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输系统概论》课程作业.docx
《《智能运输系统概论》课程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运输系统概论》课程作业.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能运输系统概论课程作业智能公路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二、现状及趋势三、主要需求四、主要理论和技术五、案例分析六、国内优势和国外最新发展七、主要结论八、参考文献一 基本概念交通堵塞现象已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大问题,智能公路体系则能解决公路交通堵塞。所谓智能公路体系, 就是一种运用高技术来避免车辆堵塞的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 其灵魂和核心是各种信息设备和传输技术,这套管理系统通常由监测器、数据搜集器、中心电脑、电子显示牌和闪光灯等构成。由环状通电线圈构成的监测器设置在公路两旁或上方, 每当汽车驶过, 它就会把车流信息通知路旁的数据搜集器, 进而传送到中心电脑。 中心电脑会根据车流大小和拥挤程度, 迅速
2、计算出最佳控制模式, 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间, 使道路交叉点的各种车辆将停车时间减至最少。同时, 路旁的电子显示牌会向驾车人显示交通堵塞的程度、范围以及如何另辟蹊径。如有必要, 也可以启动路旁的闪光灯这是提醒驾车人利用车上的无线收音机收听当地的公路情况广播, 以便因地制宜, 采取灵活措施。这种公路体系一旦实现至少可以把城市中的交通阻塞减少一半, 交通事故可望减少80 % 左右。这类系统目前在一些国家已经使用。同时, 一种更先进的系统正在加紧研制和试验之中。新系统将给所有汽车配备速度、方位自动控制仪和信息接收机; 发展雷达、诱导刹车和防冲撞等一系列配套技术。例如一种电子装置可以通过卫星向汽车发射高频
3、无线电信号, 通报前方道路有无堵塞、该车所处方位以及周围的地理交通图等, 这些信息都可以清楚地显示在驾驶座前的荧光屏上。如果驾车人把要去的地点和行车路线事先输人车载电脑, 该系统就会自动为汽车导向。欧洲国家最近研究成功的公路电子管理系统,在夜间和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 可以自动地帮助驾驶者同他前面的车辆始终保持适当距离, 还可以向驾车人发出前方交通事故或障碍的警报。这种电子管理系统在德国慕尼黑附近高速公路上试用结果良好, 使交通事故降低了1 /3 , 堵塞现象也减少了l/3 ,同时还减少了公路交通污染。同时还减少了公路交通污染。二 现状及趋势1.我国公路运输交通现状我国尚未进入汽车化社会,但出现
4、了与汽车化国家同样严重的交通问题;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事故特别是恶性事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据公安交通部门统计,仅1994 年1月,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66000 多人,平均每天死亡182 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法规中规定了非常严厉的措施,并在危险路段设置了相应的限速标志和其它限制标志,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监控手段管理行驶车辆,造成一些驾车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正是由于“反正没被警察抓到”、“无证据”等错误的想法而酿成大祸。因而如何阻断这种心理,做到“有据”可依,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养路费征稽工作因车多、路多,特别是个体运输户和私有车
5、辆大量出现,又缺少有效的稽查工具,无法有效防范偷漏现象,而使得偷漏养路费事件时有发生,由此给国家税收带来的损失,保守数字每年也达10 多亿元。(3)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延长,收费站大大增多。目前我国的路桥收费系统大都采用人工划分车型、停车收费、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半自动收费方式。每辆车因制动、停车、交费、再启动,通过收费站的延误时间约为1 分钟。对于全封闭入口发卡、出口交费的收费系统,有两次启动制动过程,就需要2 分钟的延误。全国每天有几十万辆车次进出收费站,这将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4)以安全运营管理为借口强行停车造成公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公路管理部门为了管理的需要,在缺乏有效工具时,
6、仍需上路随机抽查一些行驶车辆,查看是否符合上路行驶条件。例如,车辆是否通过安全检查,是否按时交纳养路费,是否已对客货运输办理了法定手续等等,这是目前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但也为公路“三乱”创造了条件。(5)车辆被盗现象有所增加,如何加强防范和失窃后的定位追踪成为车辆防盗的主题。2.趋势智能公路系统是当今世界ITS、车辆工程及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前沿,它以公路智能化为基础,遵循道路基础设施与车载系统协调合作的理念,集成应用现代通信、信息、自动控制、传感器等技术实现车辆辅助驾驶及特定条件下的自动驾驶,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问题,提高公路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道路交通是涉及人、车、路的庞大系统,解决它
7、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还没有哪一种方法像ITS 这样提供全面和深远的解决方案。因此,世界各国竞相发展ITS,尤其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工业化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ITS 发展协调组织,制定研究开发计划并投入大量经费,取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我国也意识到ITS 将会给传统交通带来革命性变化,积极推广利用这一新思潮来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ITS 适合于中国,中国更需要ITS。国家ITS 中心自2000年开始对其进行跟踪研究, 目前已形成包括智能公路磁诱导、车辆自动保持车道控制、安全辅助驾驶等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主要需求1.
8、交通运输部制定了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要求面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机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将对交通智能化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交通未来发展将更加关注公众出行、交通安全等民生需求更加适合我国国情、地域和行业特点,更需要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并将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结合起来。因此,需在该发展战略报告的指导下,编制本地区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智能交通技术的建设。2、从各地高速公路运行情况看,城市出入口的拥堵情况还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在路网的完善、道路有可替换空间或绕行空间的前提下,采用智能交通的技术,更有序地控制车辆驾驶,缓解在大
9、交通量情况下的交通拥堵。如采用主线控制的方法,平稳或减少相应时间段所进入城市出入口的车辆。换乘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可减少出入口的交通流量。另外,也可通过道路规划设计实现车辆快出慢进,或采用交通诱导的方法控制车辆,来减缓城市出入口的拥堵问题。3、“智慧城市”和“感知中国”的建设,预示着信息采集技术将要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对道路行驶车辆的感知是被动的。由于网络功能、监控功能以及采集设备的设置等问题,道路信息的不完整、不能共享以及路网动态数据的缺少情况还是存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车辆数据的采集。恶劣气候会造成不良的高速公路的行驶环境,因此对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将显得很重要。可采用气
10、象检测设备和视频结合的措施,及时采集、处理气象数据。同时,完善信息发布措施和发布机制,采用多载体多模式的交通信息发布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和可靠的出行方案。 4、加强道路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技术综合性的研究,打造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智能系统。在目前ETC技术的基础上,综合GPS系统和道路信息发布系统,形成中国的道路智能服务系统。四 主要理论和技术一般来说,道路交通问题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牵连关系,解决方式为非ITS 及ITS 两种,非ITS 解决方案对某些道路交通问题是起作用的,而且有一些方案是ITS 解决方案代替不了的,所以,非ITS 与ITS 解决方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也认
11、识到非ITS 解决方案基本上将交通三要素(人、车、路)分隔开来处理,有些技术还未成熟。具体的解决方案如表。ITS 解决措施是将人、车、路 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管理与服务人员、道路、出行者及车辆四者之间达到双向沟通,彼此透明,用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来指导和安排人们的出行,使已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潜力。ITS 将交通运输推进到信息时代,出行者不再处于半无知的茫然状态,出行变为一种愉快享受,从而达到人们梦寐以求的交通运输理想境界。ITS 发展规划是推行ITS 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其任务是根据某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系统的战略目标,确定开发过程的战略布局,划分政府、企业、研究单位之间的
12、协同任务,确定系统整体框架结构,以及相应的信息组织方案,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五 案例分析 2007年l0月第十四届ITS世界大会期间,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ITS中心)在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成功组织了智能公路技术展示活动。展示系统围绕“基于车路协调理念的在途信息服务与驾驶辅助”的主题,包括基于位置的交通信息服务(LBS)、车道保持辅助驾驶、视距不良条件下的视野拓展(弯道路段障碍物预警)、动态称重WIM与超载预警、IP接人与出行服务等功能。通过技术展示和试乘试驾,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信息服务和安全辅助,体验未来信息社会中的公路交通出行方式。1智能道路系统的功能分析:(1) 基于位置的安全信息服
13、务(LBS)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用短程通信(DSRC)等技术,为驾驶员提供与道路环境相适应的安全信息服务,包括随沿途道路线形、交通状况、天气情况变化而动态调整的安全限速建议和超速预警、危险路段以及事故多发路段提示预警等服务,如图所示(2)车道保持辅助驾驶基于智能公路磁诱导技术,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在大雪、大雾等低能见度条件下的视觉增强功能,如保持车道视线引导、偏离车道危险预警等功能,以避免侧面碰撞或偏离道路事故的发生。图2所示为应用磁诱导技术实现该功能的过程。在行车道中问以一定的间距预先埋设磁道钉,车辆通过传感器探测车辆与磁道钉的相对位置,进而得到车辆与道路的相对
14、位置,并通过显示设备提醒驾驶员车辆偏离状态。(3)视距不良条件下的视野拓展(弯道路段障碍物预警)基于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技术,以车载信息提示和路侧可变情报板(VMS)信息发布为手段,为驾驶员提供前方弯道等视距不良路段的障碍危险预警功能,减少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 (4)动态称重WIM与超载预警基于动态称重技术(WIM),系统可自动获取车辆重量、速度等信息,并及时将超载预警信息通过可变情报板(VMS)进行发布,以提示警告超载车辆驾驶员和公路管理人员。(5)互联网接人服务基于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车载终端设备高速接人互联网,使驾驶员在出行前或服务区休息时,方便的获得实时路况等出行服务信息。2 系统软件
15、总体设计车载系统采用了Windows XP Embedded,with CompactNet framework 20作为运行平台,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StudioNET 2005 C#。系统软件采用多线程方式,以GPS数据接收为主线程,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进行功能区域判断,不同功能区域触发相应的服务线程,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实时接收来自监控中心的服务信息,发布给驾驶员。软件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所示。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根据系统功能需求以及软件总体架构,系统划分成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模块:(1)GPS数据采集模块将车载GPS模块的定位数据实时采集到车载系统,根据GPS设备的编码规范,解读出GP
16、S定位信息;通讯方式采用串口通讯;采集间隔为1s 。同时,将采集到的GPS数据实时(或定时)发送至中心数据平台,为监控中心进行车辆定位与跟踪提供数据支持;车载LAN口转接无线通讯设备,通过Socket协议实现无线通讯。模块流程如图4所示。(2)服务功能区域判断模块根据GPS位置信息,进行服务区域的判断,触发所在服务区对应的扩展功能模块。从GPS数据中提取车辆的位置信息,与下一区域路段的起点坐标位置进行比对,当小于某一阈值时,即可判定车辆进入下一服务区域,启动相应扩展功能模块。模块流程如图所示。(3)超速报警模块根据GPS获取速度信息,与所在区域路段的限速值进行比对,如果车速大于限速值,则启动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运输系统概论 专题 资料 2021 2022 智能 运输 系统 概论 课程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