种人呈蓝色。 6.脑电图检查80%可见异常。CT可见脑萎缩。 苯丙酮尿症的症状和体征除智能低下外大部分是可逆的。 【单选题】 关于苯丙酮尿症患儿,以下临床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颜色变浅 B.智商发育落后 C.尿有鼠尿味 D.汗液有烂苹果味 【答案】D。 解析: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包
11、括神经系统表现如智能发育落后、行为异常、肌痉挛或癫痫发作,毛发枯黄,皮肤和虹膜色泽变浅,皮肤干燥,呕吐,喂养困难,尿液和汗液有鼠尿味等。 以上就是关于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临床表现,更多临床医学考试资料请继续关注! 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在医学e类临床考试中,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经常出现在考题当中。掌握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做题。的专家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 1.【单选题】下列关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初期患儿表现易激惹、烦躁、多汗、枕秃 B
12、.6月龄患儿会出现乒乓球颅 C.一般不出现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D.能站立或会行走的1岁左右患儿,出现“0”形腿“X”形腿 1.【答案】C。 可以看出,考察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基本的考查形式就是这样,题干中会给出具体的情况,然后选择相应的选项,下面我们展开学习一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时期临床表现初期(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主要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常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尤其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致婴儿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活动期(激期)(1)骨骼改变 头部:6月龄以内婴儿可见
13、颅骨软化,即用手固定婴儿头部,指尖稍用力压顶骨后部或枕骨中央部,可有压乒乓球的感觉,故称“乒乓头”;78月龄时,变成“方盒样”头形(从上向下),即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严重时呈马鞍状或十字状头形。患儿前囟闭合延迟,出牙迟,牙釉质缺乏并易患龋齿。 胸部: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婴儿。 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呈钝圆形隆起,上下排列如串珠状,称为佝偻病串珠;膈肌附着部位的肋骨长期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形成一条沿肋骨走向的横沟,称为郝氏沟;第7、8、9肋骨与胸骨相连处软化内陷,致胸骨柄前突,形成鸡胸,如胸骨剑突部向内陷,可形成漏斗胸。这些胸廓畸形均可影响呼吸功能,导致并发呼
14、吸道感染,甚至肺不张。 四肢:6个月以上患儿腕、踝部肥厚的骨骺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佝偻病手、足镯;能站立或会行走的1岁左右患儿,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双下肢因负重可出现下肢弯曲,形成严重的膝内翻(“0”形腿)、膝外翻(“X”形腿)畸形。 脊柱:患儿会坐或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后凸或侧凸畸形。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由于低血磷致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肌张力低下、腹部膨隆如蛙腹。 (3)神经、精神发育迟缓:重症患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缓慢;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及贫血。恢复期患儿经治疗及
15、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或运动功能障碍。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临床症状消失。 以上是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的归纳总结 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巨幼细胞性贫血,规范名称为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 那么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呢?在医学e类临床考试中这需要我们着重记忆! 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叶酸或(及)维生素B12缺乏。 1.叶酸缺乏的病因 (1)摄入不足 叶酸每天的需要量为200400g。人体内叶酸的储存量仅够4个月之需。食物中
16、缺少新鲜蔬菜、过度烹煮或腌制均可使叶酸丢失。乙醇可干扰叶酸的代谢,酗酒者常会有叶酸缺乏。小肠(特别是空肠段)炎症、肿瘤、手术切除及热带性口炎性腹泻均可导致叶酸的吸收不足。 (2)需要增加 妊娠期妇女每天叶酸的需要量为400600g。生长发育的儿童及青少年以及慢性反复溶血、白血病、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及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叶酸的需要都会增加,如补充不足就可发生叶酸缺乏。 (3)药物的影响 如甲氨蝶呤、氨苯蝶啶、乙胺嘧啶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影响四氢叶酸的生成。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对叶酸的影响机制不明,可能是增加叶酸的分解或抑制DNA合成。约67%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的患者叶酸
17、在肠内的吸收受抑制。 (4)其他 先天性缺乏5,10-甲酰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患者,常在10岁左右才被诊断。有些加强护理病房(ICU)的患者常可出现急性叶酸缺乏。 2.维生素B12缺乏的病因 (1)摄入减少 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量约为25mg,每天的需要量仅为0.51g。正常时,每天有510g的维生素B12随胆汁进入肠腔,胃壁分泌的内因子可足够地帮助重吸收胆汁中的维生素B12。故素食者一般约需1015年才会发展为维生素B12缺乏。老年人和胃切除患者胃酸分泌减少,常会有维生素B12缺乏。由于有胆汁中的维生素B12的再吸收(肠肝循环),这类患者也和素食者一样,需经过1015年才出现维生素B12缺
18、乏的临床表现。故一般由于膳食中维生素B12摄入不足而致巨幼细胞贫血者较为少见。 (2)内因子缺乏 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全胃切除术后和恶性贫血患者。发生恶性贫血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患者常有特发的胃黏膜完全萎缩和内因子的抗体存在,故有人认为恶性贫血属免疫性疾患。这类患者由于缺乏内因子,食物中维生素B12的吸收和胆汁中维生素B12的重吸收均有障碍。 (3)严重的胰腺外分泌不足 这类患者容易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良,这是因为在空肠内维生素B12-R蛋白复合体需经胰蛋白酶降解,维生素B12才能释放出来,与内因子相结合。这类患者一般在35年后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临床表现。由于慢性胰腺炎患者通常会及时
19、补充胰蛋白酶,故在临床上合并维生素B12缺乏的并不多见 (4)细菌和寄生虫 小肠内存在异常高浓度的细菌和寄生虫也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因为这些有机物可大量摄取和截留维生素B12。小肠憩室或手术后的盲端襻中常会有细菌滋生以及肠内产生的鱼绦虫,都会与人体竞争维生素B12,从而引起维生素B12缺乏。 (5)先天性转钴蛋白(TC)缺乏及接触氧化亚氮(麻醉剂)可影响维生素B12的血浆转运和细胞内的利用,亦可造成维生素B12缺乏。 以上就是总结的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原因,同学们要重点掌握! 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在医学e类临床考试中,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经常出现在考题当中,的希望广大考
20、生重点掌握!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则为正常分娩。 一、产力 产力是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腔内逼出的力量,包括主力和辅力。主力是子宫收缩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的始末;辅力是腹壁肌、膈肌和肛提肌收缩力,只出现于在二、第三产程协同主力起作用。 二、产道 产道为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 1、骨产道是指真骨盆,在分娩过程中骨产道的大小、形状与分娩有密切关系。 2、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三、胎儿 1、胎儿大小: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2、胎位
21、:因为产道为一纵形管道,只有纵产式时胎体纵轴与骨益轴相过产道,较臀位易娩出,臀位会造成难产。 3、胎儿畸形:部分发育异常如脑积水、联体儿等,由于胎头或胎体过大而造成难产。 四、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分娩对于产妇确实是一种持久的强烈的应激源,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希望在医学e类临床考试中能够一分不失。 医学e类临床考试资料: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性损伤,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有关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轻重也是医学e类临床考试
22、中非常重要的考点。的医考专家从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对比进行了知识点总结。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和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1.症状 (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疼痛剧烈而持续,呈钝痛、钻痛、绞痛或刀割样痛,可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一般胃肠解痉药无效。 (2)恶心、呕吐及腹胀:呕吐后无舒适感,常同时伴有腹胀,甚至出现
23、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病人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等;极少数病人可突然出现休克,甚至发生猝死。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者可有显著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伴血钾、血镁、血钙降低,部分可有血糖增高。 2.体征 (1)轻症急性胰腺炎:腹部体征较轻,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弱,多数上腹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2)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常呈急性重病面容,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病人腹肌紧张,全腹显著压痛和反跳痛,伴麻痹性肠梗阻时有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移动性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业单位 医疗 招聘 临床 复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