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导读文献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经导读文献资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佛教哲学思想主旨佛教哲学思想主旨 佛教哲学的基本思想,或者说释迦牟尼所悟出来的“道”,首先体现在佛教 的基本概念范畴之中,佛教教义中有许多重要的宗教和哲学范畴,这些范畴体现 在佛教的一些最基本的术语之中。有意思的是,体现佛教哲学思想的最基本的概 念术语通常都冠以特定的数字,如二谛、三法印、三学、三毒、三界、三科、四 圣谛、四大、五蕴、六道轮回、六度、八正道、八不中道、十二因缘、三千世界 等。 佛教的哲学思想主要蕴含于上述说法及其关系之中,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在四 圣谛的思想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的最基本的思想便凝结在四圣谛教义之 中, 上面列出的诸多的佛教范畴及其关系以及未列出来的佛教的诸多思
2、想范畴及 其关系大多都可以从四圣谛中引申出来, 可以看成是对其的进一步的深入解说和 发挥。也就是说,对佛教的哲学思想及其基本教义的把握,首先便要把握四圣谛 的基本思想,并将佛教的其他的哲学思想及其教义看成是对四圣谛的补充、引申 和阐发。 所谓四圣谛,即是四大真理,分别为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简 称为苦、集、灭、道四圣谛。四圣谛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回答了人 世间的四个最根本的问题,即人生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 “人生是什么”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苦”。人生(包括有情类的 众生)的存在,说到底就是一个“苦”字。具体来说,苦通常还可以分为八苦, 即生苦、老苦、病苦
3、、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人的 出生本身就是苦,从胚胎孕育到出生,一个人经受了不少的苦,但通常都不记得 了;一个人从生经过生长发育到逐渐变老,身体大不如前,记忆力衰退,行动不 便,于是产生许多痛苦;人一生还会得很多疾病,得病时非常痛苦;人在得病和 衰老时,最终不可治愈而病逝或去世,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 之心油然而生。人们都知道生、老、病、死这四苦,但又无可避免。 除了上述四苦之外,还有另外四苦。我们所讨厌的,竭力想避开的却总是避 不开,逃不掉,正所谓冤家路窄,越是想回避的越是回避不了,越是厌恶的东西 越是在你眼前招摇,越是憎恶的东西越是无法摆脱,是为怨憎会
4、苦;我们所珍爱 的东西,越是难以保住,越是想留住的东西越是留不住,越是喜欢的东西,往往 会转瞬即逝离你而去,是为爱别离苦;我们追求的东西总是得不到,即使我们得 到了某些我们所追求的东西, 将会有更多的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因此而丧失掉追求 的机会,而不可再得,结果仍旧是得不偿失,是为求不得苦。实际上,之前的六 苦,皆可以看成是各种具体的求不得苦,也就是说,可以用求不得苦来概括以上 的各种苦。我们不想变老,不想生病,害怕和不想死,但是我们总是会变老、生 病和死亡,这显然是和我们的所求相悖的;摆脱令人厌恶和憎恨的东西,留住我 们所珍惜的东西、珍爱的东西,显然也是我们的所求,然而一样的求不得。由此 可见,
5、上述种种苦可以看成是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比较典型的求不得苦。 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 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是 为五取蕴苦或五蕴盛(或炽)苦。 佛教中所说的苦通常还有另外一种分类,即把一切苦归纳为三大类苦,即苦 苦、坏苦、行苦。苦本身是一种感受,而“受”通常可以分为苦、乐、舍(不苦 不乐)受三种。苦苦是指苦受及引起苦受的种种法,即顺苦受法,包括八苦中的 生、 老、 病、 死、 怨憎会五种苦。 坏苦是指由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 因为变坏所以苦。包括爱别离和求不得苦。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
6、两种苦一般人可以通过世间的智慧觉知之,故称为世俗谛苦。行苦是指由于一切 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的, 我们无法控制, 不得以而受制、 受之的苦。 不仅苦苦、 坏苦我们无法自己控制,舍受由于迁流变化而变为乐受、苦受我们也无法左右, 故所以苦。这种行苦是愚痴的凡夫俗子不知不觉的,只有圣人能觉知,故称为圣 义谛苦,主指五取蕴苦。 集谛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是对苦的原因的说明。关于苦的原因,涉及三 毒、十二因缘和六道轮回等基本思想和说法。 通过前面对八苦的说明, 可以看出, 八苦又可以分为苦苦、 坏苦、 行苦三类。 而导致这三类苦的直接原因便是贪、嗔、痴三毒。可以说,苦苦是由嗔引起的, 坏苦的原因在于贪爱
7、,而行苦则是由于凡夫俗子的愚痴所导致的。正是由于贪嗔 痴这三毒,导致了人生总是处在苦海之中。 如果对苦的原因进一步追究,可以看出,其深层原因在于因缘。佛教认为, 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聚则聚,因缘散则散;并认为存在有环环相 扣的十二因缘,即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 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 又构成了三世二重因果。人生在世,总是不断地造业,而前面所造之业引起后面 的果,果又转化为新的业,从而引发新的果,形成一个不断转化的因果链条。正 是由于
8、有这环环相扣的十二因缘,而我们又不清楚十二因缘(无明),于是不知 道该怎样才能摆脱人世间的痛苦烦恼, 于是只能深陷痛苦和烦恼的泥潭之中不能 自拔。 故不清楚十二因缘是苦之所以难以除去的深层根源,这是众生之所以苦的 深层原因。 前面提到的佛教所说的三法印,与因缘、缘起说也有密切的关系。所谓三法 印,是指三个判定是否为真正的佛教的标志性的依据。三法印即诸行无常印、诸 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没有常 住不变的东西,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故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 为的诸法中, 无有我的实体; 没有自性, 其中 “无我” 还可以有人无我和法无我。 涅槃寂
9、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而前面两个法印实则都与因缘有关,都可以通过因缘得到解释。正是由于因缘聚 散无常故诸行无常,正是由于因缘聚散不定,才导致了无我。而涅盘寂静则与灭 谛直接相关, 也与摆脱因缘直接相关。 由此可见, 三法印实则蕴含于四圣谛之中。 集谛之所以还应包括六道轮回,是因为,六道轮回告诉我们苦不仅有今生今 世之苦,还可以有前世和后世之苦。肯定有人会问,既然人生是苦,那么我们是 否可以通过自杀、自行了断而摆脱痛苦,一了百了呢?六道轮回正是告诉人们, 一个人不可能通过自行了断等而摆脱人生的痛苦,不仅不能,而且如果采取这样 的行为,下辈子将会受到更大
10、的痛苦。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所受的 苦和自身所造的业密切相关,一个人所造的善业越多,得到的善报就越多,所造 的恶业越多,得到的恶报、恶果就越多。自杀是一种消极悲观的、违反天道的行 为(业),不仅不能摆脱痛苦烦恼,反而适得其反,将会沦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据说,释迦牟尼在悟道成佛前的最后一天,其眼界突然开阔,看到了无限远处, 看到了原以为逝去的芸芸众生其实并没有消逝, 而是在一个巨大无比的轮子上轮 转,在平常人看来已经逝去的逝者最终又转了回来;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六道中 轮回。所谓六道,即天道、人间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 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 三善道为天、 人、 阿修
11、罗, 三恶道为畜生、 饿鬼、 地狱。 由于阿修罗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更甚于人,故也有不少人认为应 该将阿修罗道列入恶道之中,合称为四恶道。一个人此生所造的业不仅可以使其 来生减少痛苦或者遭受更大的痛苦,而且还有可能使其在六道中升降,如升到更 高的天道和降入畜生道乃至地狱道,这就要看此人究竟造的是善业还是恶业,造 了多大的善业或恶业了。六道轮回说进一步告诉我们,人之所以难以摆脱痛苦烦 恼, 还因为有六道轮回的存在,因为有六道轮回的存在使得芸芸众生不仅此生处 在苦海之中,而且还有可能生生世世遭受无尽的苦。 灭谛告诉人们,人生究竟要做什么、追求什么。人生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 是就最根本的
12、来说就是两个字“灭苦”。既然人生说到底就是一个“苦”字,那 么,人生最根本的要做的事情自然便是“灭苦”。灭谛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并告 诉我们“灭苦”之后将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和状态。如果我们能够灭除痛苦,我们 将达到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佛教所追寻的最终境界,表明佛教修行者修成正果的 状态。涅槃境界具有四种特性,又称涅盘四德,即常、乐、我、净。许多凡夫俗 子认为人生本身存在有常、乐、我、净,即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以为人生是快乐 的,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以为身心是清净的;这是一种 颠倒的错误看法(四颠倒)。佛教认为只有到达涅槃境界才存在去除四颠倒之后 的真正的常、 乐、我、净。 常,即不
13、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 是无条件的存在; 乐, 涅槃境界永无苦痛, 不是相对的乐, 而是绝对的真正的乐; 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 灭谛告诉我们要灭除痛苦,达到涅槃。而集谛告诉我们人生之所以痛苦的原 因在于贪嗔痴三毒、十二因缘和六道轮回。故,要灭除痛苦、达到涅槃就必须斩 断痛苦的原因,即灭除贪嗔痴三毒,摆脱因缘,跳出轮回,去除四颠倒而后才能 达到涅槃。可见看出,“四颠倒”实则是一种无明的状态,应该归为集谛。无明 在十二因缘中被排在第一位,十二因缘环环相扣,以无明为始,从十二因缘看, 众生痛苦烦恼的根源首先在于无明,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余此类推,
14、灭 苦首先要灭无明。 道谛告诉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究竟怎么样做才能够灭除痛苦,达到涅槃。 前面提到的二谛、三学、六度、八正道、八不中道等都与道谛密切相关。特别是 三学、 六度、 八正道。 二谛、 八不中道等更多涉及的是关于世界的看法, 而三学、 六度、八正道则直接与修行相关。道谛通俗地说,就是关于达到灭除痛苦的涅槃 境界的道路、途径、手段和方法的真理。 佛教分为诸多的宗派团体,在古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分有 20 个部派,又有上 座部和大众部、大乘和小乘、显教和密教等之分;而佛教在中国繁盛时期也有 13 至 14 个宗派之多。佛教为什么会生出这么多的宗派来呢?显然,各宗派必有 自己的与其他的任一宗教
15、皆不同的特点,从而才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派。然 而, 这些不同的宗派其最主要的不同之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发现,各不同的佛 教宗派就四圣谛而言,前面的三谛其实相差不大,或者说,各不同宗派的共同之 处正是在于他们都基本同意四圣谛之中的前三谛的内容,即使有差别,其差别也 通常不构成其自成一派的主要理由。各种不同的佛教派别,比如说中国佛教的各 个宗派所主要遵奉依据的佛教典籍通常有所不同, 其各自都有自己首推的与其他 宗派不同的一部或多部典籍(可以有部分交叉),但就四圣谛而言,可以看出, 最根本的区别主要在于道谛,在于修行方法、灭除痛苦,达到涅槃境界的道路、 途径、手段和方法的不同。遵奉和依据的典籍的
16、不同主要是由于“道”不同、途 径不同。道不同而不相为谋,于是才有分道扬镳,才有了各个不同的宗派之分。 正因为如此, 从四圣谛上可以看出, 各宗派最根本的一致和相对而言的差别。 四圣谛可以看成是各宗派分歧和统一的基础、基石。正是由于,他们都基本接受 四圣谛中的前三谛中的内容和看法,他们才都同属于佛教而不是其他的宗教,都 是佛教大家族的成员;也正是因为主要由于道不同,他们才分属于不同的宗派。 正因为佛教各宗派主要是由于道不同,故关于道谛,论起来便相对繁琐复杂 了。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就道谛进行相对简略的说明。关于修行法门,最主要 的最常说到的有三学、六度、八正道。三学即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即正见、正
17、思 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而六度(又称六波罗密)则为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可以看出,戒定慧三学是六度和八正道中 的共同的部分,在三学中加入了布施、忍辱和精进便构成了六波罗蜜;而八正道 中的八项可以近似地将其划分为戒定慧三个方面,或者说,可以把三学看成是八 正道的归纳总结;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为 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故戒定慧三学可以说是对佛教的修行方法、手段和 途径的最一般的概括。戒定慧简单地说,就是要持戒、禅定和慧悟。对于修行佛 教的人来说,可以戒定慧一起修持,也可以主要修持其中的一种。一般说来,对 于凡夫俗子和出入沙门
18、的人来说,首先应该修持戒律,而对于修为很高的慧根不 凡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修习慧学而直接修成正果。比如,释迦牟尼主要就是通过对 宇宙和人生的深入思考,悟出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从而悟道成佛的。显然,能 够直接通过慧悟而修成正果的人是非常少的,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通过修持戒律、 参禅而循序渐进的。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慧而悟。修持三学分别可以有针对 地克服人的贪、 瞋、 痴三毒。 防非止恶即为戒, 戒能伏贪爱心; 息虑静缘即为定, 定能伏嗔恚心;破恶证真为慧,慧能伏愚痴。佛教认为通过修持最终可以令修持 者解脱烦恼直至达到最终的解脱而究竟涅槃。戒定慧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是对不同的人而言可以有所侧重。
19、 持戒对不同的宗派而言所持的戒律会有所不 同。 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 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 即所谓 “禅定一如”; 但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一般说来,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即所谓“外禅 内定”。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 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禅”是外不着相,“定”是内不动心。三学中以慧最 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 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便可获得智慧解脱。 说到禅定,许多人通常都会联想到坐禅。不过中国的禅宗,特别是南宗慧能 却强调顿悟,其所说的禅,并不等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
20、坐禅。禅定并无一定之形 式,对上根利智者来说,行、住、坐、卧皆可参禅,不一定非要打坐,但对一般 修行者来说坐禅是修习禅定的最常见的方式。 对于大乘佛教而言,由于大乘佛教强调普渡众生,自度度人,故在修持戒定 慧时还强调布施、忍辱和精进。即所谓六度、六波罗蜜。 就我国的佛教八大宗派,特别是偏于行持的宗派而言,可以看出,不同的宗 派所强调的修持方式特别是侧重点有着重要的区别。比如,律宗强调持戒,净土 宗强调念佛号,禅宗强调参禅慧悟,密宗注重咒语、手印等密法。 佛教修行目的在于要修成正果,灭除痛苦而究竟涅槃。但是,不同的修行方 法所修成的正果却是有差别的。小乘部派佛教所修成的正果一般为阿罗汉果;而 没
21、有听闻佛陀教说,以观因缘而悟解,以智慧独自悟道所成正果为辟支佛果;从 外还有菩萨果和佛果。菩萨又名觉有情,不仅自度而且度人,而自渡渡人功德圆 满者便修成佛果。上述不同的果位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乘”。阿罗汉和辟支佛 分属于声闻乘和缘觉乘, 两者皆属于小乘, 加上大乘的菩萨乘总称为 “三乘佛教” 。 佛教的最重要的哲学范畴,几乎都可以由四圣谛中的某方面而引出,或者说 都蕴含在四圣谛之中。如,谈及苦的范围和存在之处时,涉及到有情世间,而有 情世间又可根据众生的种类区分为天道、人间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 地狱道六道,又可根据众生之所居,引出“三界”的概念,即欲界、色界、无色 界或断界、离界、灭
22、界。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欲 界的众生皆具有此三种欲望,然而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 称为五欲。色界:此界的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 有清净微妙的色身。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 界,只有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在活动。 由苦谛和集谛,又可以引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概念,这三者又被通称 为三科。这是对一切诸法的分类。五蕴即指构成人的五类聚合要素,即色、受、 想、行、识。十二处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境(色、声、香、 味、触、法)之合称。而十八界则是在六根(或六入)、六境的基础上,再
23、加上 由此而产生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可以看成是对 十二因缘中的名色、六入、触、受等的进一步划分和综合。 除上面提到的之外,佛教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哲学范畴有必要提及,比如“四 大” 。 这涉及佛教对于物质世界 (色法) 的看法。 佛教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地、 水、 火、风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这四种基本元素通常被称为四大,又称四界;界是 种类的意思,故又称四大种。种,有能生、能造的作用,如种子。佛教认为一切 物质(名色)都是四大所生、所造;色可以分为能造色和所造色两类,其中四大 为能造色,其余一切色为所造色。佛教还将世界划分为诸多的世界,其中一日月 之所照临为一小世界;合一千此小世界,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 合成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合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 三种千世界所集合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 总之,佛教中蕴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在此不可能一一论述,只能就其宗教 哲学中的核心思想简要论之述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