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禁忌概述.docx
《机械设计禁忌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禁忌概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页 共8页机械设计禁忌500例第1章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1.1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1.2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1.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1.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1.5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1.6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1.7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1.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1.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1.10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1.11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1.12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1.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
2、或减小应力集中。1.14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1.15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1.16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1.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1.18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1.19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1.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1.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第2章 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2.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2.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2.3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2.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2.5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
3、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2.6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2.7润滑油箱不能太小。2.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剂。2.9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2.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2.11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2.12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2.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2.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2.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2.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2.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2.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第3章 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3.1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3.2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
4、互相叠加。3.3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3.4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3.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3.6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3.7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3.8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3.9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3.10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3.11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3.12当推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3.13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第4章 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4.1合理选定操作姿势
5、。4.2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4.3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4.4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4.5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4.6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4.7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4.8按键应便于操作。4.9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4.10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4.11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4.12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4.13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4.14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第5章 考虑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5.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5.2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5.3
6、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5.4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5.5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56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5.7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5.8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5.9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5.10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5.11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5.12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5.13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5.14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5.1
7、5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5.16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5.17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5.18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5.19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5.20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5.21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5.2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第6章 铸造结构设计。6.1分型面力求简单。6.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6.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6。4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6.5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6.6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6.7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6.8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6.9采用易
8、于脱芯的结构。6.10分型面要尽量少。6.11铸件壁厚力求均匀。6.12用加强肋使壁厚均匀。6.13考虑凝固顺序设计铸件壁厚。6.14内壁厚应小于外壁厚。6.15铸件壁厚应逐渐过渡。6.16两壁相交时夹角不宜太小。6.17铸件内腔应使造芯方便。6.18不用或少用型芯撑。6.19尽量不用型芯。6.20铸件的孔边应有凸台。6.21铸件结构应有利于清除芯砂。6.22型芯设计应有助于提高铸件质量。6.23铸件的孔尽可能穿通。6.24合理布置加强肋。6.25保证铸件自由收缩,避免产生缺陷。6.26注意肋的受力。6.27肋的设置要考虑结构稳定性。6.28去掉不必要的圆角。6.29化大为小,化繁为简。6.3
9、0注意铸件合理传力和支持。第7章 锻造和冲压件结构设计。7.1自由锻零件应避免锥形和楔形。7.2相贯形体力求简化。7.3避免用肋板。7.4自由锻件不应设计复杂的凸台。7.5自由锻造的叉形零件内部不应有凸台。7.6模锻件的分模面尺寸应当是零件的最大尺寸,且分模面应为平面。7.7模锻件形状应对称。7.8模锻件应有适当的圆角半径。7.9模锻件应适于脱模。7.10模锻件形状应尽量简单。7.11冲压件的外形应尽可能对称。7.12零件的局部宽度不宜太窄。7.13凸台和孔的深度和形状应有一定要求。7.14冲压件设计应考虑节料。7.15冲压件外形应避免大的平面。7.16弯曲件在弯曲处要避免起皱。7.17注意设
10、计斜度。7.18防止孔变形。7.19简化展开图。7.20注意支撑不应太薄。7.21薄板弯曲件在弯曲处要有切口。7.22压肋能提高刚度但有方向性。7.23拉延件外形力求简单。7.24拉延件的凸边应均匀。7.25利用切口工艺可以简化结构。7.26冲压件标注尺寸应考虑冲模磨损。7.27标注冲压件尺寸要考虑冲压过程。第8章 焊接零件毛坯的结构。8.1合理设计外形。8.2减少边角料。8.3采用套料剪裁。8.4断面转折处不应布置焊缝。8.5焊件不能不顾自己特点,简单模仿铸件。8.6截面形状应有利于减少变形和应力集中。8.7正确选择焊缝位置。8.8不要让焊接影响区相距太近。8.9注意焊缝受力。8.10焊缝的
11、加强肋布置要合理。8.11减小焊缝的受力。8.12减小热变形。8.13合理利用型材,简化焊接工艺。8.14焊缝应避开加工表面。8.15考虑气体扩散。8.16可以用冲压件代替加工件。8.17采用板料弯曲件以减少焊缝。第9章 机械加工件结构设计。9.1注意减小毛坯尺寸。9.2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不应平齐。9.3减小加工面的长度。9.4不同加工精度表面要分开。9.5将形状复杂的零件改为组合件以便于加工。9.6避免不必要的精度要求。9.7刀具容易进入或退出加工面。9.8避免加工封闭式空间。9.9避免刀具不能接近工件。9.10不能采用与刀具形状不适合的零件结构形状。9.11要考虑到铸造误差的影响。9.12避
12、免多个零件组合加工。9.13复杂加工表面要设计在外表面而不要设计在内。表面上。9.14避免复杂形状零件倒角。9.15必须避免非圆形零件的止口配合。9.16避免不必要的补充加工。9.17避免无法夹持的零件结构。9.18避免无测量基面的零件结构。9.19避免加工中的冲击和振动。9.20避免在斜面上钻孔。9.21通孔的底部不要产生局部未钻通。9.22减少加工同一零件所用刀具数。9.23避免加工中的多次固定。9.24注意使零件有一次加工多个零件的可能性。第10章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件结构设计。10.1避免零件各部分壁厚悬殊。10.2要求高硬度的零件(整体淬火处理)尺寸不能太大。10.3应避免尖角和突然的
13、尺寸改变。10.4避免采用不对称的结构。10.5避免开口形零件淬火。10.6避免淬火零件结构太复杂。10.7避免零件刚度过低,产生淬火变形。10.8采用局部淬火以减少变形。10.9避免孔距零件边缘太近。10.10高频淬火齿轮块两齿轮间应有一定距离。10.11电镀钢零件表面不可太粗糙。10.12电镀的相互配合零件在机械加工时应考虑镀层厚度。10.13注意电镀零件反光不适于某些工作条件。第11章 考虑装配和维修的机械结构设计。11.1拆卸一个零件时避免必须拆下其他零件。11.2避免同时装入两个配合面。11.3要为拆装零件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11.4避免因错误安装而不能正常工作。11.5采用特殊结构
14、避免错误安装。11.6采用对称结构简化装配工艺。11.7柔性套安装时要有引导部分。11.8难以看到的相配零件,要有引导部分。11.9为了便于用机械手安装,采用卡扣或内部锁定结构。11.10紧固件头部应具有平滑直边,以便拾取。11.11零件安装部位应该有必要的倒角。11.12自动上料机构供料的零件,应避免缠绕搭接。11.13简化装配运动方式。11.14对一个机械应合理划分部件。11.15尽量减少现场装配工作量。11.16尽量采用标准件。11.17零件在损坏后应易于拆下 回收材料。第12章 螺纹联接结构设计。12.1对顶螺母高度不同时,不要装反。12.2防松的方法要确实可靠。12.3受弯矩的螺杆结
15、构,应尽量减小螺纹受力。12.4避免螺杆受弯曲应力。12.5避免用螺纹件定位。12.6螺钉应布置在被联接件刚度最大的部位。12.7避免在拧紧螺母(或螺钉)时,被联接件产生过大的变形。12.8法兰螺栓不要布置在正下面。12.9侧盖的螺栓间距,应考虑密封性能。12.10不要使螺孔穿通,以防止泄漏。12.11螺纹孔不应穿通两个焊接件。12.12对深的螺孔,应在零件上设计相应的凸台。12.13高速旋转体的紧固螺栓的头部不要伸出。12.14螺孔要避免相交。12.15避免螺栓穿过有温差变化的腔室。12.16靠近基础混凝土端部不宜布置地脚螺栓。12.17受剪螺栓钉杆应有较大的接触长度。12.18考虑螺母拧紧
16、时有足够的扳手空间。12.19法兰结构的螺栓直径、间距及联接处厚度要选择适当。12.20要保证螺栓的安装与拆卸的空间。12.21紧定螺钉只能加在不承受载荷的方向上。12.22铝制垫片不宜在电器设备中使用。12.23表面有镀层的螺钉,镀前加工尺寸应留镀层裕量。12.24螺孔的孔边要倒角。12.25螺杆顶端螺纹有碰伤的危险时,应有圆柱端以保护螺纹。12.26用多个沉头螺钉固定时,各埋头不可能都贴紧。第13章 定位销、联接销结构设计。13.1两定位销之间距离应尽可能远。13.2对称结构的零件,定位销不宜布置在对称的位置。13.3两个定位销不宜布置在两个零件上。13.4相配零件的销钉孔要同时加工。13
17、.5淬火零件的销钉孔也应配作。13.6定位销要垂直于接合面。13.7必须保证销钉容易拔出。13.8在过盈配合面上不宜装定位销。13.9对不易观察的销钉装配要采用适当措施。13.10安装定位销不应使零件拆卸困难。13.11用销钉传力时要避免产生不平衡力。第14章 粘接件结构设计。14.1两圆柱对接时应加套管或内部加附加连接柱。14.2改进粘接接头结构,减少粘接面受力。14.3对剥离力较大部分采用增强措施。14.4粘接结构与铸、焊件有不同特点。14.5粘接用于修复时不能简单地粘合,要加大粘接面积。14.6修复重型零件除粘接外,应加波形键。14.7修复产生裂纹的零件除胶粘外,还应采取其他措施。第15
18、章 键与花键结构设计。15.1键槽底部圆角半径应该够大。15.2平键两侧应该有较紧密的配合。15.3当一个轴上零件用两个平键时,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15.4采用两个斜键时要相距90。120。15.5用两个半圆键时,应在轴向同一母线上。156轴上用平键分别固定两个零件时,键槽应在同一母线上。15.7键槽不要开在零件的薄弱部位。15.8键槽长度不宜开到轴的阶梯部位。15.9钩头斜键不宜用于高速。15.10一面开键槽的长轴容易弯曲。15.11平键加紧定螺钉引起轴上零件偏心。15.12锥形轴用平键尽可能平行于轴线。15.13有几个零件串在轴上时,不宜分别用键联接。15.14花键轴端部强度应予以特别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 禁忌 概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