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全册教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全册教案精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全册教案篇一: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全册级数学第三册教 学 设 计教 案 纸日二年教 案 纸日教 案 纸日教 案 纸日教 案 纸日篇二:2014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小熊购物教学内容:P2 -4教学目的: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开展学生提出征询题和处理征询题的才能。2、结合处理征询题的过程,探究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亲切联络。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展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标准,计算认确实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
2、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 48=76=36-17=80-43=93= 85=37-15= 8+15= 36+7=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究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提示学生细心观察主题图,提征询:你能明白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征询题:假设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本人的方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征询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处理征询题。(1)列算式
3、:34+6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因此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因此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因此,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12+6=6+12=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三、尝试独立处理新的征询题1、提征询: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提征询:如此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四、稳定练习: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2、试一试第1题留意留意提示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五、拓展练习: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考虑的根底上可进展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征询按照标题创设的情景来表达算式的意义。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标题的意思,再按照标题意思选择方法进展计算。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
6、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设计: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第二课:买文具教学内容:P5 7教学目的:1、通过“买文具”的征询题情景,开展学生提出征询题和处理征询题的才能。2、结合处理征询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亲切联络。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展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欢乐。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预备:多媒体、口算
7、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408287 366 248 819 1532、提征询: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48+6 40-64二、探究新知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让学生按照图示提出征询题,并着重留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征询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3、处理征询题。(1)分析征询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因此先要处理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征询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
8、种方法:a . 183=6(元), 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b . 183+4=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因此“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4)引导学生觉察: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4、尝试处理征询题。(1)提征询: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廉价多少元?(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
9、学生觉察: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总结脱式计算写法: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课题稳定练习P6“试一试”。1、提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四、稳定练习:P67连一连全部内容。五、总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板书: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解法一: 183=6(元), 6+4=10(元)答
10、:笑笑一共需要10元。解法二: 183+4=6+4=10(元)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第三课:过河教学内容:P8 10教学目的: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征询题和处理征询题的才能。2、引导学生再处理征询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展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题:(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再算( )。(2) 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32-8
11、820+164 30-45二、探究新知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意,明确征询题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处理什么征询题?2、独立尝试,合作处理。假设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处理征询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征询题的情景。在此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如何样处理运算顺序征询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协助。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4、写出解答过程(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5
12、、提征询:假设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因此算式为:54(9-3)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算式:(70-46)82、这个算式还能处理以以下图中哪些征询题?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24+168 (24+16)8引导学生觉察尽管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因此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6小结:通过刚刚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如何样?假设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四、稳定练习P910练一练因此内容。五、总结
13、: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如何样?能举例说明吗?板书设计: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549=6(条)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练习一教学内容:p11-12教学目的:1、通过引导学生进展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 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纯熟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3、通过练习,开展学生提出征询题和处理征询题的才能。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纯熟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
14、括号的作用。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每人预备1枝红笔教学过程:一、复习篇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第三册第一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四节内容。第一节“数一数”,使学生体会在日常生活的数数中,经常会遇到一样加数连加的计算,理解这种上加法的简便表示 确实是本单元 学习的乘法,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第二节“儿童乐园”,结合运用加法处理实际征询题的过程,引入乘法算式,使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第三节“有几块积木”,通过讨论算法,让学生体会用乘法处理征询题比较简便。第四节“动物聚会”,结合详细情境,培养学生提出并处理一些简单实际征询题的才能。理解乘法的意义是学习乘法的关键。本
15、单元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历,亲切联络实际生活,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开展过程。二、教学目的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亲切联络,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络与区别。2、从生活情境中觉察并提出可用乘法处理的征询题,初步构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四周事物的认识,初步学会处理简单的乘法征询题。3、能按照详细列出乘法算式,能按照加法算式,明白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生活实际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络和区别,体验、比较和区分类似“6个数”与“3个6
16、”的不同含义。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目的:1、从生活经历出发,层层深化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才能 和抽象建模才能。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亲切联络。 教学重难点:重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为恭喜你们荣耀地升入,教师专门带来了一些礼物送给大家,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的。每种礼物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二、数数活动 1、活动(一)出示熊猫图,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多少只小熊猫? 让学生在数的根底上列式计算。教师板书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哪种数法好。师:像如
17、此有规律陈列的事物,横着一排一排地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计算起来比较简便。2、活动(二)出示圆片图,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圆片? 让学生数后列出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找出两个算式的一样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感到:横着数是求4个人,竖着数是求6个人。不管横着数仍然竖着数,都是求几个相加的各,这两个和是相等的。3、活动(三)出示方格图引导学生观察、数一数并列式。结语:3个10相加与10个3相加,它们的结果是一样的。 4、活动(四)出示苹果图,学生特别快列出算式。师:增加到6盘、10盘,学生也能列出算式,算出结果。 又征询:42盘呢?97盘呢?教师诱导: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 三、课堂:关于有规律陈列的
18、物品,我们学会了横着数和竖着数,觉察了按照这两种数法所列的算式尽管不同,但结果一样;明白了一样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表示太苦恼,应该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第二课时 儿童乐园教学目的: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2、从生活情境中觉察并提出可以用乘法处理的征询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亲切联络?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提征询题才能及合作才能。 教学过程: 一、激趣促学:师:你们去过游乐园吗?教师带大家到儿童乐园玩一玩。 (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1、从这幅图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想提什么数学征询题?你
19、会解答吗? 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3、认识乘号及各部分间的名称。师:一样的几个数相加,可用另一种表示方法乘法。今天,教师带大家一起去认识它。 出示乘法算式:24=8 42=8 认识乘号“”,指导书写。 认识各部分间的名称。 三、稳定应用1、你还能提哪些数学征询题? 2、尝试列式解答。3、小组交流:你是如何想?用什么方法算? 4、质疑:有什么不明晰的地点请提出来? 四、内化归纳1、联络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可用乘法表示的征询题? 2、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三课时 有几块积木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用乘法处理简单征询题,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
20、加强数感。 教学过程:一,动手拼搭学具1、每行摆4个圆片,摆5行,你是如何样摆的? 2、每行排5个圆片,摆4列,你是如何样摆的? (同桌互相检查摆的结果) 二,提出征询题1、想一想,写在本子上。 2、全班交流。 三、尝试解答 1、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你是如何想的?乘法算式是 四、观察积木1、说说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积木的? 同桌交流不同方法:横的看 竖的看 2、 能用乘法式表示出有几块积木吗? 3、 班交流。 五、动手摆三角片 同桌合作:你说我摆。按照乘法算式摆出相对应的三角片。 六,深化稳定1、一共有多少人?留意观察的方法与相对应的算式。 2、小狗送信。先出示小屋里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考虑
21、,它可能会哪个加法算式变的?另一个乘法算式如何写?(如4X2,可能是2+2+2+2变来的,也可能是4+4,它的另一个乘法算式是2X4。)然后现连线。第四课时 动物聚会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通过观察提出征询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才能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提出征询题、处理征询题的才能。 3、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才能和热爱集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激发兴趣动物乐园要开展庆祝活动,小动物们特别欢乐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它们的庆祝会。二、观察情境图,小组交流汇报。 1、请小朋友细心观察聚会的喧哗场面。 2、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3、小组交流汇报 三、提出征询题,处理征询题1、从喧哗的聚会上你觉察了什么数学征询题?你会处理吗? 2、让学生按照提出的某一个征询题,本人列出算式。 3、说说为什么如此列式,还可以如何样列? 4、选择小棒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5、学生本人选择提出的征询题中的一个,摆一摆,写算式。 三、稳定练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1、连一连: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3个人6和6个3表示的意义不同 2、说一说:让同学之间说一说,理解23在不同的情境中有时表示2个3, 有时表示3个2。四、知识延伸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些征询题可用乘法处理,回家给家长或同学说一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