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采煤-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pptx
《改采煤-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采煤-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ppt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 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采煤专业),CONneiroTENTS,内容,CONneiroTENTS,内容,质量控制采煤标准化评分项目构成,重大事故隐患,文明生产,机电设备,采煤 标准化,否决项,10分,20分,质量与安全,50分,基础管理,15分,附加项技术进步,2分,岗位规范,5分,CONneiroTENTS,内容,1、修稿目标:变务虚为务实,变深奥为浅显,变模糊为清晰,变定性为定量; 2、核心内容不作大变动,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同时又要有突破和创新; 3、对操作性不强的内容完善修改,删除无实际效果的痕迹管理要求; 4、充分考虑各类煤矿特点,确保切合煤矿具体实际,避
2、免空而不实; 5、将实施效果调研反映的共性和有创新的意见分析筛选纳入标准; 6、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编写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规范为基础进行修改。,采煤标准化内容对比,质量控制-采煤标准化修改思路,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主要变化: 比17版降低了2%,现权重比为(7%),主要修改内容在评分表部分, 一是在基础管理监测中增加了对工作面进、回风巷围岩变形观测,锚杆支护离层观测; 二是冲击地压矿井使用端头及超前支架并有吸能装置; 三是进回风顺槽使用架棚支护的超前替换进行了补充规定; 四是最后增加了附加项,智能化工作面。,采煤标准化内容对比,8-3、质量控
3、制-采煤,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哪些变化,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权重表,一、采煤专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组成,(二)、评分办法,3.采煤部分评分 按照所检查各采煤工作面的平均考核得分作为采煤部分标准化得分,按式(2)进行计算: (2) 式中 A煤矿采煤部分安全生产标准化得分; n检查的采煤工作面个数; Ai检查的采煤工作面得分。 4.附加项评分 符合要求的得分,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也不扣分。附加项得分计入本部分总得分。,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
4、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与2017年版采煤标准化对比,2020版采煤标准化有哪些变化,评分表内容变化,CONneiroTENT
5、S,内容,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1.采煤工作面实行顶板动态和支护质量监测;进、回风巷实行围岩变形观测,锚杆支护有顶板离层监测;,(一)基础管理(15分),1.1.监测(3分) 执行说明,1.监测内容及方法 (1)监测内容 支护质量:监测支护参数是否符合理顶板控制设计的要求; 顶板动态:监测顶板(围岩)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围岩变形:重点观测围岩表面位移,按照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MT/878-2000)3.1 规定,围岩表面位移项目应包含巷道的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顶板下沉、底鼓、上帮或下帮位移; 锚杆支护巷道:除围岩变形观测外,还应进行顶板离层监测。 (2)监测方法 围岩变形观测及顶
6、板离层监测应符合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MT/878-2000)4条、5条及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 35056-2018)6条要求。,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2.监测观测有记录,记录数据符合实际; 3.异常情况有处理意见并落实; 4.对观测数据进行规律分析,有分析结果。,(一)基础管理(15分),1.1.监测 (3分) 执行说明,2.监测人员应如实记录测点监测数据,离层监测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将监测结果记录在牌版上。 3.异常情况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落实到位;锚杆支护进、回风巷监测到异常情况,监测人员应按照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 35056-2018)
7、6.9条等要求,立即向矿主管部门汇报,并分析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处理办法并及时组织落实。 4.监测责任部门应依据监测数据与时间或工作面推进距离关系进行规律分析,并有结果;变形观测按照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MT/878-2000)7.1.2条等要求处理数据,8条等要求编写报告,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1.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一)基础管理(15分),1.2.规程措施(5分) 执行说明,1.作业规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要求,是指: (1)作业规程内容和附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11条要求; (2)煤矿安全
8、规程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移架滞后采煤机的距离、第二百二十八条和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的防冲专项措施、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爆破作业说明书、第三百六十七条规定的起爆地点到爆破地点的距离,以及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的监控与通信内容应写入作业规程或在作业规程中具体规定; (3)台阶及柔性掩护支架采煤工作面、水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内容分别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九十九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 (4)本评分表基本要求涉及到的支护方式选择、支护强度的计算、支柱迎山角、液压支架(顶梁)端面距、采空区悬顶距离、破碎顶板假顶铺设、进回风巷控顶距、架棚巷道超前替棚距离、锚杆锚索支护巷道退锚距离、乳化液(浓缩液)浓度、
9、进回风巷超前支护形式等应在作业规程中作出具体规定。,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2.矿总工程师至少每两个月组织对作业规程及贯彻实施情况进行复审,且有复审意见; 3.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强制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过冒顶区、过钻孔、过陷落柱等,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 4.作业规程中支护方式的选择、支护强度的计算有依据;,(一)基础管理(15分),1.2.规程措施(5分) 执行说明,2.作业规程复审事项包括作业规程内容、贯彻及实施三个方面。 3.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强制放顶、收尾、回撤、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煤柱、过冒顶区、过钻孔、过陷落柱,以及托伪顶
10、开采等安全技术措施,应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装201151号)等要求,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贯彻执行。 4.支护强度应当依据煤炭工业矿井采掘设备配备标准(GB/T 51169-2016)4.2.1条方法计算。,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5.作业规程中各种附图完整规范; 6.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开采设计制定有防瓦斯、防灭火、防水等灾害治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验收,(一)基础管理(15分),1.2.规程措施 (5分) 执行说明,5.作业规程附图应符合煤炭矿井制图标准(GB/T 50593-2010)或煤矿采矿技术文件用图形符号(GB/T 38110-2
11、019)标准,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 6.放顶煤开采: (1)放顶煤工作面开采设计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 ,针对煤层开采技术条件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特点,制定防瓦斯、防火、防水等安全技术措施。 (2)第一次采用放顶煤开采,或者在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变化较大的区域采用放顶煤开采时,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13条规定组织行业专家论证,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1.有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有支护质量检查、顶板动态监测和分析制度; 2.有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 3.有工作面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制度,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文明生产管理制度,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制度等,
12、(一)基础管理(15分),1.3.管理制度(3分) 执行说明,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审批、复审、贯彻、实施制度应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装201151号)等要求制定,并结合煤矿实际,对编制、审批、复审、贯彻时间做出具体要求,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支护材料有管理台账,单体液压支柱完好,使用8个月应进行检修和压力试验,记录齐全;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一)基础管理(15分),1.4.支护材料(2分) 执行说明,此条文有以下具体要求: (1)台账记录齐全,是要求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在用和备用的液压支架、超前支架、端头支架、单体液压支柱、金属顶梁、柔性掩护
13、支架等主要支护材料均应记入管理台账;检修和压力试验均有记录。 (2)单体液压支柱完好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等标准: 柱体:零件齐全完整,手把体无开裂;缸体划痕深度不大于1 mm,且不影响活柱升降;所有焊缝无裂纹;无严重变形,顶盖不缺爪。 活柱:伸缩灵活,无漏液现象;表面锈蚀斑点总面积不超过5cm2;每50cm2内镀层脱落点不超过5个,总面积不超过1cm2,最大的点不超过0.5cm2;伤痕面积不超过20 mm2,深度不超过0.5 mm。 (3)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规定,“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柱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或者使用时间超过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支护材料有管理
14、台账,单体液压支柱完好,使用8个月应进行检修和压力试验,记录齐全;现场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一)基础管理(15分),1.4.支护材料(2分) 执行说明,(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规定,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逐根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合格单体液压支柱应符合矿用单体液压支柱(MT 112-93)等标准,如: 操作性能:升柱,无卡阻,限位装置可靠; 降柱,降柱速度10040mm/s; 支柱密封性能:低压密封,密封压力为2MPa;2min不允许压降;4不允许渗漏。 (5)现场按照作业规程要求的型号、规格、数量配足备用支护材料和备件。,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采煤工作面采用机械化开采,(一)
15、基础管理(15分),1.5.采煤机械化(1.5分) 执行说明,采煤机械化,是指破煤装煤方式机械化,分为普通机械化开采和综合机械化开采,采用“一井一面”或“一井两面”生产模式,1.6.系统优化(0.5分),工作面个数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10条规定认定,备用采煤工作面不计为正常作业的采煤工作面,但不得与生产采煤工作面同时采煤(包括同一日内的错时生产);采煤工作面的安装或回撤不属于正常采煤作业。交替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不计为备用工作面。,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1.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现场每台支架有检测仪表;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二)质量与安全(50分),2.1
16、.顶板管理(28分) 执行说明,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规定,7.工作面内特殊支护齐全;进回风巷工作面端头处及时退锚;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采用充填法控制顶板时,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第一百零九条、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12条规定充填。,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三)机电设备(20分),3.1.设备选型(6分) 执行说明,1.支护装备(泵站、支架及支柱)满足设计要求,满足设计要求,是指支架(支柱)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及性能、泵站流量和额定工作压力及性能等不低于矿井初步设计或支护设计要求,2.生产装备选型、
17、配套合理,满足设计生产能力需要,生产装备选型、配套应符合设计或煤炭工业矿井采掘设备配备标准(GB/T 51169-2016)等规定,满足能力匹配要求: (1)采煤机实际生产能力应大于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 (2)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输送能力应大于采煤机设计最大生产能力1.2倍;支架移架速度与采煤机行走速度相适应。 (3)乳化液泵站输出压力与流量应满足液压支架初撑力及其动作速度要求,3.电气设备满足生产、支护装备安全运行的需要,综(放)采工作面配置的移动变电站、组合开关、变频器、真空馈电开关、供电电缆应满足供电设计或综采综放工作面常规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T 37808-201
18、9)等要求,以满足生产、支护装备安全运行需要,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2.采(刨)煤机: (5)采(刨)煤机电气保护齐全可靠;,(三)机电设备(20分),3.2.设备管理(14分) 执行说明,采(刨)煤机电气保护齐全,是指采(刨)煤机的控制设备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五十一条等规定,高压电动机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当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功能,4.带式输送机: (2)带式输送机电气保护齐全可靠;,带式输送机电气保护齐全,是指带式输送机的控制设备应符合煤矿井下煤炭运输设计规范(GB 51179-2016)9.6.1条等要求,
19、主回路有断路、短路、漏电、欠压、过流(过载)、缺相、接地等保护,1.泵站: (1).乳化液(浓缩液)浓度符合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乳化液浓度应符合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MT 76-2011)要求。,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5.辅助运输设备完好,制动可靠,安设符合要求,声光信号齐全;轨道铺设符合要求;钢丝绳及其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检验合格,(三)机电设备(20分),3.2.设备管理(14分) 执行说明,1.轨道铺设符合要求,是指轨道铺设应符合(83)煤生字第892号文颁发的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准及检查评级办法等要求: (1)轨道: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
20、和内侧错差不大于2mm;轨距:直线段允许偏差为-2mm6mm,曲线段加宽符合规定要求;水平:直线段两股钢轨水平偏差不大于8mm,曲线段外轨加高符合规定要求;轨缝不大于5mm;扣件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 (2)轨枕:规格及数量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偏差不超过50mm。 (3)道碴:粒度及铺设厚度符合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2.钢丝绳及其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是指:依据煤矿安全规程,钢丝绳安全系数应符合第四百零八条规定,断丝、直径减小量和锈蚀不得超过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接头钢丝绳使用范围及接头插接长度应符合第四百一十四条规定,受损应按照四百一十三条规定处理,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按照第四百二十条规定固定,
21、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6.通信系统畅通可靠,工作面每隔15m及变电站、乳化液泵站、各转载点有语音通信装置;监测、监控设备运行正常,安设位置符合规定,(三)机电设备(20分),3.2.设备管理(14分) 执行说明,监测监控设备包括安全监控和人员位置监测设备。采煤工作面安全监控设备运行与安设位置应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 1029-2019)等规定,当监测数值小于或超过规定值时,应能发现声、光报警信号;甲烷监测数据超过断电浓度必须能切断电源;安全监控设备安设位置处支护完好、无淋水: (1)巷道断面中位置: 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距顶板300mm,距帮距帮200
22、mm。 (2)巷道走向上位置: 甲烷传感器:回风隅T0距切顶线1000mm,回风巷T1距工作面煤壁(Z、Y通风方式距切顶线)10m,回风巷T2距回风巷出风口1015m;被串联通风时安设在进风巷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高瓦斯和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长度大于1000m时,T中安设巷道中段;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在入风分风口以里1015m处。 一氧化碳传感器:容易自燃、自燃煤层采煤工作面应至少安设一个,可设在回风隅角、工作面或者工作煤回风巷;安设在回风隅角位置与T0相同,安设在采煤工作面位置与T1相同,安设在回风巷位置与T2相同;带式输送机安设在滚筒下风侧1015m处。 温度传感器:容易自
23、燃、自燃煤层或高地温矿井应在回风巷安设,位置与T1、T2相同。,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7.小型电器排列整齐,干净整洁,性能完好;机电设备表面干净,无浮煤积尘;移动变电站完好;接地线安设规范;开关上架,电气设备不被淋水;移动电缆有吊挂、拖曳装置,(三)机电设备(20分),3.2.设备管理(14分) 执行说明,接地线安设规范,是指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保护接地线安设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七十八条、第四百八十条及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等规定,主要要求有: (1)局部接地极可以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 (2)每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辅助接地母线直接相连;禁止将几
24、台设备串联接地,也禁止将几个接地部分串联。 (3)移动变电站高、低压侧开关箱和干式变压器上的外接地螺钉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联接到辅助接地母线上。 (4)电缆与移动设备相连时,其接地芯线应比主芯线长一些,以免使接地芯线承受机械拉力。 (5)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采煤标准化执行说明,工作面内管路敷设整齐,液压支架内无浮煤、积矸,照明符合规定,(四)职工素质及岗位规范(5分),5.2.面内环境(3分) 执行说明,照明符合规定,是指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照明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照明灯间距不得大于15m,采用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生产时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煤 煤矿 安全生产 标准化 管理 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