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工作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桥梁工程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工作总结.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桥梁工程工作总结_高速即将顺利通车,在此结合本工程工作中的一些得失,更为了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把在本工程桥梁工程的要点做一下总结。一、桩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钻孔桩钻孔:(1) 为防止桩基偏位,应高度重视钻孔桩开孔至成桩前的桩位控制工作,测量放样须做到“一放二复三报检”,须埋十字护桩加强日常检校。(2) 为及时掌握钻孔情况,应标准、完好钻孔记录,以全面反映实际工况和地质变化。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展,随时捞渣留样验证,原始记录表必须逐桩逐机现场记录,真实记录停钻、换杆、维修、事故、进尺、地质变化等有关情况。(3) 当地质情况与地质剖面图严重不符以及遇溶洞、流沙地质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告知设计单位
2、完善设计,防止因变更而影响下部构造的整体进度。2、钻孔桩清孔:(1) 不得以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代替清孔。终孔后灌注砼前必须进展二次清孔,宜以孔底沉淀物厚度和泥浆指标作为清孔的主要控制指标。(2) 第一次清孔应在起钻前根本去除沉碴,二次清孔应持续至砼到场后完毕。砼灌注前二次清孔后泥浆比重不应低于1.03,但不得高于1.1,孔底沉淀物厚度应符合设计或标准要求。(3) 为进步清孔效率,清孔过程可在(反循环)泥浆回流槽内或在(正循环)泥浆泵周围用筛网拦截部分泥浆携带的细砂。3 、下基桩钢筋笼前,除设计采用的钢筋保护层外,宜在其上安装强度不低于C25的小碎石砼滚轮,以保证钢筋笼保护层厚度。4 、浇筑桩
3、基水下砼除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施工外,还应注意以下主要事项:(1) 砼拌和场和砼浇注现场必须配置备用电;(2) 砼拌和消费及运输速度应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初盘砼的初凝时间。易坍地层及地质软硬交界处应适当放慢灌注速度。(3) 应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和施工配合比,确保砼和易性。砼运输车接料口应设置筛网有效剔除砼中掺杂超大粒径集料和水泥结块。(4) 砼入漏斗前的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在18-22cm。(5) 初始砼量应保证初始埋深不少于1m,每次提升导管时应测量砼面标高,保证导管埋深不小于2m,不大于6m。每次拔管时应检查导管内情况;(6) 临近灌注完毕时,宜采用进步漏斗高或抽吸泥浆的
4、方法,以防范因砼压力差缺乏,翻浆不顺,导致堵管;5、桩基砼浇筑前宜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钢筋笼上浮:(1) 砼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措施使钢筋笼与护筒固定结实。(2) 灌注砼过程,宜适当提升导管,以尽可能减小砼浇筑对钢筋笼产生的上浮力。(3) 当钢筋笼有开场上浮迹象时,应立即停顿浇注,查找原因,可适当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6、 根据施工经历,桩基施工应尽早进展成桩无破损检测,以利于及时查找问题,总结经历,改良工艺,防止出现病桩,进步后续成桩质量。二、墩柱、台身施工要点:1、在开工前,应制订专项施工方案及模板支架构造验算书报监理审批。2、 加强墩身线形控制,使用整体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接缝时垫海绵条或橡胶
5、条并紧固密封。每节模板安装后,应检测模板顶面标高、中心及平面尺寸。3、 砼浇筑时应进展位移观测,作好观测记录,应严格控制墩身的竖直度或斜度,发现偏向立即予以纠正防止涨模现象的发生。分层浇筑振捣的厚度一般每30cm一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深化下层5cm左右,不可超厚,否那么振捣效果不好。砼应该连续浇筑,两层之间的浇筑不可间隔时间过长。4、支座垫石施工应逐个进展测量放样,宜采用钢模;浇注成型后,必须逐个复测检查,严格控制顶面标高及平整度,不合格的须返工。三、梁板预制要点1、梁板预制宜集中预制,应根据工程详细情况确定桥梁预制厂的座数和位置后施行。原那么上不允许将桥梁预制场设置在路基红线范围内,如确有需要
6、,应设置在已达标高的路基地段并须报上级批准。2、预制厂的各种消费生活设施应布局合理,各类机具设备摆放有序,防排水系统完善,场区道路必须进展硬化,确保道路畅通。预制厂应设立工程简介牌、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平安文明施工标语等。3、龙门吊轨道根底施工前必须检测基底的地基承载力,根据施工时合理荷载重量计算确定根底宽度和厚度及合理的配筋,确保根底稳固。4、梁体存放场地应平整夯实,四周开挖排水沟,确保场地内不积水。先行做好存梁场地布置,存梁场地要求整平压实,排水畅通,预防地基沉陷造成梁板断裂。5、预制梁考前须知:(1) 预制台座顶面(特别是大型T梁及箱梁)宜采用钢板铺设,钢板厚度不宜小于4mm,钢板接缝应
7、打磨平顺。(2) 重复使用的预应力梁台座两端根底应根据预制梁张拉后集中荷载计算作扩大、加深处理;T梁及箱梁台座宜布筋加强。(3) 梁场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止台座根底浸泡,不均匀沉降开裂。(4) 应根据预应力梁起拱值,合理设置反拱。(5)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底模进展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 应加强模板质量和模板安装质量的检查,及时更换变形模板,尤其要防止拼缝不严和各种预留孔洞封堵不密实造成漏浆而影响砼浇筑质量。(7) 梁长≥16m的预制梁板不得采用气囊作内模。梁长16m的预制梁板采用气囊作内模的,气囊安装应该设置环向和囊顶纵向定位筋,环向定位筋间距不宜大于60厘米,以防气囊上浮或
8、横向偏位导致顶板和侧板厚度缺乏。气囊作内模的梁板,应在梁顶预留孔径不小于1cm的检测孔,以检测顶板厚度。(8) 宜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部分桥梁防撞墙、伸缩缝预埋漏减或钢筋方位不准确的问题。l 应在边梁及端梁预制时,按设计位置准确定位预埋钢筋,并与梁体钢筋点焊固定,防止砼浇筑时预埋钢筋产生偏位,以确保防撞墙钢筋、伸缩缝钢筋与预埋筋的准确有效联接。l 防撞墙钢筋宜尽可能一次性整体预埋到位。l 当梁板部分钢筋位置冲突时,不得随意切割,钢筋避让应遵循普通钢筋让位于预应力钢筋,次要钢筋让位于主要钢筋的原那么。当无法避让时,可适当改变冲突处钢筋加工形状。(9) 宜在梁板预制台座或绑扎台座上准确标记出构造钢筋的
9、位置,以有效确保钢筋安装位置的准确并防止缺失钢筋。(10) 小箱梁预制不宜在顶板浇筑后立即解除防止内模上浮的反压装置,以防内模反作用力在砼强度形成前使箱梁内孔顶板倒角处出现裂缝。应对措施一:宜在完成底、腹板砼浇筑后,顶板浇筑前逐段解除反压装置;措施二:撤除内模后解除反压装置。(11) 梁体砼浇筑时,梁端锚固区、横隔板端头砼及T梁马蹄处易漏浆导致蜂窝露骨,应采取以下措施进步梁板预制质量:l 应特别注意对预应力锚垫板下砼的振捣,选用尽量细的振捣棒,或在振棒上装钢片进展插入振捣;l 加强该部位的附着式振动力;l 在施工中尽量合理布筋;l 采用高标号细石砼。(12) 为防止梁底漏浆,可用以下作法:在设
10、置台座时,用槽钢或角钢作为台座包边槽口向外,用直径略大于槽口尺寸的高强橡胶管填塞,利用侧模顶紧橡胶管有效止浆。(13) 先简支后连续构造预应力梁顶板张拉槽口处顶层纵、横向钢筋未有效恢复连接的问题较突出,施工、监理单位应高度重视。负弯距张拉时,将顶层钢筋弯起;张拉、压浆完毕后,将顶层钢筋调直复位,焊接恢复。6、 预应力张拉施工考前须知:1) 孔道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坐标进展孔道定位,并采用井字架或U型卡固定,确保孔道定位准确、结实;曲线段应加密固定,每50cm设置一道定位筋。孔道接长应采用大一号的管道作接头管,接头管的长度宜30-50cm,两端密封,以防漏浆;混凝土浇注前,应使用塑料撑管穿波纹管,
11、以防止砼浇注时管道变形。混凝土养生时,应封闭孔口,以防水和其他杂物灌入孔道。2) 穿索:应加强对预应力束穿索的监控。应将钢绞线编束后整体穿索。张拉压浆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已穿索的钢绞线锈蚀。坚决杜绝因负弯矩孔道堵塞而作假索的现象。预应力张拉设备在施工前必须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展校核标定。千斤顶一般使用6个月或20_次后,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校核标定。3) 理论伸长量计算:制订张拉专项方案时,不得采用图纸假定的弹性模量值计算理论伸长值。因每批次预应力筋实际弹性模量不同(不是固定值),故应根据每批次预应力筋实际弹性模量计算理论伸长值。以免无异常情况,因张拉时量测的实际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工程 工作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