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
《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第二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王守仁(1472 一 1529 年) ,字伯安,号阳明子,人称王阳明。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 代随其父迁居至山阴(越城) ,后来结庐于距离越城不远的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后 来的学者均尊称其为阳明先生,学界习称为王阳明。 王守仁幼时记忆超人,思维敏捷,有神童之誉。二十一岁中举,二十八岁举进士,不久 即任刑部主事、 兵部主事。 三十四岁开始讲学传道, 以倡明圣贤学说为其志向。 三十五岁时, 宦官刘瑾专权害政,大批忠直之臣被陷害致死。王守仁为营救戴铣等人,触犯了刘瑾,被打 入狱中。不久,被贬往穷荒僻远的贵州龙场任
2、驿丞。 正德三年(1508 年)春,王守仁抵达贵州龙场。龙场周围山穷地荒,瘴疠蛊毒肆虐, 环境相当险恶。王守仁在此三年,却处之泰然。艰难困苦的生活不但没有击倒他,反而成为 他磨砺性情、锤炼意志、提升精神境界的资源。在龙场,他不但获得了人生境界的关键性顿 悟,思想也渐成体系。其间,他创办龙岗书院,主讲文明书院,汇聚汉、苗、彝等族子弟精 心培育,使荒僻之地得以开化。 三十九岁,王守仁至江西庐陵县任知县,不久即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吏部主事。四十一 岁,升考功清吏司郎中、南京太仆少卿。四十五岁,任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 漳州等地。四十七岁,晋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四十八岁,福建发生兵变
3、,王守 仁奉命去调查处理叛军事件,途中突闻宁王朱宸濠谋反,叛军已北上围困安庆。王守仁在获 知宁王叛乱的确信后,迅速折返吉安,召集义兵约二万三千人,用巧智,出奇兵,仅用了三 十五天,就一举俘获了宁王,保障了国家的安定。战后,许多权贵出于嫉妒、恐惧等心理, 纷纷诬陷王守仁。无奈,王守仁只得称病潜居于杭州净慈寺、庐山白鹿洞书院。 五十岁,王守仁痛感权奸当道,大志难以伸张,故向朝廷乞请回乡省亲,获准。回到家 乡后,大开讲坛于余姚、绍兴两地。在余姚,设讲学堂于龙泉山中天阁;在绍兴,讲学于稽 山书院和阳明书院。其听讲者盈门的盛况长达六年之久。 五十六岁时,广西发生农民起义,朝廷任命王守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4、总督两广军务。 在不动一刀一枪的情况下,王守仁就平息了那场起义,着手总揽安抚事宜。五十七岁,王守 仁病发, 不得已只好起身返乡。 但未及返乡, 病势即恶化。 当时, 他的学生周积服侍在身边, 请他留下遗言,王守仁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随即瞑目而逝。在王守仁死后,他的学 生把他的著作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流传于世,今有王阳明全集出版。 二、教育思想内容二、教育思想内容 (一) “心即理”的本体论 与陈献章的思想路径一致,王守仁也是把“心即理”的本体论作为其整个心学教育思想 的逻辑起点。 不过, 这一起点不是直承陈献章, 而是在批判朱熹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对此, 他说得很明白: “
5、晦庵谓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 学者心理为二之弊。 ”可见,王守仁对朱熹把心与理二分的主张是持反对态度的。正是因 为这样, 王守仁才反其道而行之, 明确提出: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 ” 他主张: “理”不是外在于人的高高在上的最高存在,而是内在于人的“心” 。 那么,什么是“心”呢?王守仁这样解释: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 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 动的。 ”他还说: “心者,身之主也。 ”(传习录中传习录上传习录 上传习录中)其意思非常明确, “心”就是主宰人的生命活
6、动的灵智。在王守仁看来, 人的生命活动的灵智是世界的本体。 对于这样一个迥异常识的观点, 他解释道:“所谓汝心, 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样之生理,便谓之仁。 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 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离开了人的感觉和思维,就不可 能认识到万物,那么,万物的存在对于人来说就等于无。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王守仁 还举例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由此清楚地表明,王守仁是站在外在客体因主体心
7、灵的存 在而具有意义的立场上来确立其心本论的。 (二)去除私欲对良知的遮蔽 王守仁的良知思想的基础来自孟子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之所不学而能 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守仁以此为出发点,认为人人具有不学不 思而本来具足的“良知” 。从这一“良知”与宇宙最高本体的关系来看,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 自然明觉发现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他在这里想要说的是,人内心的良 知完美地体现了宇宙的根本法则。如果从其对于人的价值而言,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 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便是非,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意思是,良知具有自觉 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为主体提供根
8、本性的、内在的价值评判标准。这一对良知的界定与 阐释,不仅打通了本体论与人性论,还将先验的道德理念安置在人心之中。这是非常巧妙的 理论创造。 不过,王守仁在这里为自己留下了一个思想上的难题:既然“良知”本来具足,那就意 味着人的本性是至善的, 为什么人还会作恶呢?为了回答这一难题, 王守仁提出 “私欲客气” 的命题。他说,人们之所以会有恶的行为,是因为人们对体现宇宙根本法则的“良知”不能 明了。为什么人们不能明了“良知”呢?因为“私欲客气”把“良知”遮蔽了。如果人人能 够去除自己身上的“私欲客气” ,那么,本性至善的“良知”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这就 需要教育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教育的作用就
9、是将“私欲客气”对“良知”的遮蔽去掉, 即“学以去其昏蔽”。 (三)博爱与无我兼具的精神境界 既然教育的作用是去除私欲对良知的遮蔽, 那么, 在这一去除的过程中获得什么结果时 才能止步呢?这就是教育的理想目标问题。对此,王守仁的回答是: “当笃志为圣人之学” ( 传习录上传习录下孟子尽心上传习录中传习录下 传习录上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七) 。他的目标是培养圣人。在他看 来,作为圣人,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境界: 一是人与万物一体。据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记载,正德元年(1506 年) ,王 守仁与湛若水在京城相识,“遂相与定交, 讲学一宗程氏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之旨” 。 王守仁刚过而立之年
10、,便有人与万物一体的主张。到了晚年,王守仁居于越城讲学时, “只 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这说明,人与万物一体是王守仁 一以贯之的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王守仁在拔本塞源论中进行过集中阐述。他说: “夫 圣人之心,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其视天下之人, 无外内远近, 凡有血气, 皆其昆弟赤子之亲, 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 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者。 圣人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 之同然。 ”在这里,王守仁讲得很清楚,
11、圣人把天地万物看做与自己没有距离、没有隔阂 的存在。因此,他把天下所有的人都当做自己的至亲一样对待。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之所 以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原因在于世俗对功利的追求构成了障蔽, 使人们难以恢复自己的良知。 这也正是圣人推行人与万物一体思想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述的“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品 格,为了给它赋予更为具体而丰富的内涵,王守仁在大学问 中对之作了进一步阐述: “大 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 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在这里,王守仁 通过点出儒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教育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