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认识.pdf
《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认识.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6 年 第 61 卷 第 10 期:1029 1041 引用格式引用格式: 丁一汇, 王会军. 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认识. 科学通报, 2016, 61: 10291041 Ding Y H, Wang H J. Newly acquired knowledge on the scientific issues related to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recent 100 years in China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2016, 61: 10291041, doi: 10.1360/N972015-006
2、38 2015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专题: 解读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评 述 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认识 摘要 全球和中国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科技界和公众的关注. 其中科学问题作为气候变化影响 和对策的科学基础与支撑, 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中国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从全球 的视野对与中国气候变化有关的6个方面的重要科学进展和新认知作了概述. 它们包括: (1) 近百年中国区域地表 气温和大气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 (2) 中国地区的水循环与区域降水变化; (3) 亚洲季风的长期变化与原因; (4
3、) 海 洋在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5) 中国气候变化的原因; (6) 全球与中国气候变化的预估和检验. 最后, 本 文对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需要加强的重点科学问题也提出了研究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亚洲季风, 气候变化归因, 全球气候变暖趋缓, 气候变化预估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各国政府、 科技界和 公众的关注. 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和科学 成因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 并促进了跨学 科的地球系统科学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自1988年以 来的20多年间,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组织编写的5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推动气候变化科 学本身的深入发展与扩大政府和
4、公众对气候变化的 科学认知上做出重大贡献1. 5次评估报告的结果表 明, 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认知得到了大 量观测事实、 理论分析和气候系统模式数值模拟的一 致支持, 至少在5个方面取得了相当高度的共识2, 这包括: (1) 地球系统多种观测数据表明地表和对流 层大气的温度明显升高, 近百年全球气候在显著变 暖; (2) 全球气候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 用的结果, 但20世纪后半叶以来, 人类活动是全球变 暖的主因; (3) 预计21世纪全球将持续变暖, 气候极 端事件的频率、持续时间和范围将增加; (4) 气候变 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未来 的影响利弊共存
5、. 但随着增温量值和速率的明显增 加, 负面影响将可能加深加重, 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和生存环境带来更大的风险, 因而, 2阈值问 题作为全球进行减排行动的第一个量化约束指标日 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重视和关注; (5) 气候变 化科学是典型的发展中学科, 目前我们对复杂的气 候系统的认知水平有限, 一些定量的估算和结论有 不确定性, 并且将来还会不断有新的科学问题出现, 近15年时段内全球气候变暖趋缓或停顿现象就是一 个新的广受关注的问题. 中国科学家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也形成了一支较强的科 技队伍. 如同IPCC和其他国家一样, 中国也迫切需
6、要一部权威的中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为制定应对 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与对策以及指导气候变化的科 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为此, 从2002年开 始, 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委 共同组织对中国的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3次全面地评 2016 年 4 月 第 61 卷 第 10 期 1030 估. 前两次报告已分别于2007和2011年出版3,4. 2015 年11月正式出版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主要结论已在2014年12月的利马COP20气候公约大会 上对外宣布.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科学 部分基于最新的观测资料和气候系统模式方面的相关 科学研究成果, 全面而深
7、入地评估了中国气候变化的 特征、 原因和未来变化. 本文将参考其中的一些主要成 果并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视野对下面6个问题进行综述. 1 近百年中国区域地表气温 图1是18732012年中国区域器测地表气温 (SAT)年平均距平变化序列, 其中WYG序列和TD序 列是前两次评估报告3,4中给出的两个序列. T13序列 是这次评估报告新增加的序列5. 第二次气候变化 国家评估报告中还曾给出LYT, TR和CRU的曲线. 由于计算1950年之前的日平均温度方法不同, 对于 过去5条曲线得到的近百年增温趋势有明显的差异 (表1)6, 而对于19512007年的56年, 由于所用的台 站数据明显增加(由解
8、放前不足100个到这时期的730 图图 1 18732012 年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年平均距平变化(相对于 19712000 年). 其中 3 个系列为T13 序列5、TD序列3与WYG序列 (1998)4 (严中伟提供, 2015) Figure 1 Time series of region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 lies (SAT) in China for 18732012, relative to the average of 19712000. Three curves (T13, TD, WYG) are based on Cao
9、 et al.5, Tang et al.3, and WYG4, respectively (Taken from Yan, 2015) 表 1 过去 100 年地表气温(SAT)趋势(单位: /10 a) Table 1 Trend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the last 100 years(Unit: /10 a) SAT 序列 19062005 年 19082007 年 WYG 0.053 0.059 LYT 0.034 0.042 TR 0.095 0.111 TD 0.086 0.096 CRU 0.120 0.127 个), 可信度更高, 所
10、得到的SAT变化趋势为0.23 /10 a增温量为1.40. 所有SAT时间序列都很一致地显示出近50年中 国的地表气温加速上升, 气候变暖十分明显6. 由于 WYG和TD SAT序列有较高的相关, 但是两个序列所 给出的增暖速率却不同(分别为0.53与0.86/100 a),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认为中国的气候变 暖速率可能在0.50.8/100 a. 但这并不排除存在有 更高增暖率的可能性, 如TR与CRU曲线已接近或超 过1/100 a. 最近, Cao等人5用最高和最低温度代 表日平均温度, 并采用经纬度网格面积加权平均与 CRU插值的网格化温度资料一定程度上克服了20世 纪上
11、半叶因观测时间不同等因素引入的非均一性, 得到了新的近百年SAT时间序列(图1中T13曲线), 如 与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采用的方法相 一致, 可取WYG和TD序列则可得近百年(19132012 年)中国区域平均增温的中值为0.9, 这高于第二 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中平均增温0.50.8的结 果. 最近5060年增温趋势为0.23/10 a. 无论是近百 年增温总量和增温趋势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平 均分别为: 0.85/10 a (18802012年)与0.12/10 a(19512012年). 如根据上述Cao等人5的最新结果, 中国中东部地区19092010年的增温率可达1
12、.52 /100 a, 这主要是由于T13曲线中19201940年的增温 值明显减小的结果(比较图1中的各曲线). 这个值明显 高于全球百年增温值. 兼顾考虑上述3条百年曲线, 可 认为中国地表气温近百年变化的下限是0.90, 1.52 是上限, 取其中值为1.20. 在这种情况下, 第三次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取1.20为新的中国百年增 温率, 其不确定性范围在0.91.52之间. 但目前对这个结果需要从原因和机理上做进一 步分析研究. 除了在去除城市化效应所取的增温率 不同以外, 一个关键问题是19201940年的快速增温 期和峰值是否存在? 图2是北极地区(59N)以北近百 年SAT的时
13、间曲线, 可以清楚地看到, 19201940年 代存在一个显著的暖期. 在WYG和TD曲线上, 可以 看到类似的暖期. 这反映了北极的影响1,7, 而在T13 曲线则不存在这个暖期, 因而中国近百年SAT曲线 可靠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19201940年代暖期是否存 在, 其量值和机理是什么? 当然, 中国不同区域不同 季节的增温速率和增温幅度也是有差别的, 例如: 进 入新千年的十几年里中国东部冬季气温基本是下降 1031 评 述 图图 2 北极地区(59N以北)年平均(a)和季节平均(b)地表气温距平综合时间序列. (a) 点线为原始值, 实线是 7 年滑动平均曲线. 图中给出的线 性趋势值是
14、指 19002008 年间的趋势值7 Figure 2 Composite time series of the annual (a) and seasonal (b)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omalies for the region poleward of 59N. (a) The dotted lines show unsmoothed values; the solid lines are seven year running average. The linear trend listed in the legend are computed using
15、 data for the period 190020087 的8.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气候年代际变化, 由于中 国器测观测资料的长度不足150年, 使得气温的年代 际检测与预测十分困难. 2 中国地区的水循环与区域降水变化 全球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以其液态、 固态和水 汽形态在整个气候系统中不断输送与转换, 以及在 海洋、冰雪圈、陆面和大气库中的储存状况. 因而全 球水循环涉及多圈层相互作用、 并具有相变和复杂物 理过程. 对于区域水循环, 还必须考虑各种形态的水 在区域边界交换的状况. 全球气候变暖可以通过3个 方面影响全球水循环: (1) 由于气候变暖后大气可容 纳更多的水汽, 实际比湿
16、(q)和饱和比湿(qs)都增加, 所以相对湿度(RH=q/qs)基本上变化不大; 但如果温 度上升十分明显, 而q又增大不多, 则RH减小, 这种 情况下, 降水可能性减小, 气候变暖后, 易出现干 旱; (2) 大气环流也发生变化, 这导致水汽输送及其 辐合/辐散区与降水区发生变化; 在气候变暖影响下, 区域环流型和异常状况在不断改变, 从而在改变着 降水区和干旱区的分布型式和强度; (3) 全球辐射强 迫的变化改变着地表和大气的加热场; 地表直接影 响蒸发和感热加热, 后者又通过垂直输送改变大气 的热源和层结稳定度, 从而影响降水. 正是上述原因 共同引起了水循环的变化, 尤其是降水特征(
17、降水 量、频率和长度)与极端值和极端事件的变化. 由于 气溶胶的存在可增强或减弱降水条件, 进一步使降 水过程变化复杂化. 大量的研究表明1, 近百年全球 与区域水循环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显著的变化. 对于中国的区域水循环, 最显著的变化主要表 现在4个方面. (1) 虽然近百年和近6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均未 见显著的趋势性变化, 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降水型 2016 年 4 月 第 61 卷 第 10 期 1032 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东部季风区出现“南涝北 旱”的降水异常型, 而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近30年 在变湿, 降水呈持续增加趋势(图3). 东部季风区降 水格局的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年
18、代际减弱(40年与 6080年周期)密切有关9,10, 其直接的后果是使季风 向北水汽输送减弱. 对于西部地区的变湿与降水增 加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 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中 国这种降水型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有关. 所谓“湿者 愈湿, 干者愈干”, “暖者愈湿”或“副热带向北扩展”的 结果11,12都无法合理解释这种区域降水格局长期变 化的特征. (2) 近50年地表年平均比湿从1960年后是增加 的, 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处于一个高峰期, 并在2000年左右达到50年的峰值. 之后出现迅速减 少的趋势13,14. 全国范围地表到对流层中上层大气 的水汽含量显著上升, 北方上升趋势明显
19、高于南方. 上述大气实际水汽含量近50年总体上增加的趋势与 气候变暖影响结果基本是一致的. 但是由于饱和比 湿也明显上升, 并且上升速率比实际比湿或大气水 汽含量增加的速率更快, 致使全国大部分地区地表 相对湿度表现为减小的趋势13. 这种情况与中国地 区干旱面积的增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3) 中国的蒸发皿和潜在蒸发量总体上呈下降 趋势, 绝大部分地区水面蒸发减少, 这与大部分地区 增加的实际蒸散发不同. 这种所谓蒸发悖论问题国 内外已有很多讨论15,16. 这两种蒸发趋势的差别主 要涉及对实际蒸散发的计算问题. 由于中国蒸散发 的实际测量数据(如用称重和边界层铁塔观测)十分 有限, 大多数
20、实际蒸散发是根据不同的模型和经验 公式计算得到. 由于模式和公式不同, 所得结果不 同. 分析表明, 影响实际蒸发量值和时空分布的因子 不仅包括温度, 还包括多种气象要素和因子(如日 照、风速、相对湿度、降水等), 因而如何根据蒸散 发理论构建合理的蒸散发计算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 图图 3 中国降水变化及相关特征量的时间演变. (a) 19572010 年中国夏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线性趋势变化图. (b) 19512004 年东亚夏季风(68 月)降水和(c) 850 hPa经向风, 经度-时间剖面图10. (d) 西北地区(110E以西, 33N以北)19562011 年平均降水量距平百分比时间
21、序列(柳艳菊 提供, 2014) Figure 3 Time evolu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nd related elements. (a) Linear trend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for 19572010. (b) Lon- gitude-time cross-sections of East Asian summer precipitation (JuneAugust) for 19512004 and (c) 850 hPa meridional wine (v) 10. (d) Time
22、 series of percentage of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amount anomaly (Taken from Liu, 2014) 1033 评 述 的关键. (4) 径流量表现为东部诸河减少, 西部诸河增加 的趋势. 中国水循环的一个关键水文分量是径流. 从 全球径流变化研究看, 最近进行的最全面的江河分 析表明, 其结果并不支持在IPCC AR41得到的在20 世纪径流增加的结论. 全球900条河流百年以上记录 的分析表明, 有三分之二河流的入海淡水量呈下降 趋势, 只有三分之一河流的入海淡水量是增加的17, 并未完全反映气候变暖的影响. 中国
23、的十大河流径 流变化中, 东南、西南、西北诸河流域有4条表现为 增加趋势, 而东部地区的6条河流径流表现为减少趋 势. 根据Piao等人18的分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黄河流域径流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长江流域径流呈 上升趋势. 但近10年来, 后者已呈下降趋势. 由上可见,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复杂的, 与 实际蒸散发一样也包含多因子的影响. 这一方面主 要是由于径流与人类活动以及复杂的自然变化有关, 另一方面, 也由于它与能量循环和大气环流的变化 又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也表明, 水循环研究和归因比 温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困难. 3 亚洲季风的长期变化与原因 亚洲季风是全球季风系统中的
24、一个主要成员. 一个季风系统的形成、 发展和维持是在太阳年变化强 迫下多种因子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现代季 风系统是被看作在太阳辐射年循环驱动与作用下耦 合的海-陆-气-冰系统, 而不仅仅是经典理论认为的 由海洋与陆地热力差异引起的大型海陆风环流. 季 风系统具有多时空尺度的变化, 从短期的天气尺度 脉动到几千乃至几百万年的长期变率. 对于几千年 以上的季风变率, 其原因与百年尺度以下的变率是 不同的. 中国的古季风研究有长期的历史, 其中一个 重点是利用多种代用资料(如黄土、年轮、石笋、海 洋和湖泊沉积物等)对东亚与亚洲季风, 包括夏季风 和冬季风的演变与原因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外取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气象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