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中国智慧——神圣叙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神话与中国智慧——神圣叙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话与中国智慧——神圣叙事.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神话与中国智慧神话与中国智慧 一、神话:神圣叙事 总是有人这样说: 希腊神话 :系统性强,长篇巨制; 中国神话: 系统性差,残丛小语。 这是我们学习神话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中国、希腊神话各有特色; 希腊神话在西方话语中影响大,中国神话在汉语世界影响大; 希腊神话有其伟大之处,中国神话同样伟大更重要的是这种神话还 以活态形式流传;中国神话世代传承,绵绵不绝,是一个奇迹。 用100年前的改编版与2000年前的古典文本比较,不恰当! 1 上海创世神话工程 现在中国神话学之始现在中国神话学之始 一说:中国明代就有“神话”的概念; 一说:现代中文“神话”的概念取自日本汉字。 上个世纪初梁启超最早使用“神
2、话”一词。 1903年,蒋观云发表了第一篇以“神话”名篇的 文章: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正式将“神话” 与小说关联,认为其具有增长人之兴味,鼓荡人 之志气的功能。 蒋观云认为神话是“天才”的表现, 并且指认“盘古开天地”故事是神话。 神话对象的指认 夏曾佑在1905年到1906年间陆续出版的中国历 史教科书中,明确提出: “中国自黄帝以上,包牺、女娲、神农诸帝,其 人之形貌,事业,年寿,皆在半人半神之间,皆 神话也。” 这是中国第一次把三皇五帝中截取了一部分作为 神话来讨论。让我们知道那些半人半神的祖先-伏 羲、女娲和神农的传奇都是神话。 鲁迅论神话 1908年鲁迅在破恶声论一
3、文中列举出中国的“神龙” 是神话。他把“龙”视为中国的“国徽”,对打着反迷信 的旗号否定龙神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 色彩。 1923年,鲁迅出版中国小说史略,在该书的神话与 传说篇,鲁迅提到的神话有: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羿射十日,嫦娥奔月,鲧化黄熊, 舜之历险,昆仑帝都,西王母,文王太公之梦。 鲁迅还提到的新神和旧神转换的有:土地神蒋子文,紫姑 厕神,以及神荼和郁垒、胡敬德和秦叔宝等三组门神。这 样一来,神话的空间就大大拓展了。 谢六逸:神话学ABC 1928年,谢六逸神话学ABC(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他认为:神话主要创世神话,然后是人祖神话。书中提出 “自然神话”、“人文
4、神话”、“洪水神话”和“英雄神 话”四个类型,介绍丰富的中外神话。 作者认为黄帝和蚩尤大战的神话是自然神话,蚩尤是暴风 雨之神,而黄帝是太阳神。 谢六逸先生认为神话学与民俗学同构,只是名称之不同。 谢六逸先生的神话学ABC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神话学 著作,影响深远。中国神话学从此走向了系统研究的全新 时代。 谢六逸:神话学谢六逸:神话学ABC 1928年年 茅盾论神话 茅盾先生的中国神话学ABC于1929年在上海出版, 开始了系统的中国神话研究。 该书谈到了“神话历史化”问题,即认为中国古代神话因 为历史编撰整合到古史系统,所以神话隐藏了,历史化了, 因此造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不够丰富的假象。 茅盾
5、认为,中国神话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方受到理 性主义的影响,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存世神话偏少;中 部楚国地区,浪漫主义气质浓厚,传世神话较多,如屈原 楚辞,如山海经,神话很多;南方有盘古神话等, 最为丰富。 什么是神话呢?茅盾认为:神话所叙述者,大抵为天地如 何开辟,万物如何来源。 古史辨神话学 “古史辨”本来是一个历史研究的派系,其代表人是顾颉 刚先生、杨宽先生等。顾颉刚先生最著名的观点是“层累 地造成古史”,即时代越晚,古史的时段越长,内容越丰 富,说明古史是后代加上去的,也多是神话, 顾颉刚先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鲧禹研究”,即主张鲧是 一条鱼,禹是一条虫,鲧禹的故事就是一个神话。 19
6、37年,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是一部神话学力作, 研究神话也探讨历史。 1943年,吴泽先生的中国原始社会史开启了以神话建 构古史的道路。 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 1937年 吴泽先生 1943年,大夏大学的吴泽先生出版了他的中国原始社会 史一书。吴泽先生指出:由于出土材料不够,因此要依 赖神话学,民俗学的材料来补充,这种使用有如下原则: 一,神话传说要与出土文物结合起来研究;二,既然是神 话,就不要把它记载的问题的真伪当作问题。神话人物可 以体现历史的分期。吴先生把“有巢氏”当作巢居生活的 历史时代看,把“燧人氏”当作用火捕鱼的历史时期看, 把“伏羲氏”当作狩猎的时代看,把“神农氏”当作种植
7、制陶的历史时期看,并将这些时期与摩尔根记述的历史时 期加以对照。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神话学的坚实传统,是以 神话建构古史大厦的又一力作。 闻一多:伏羲考 将中国神话学研究持续推进的是闻一多先生。他的伏羲考端午 考是代表作品。 伏羲考写作的年代是在1942年前后,此时环境与此前大为不同, 日本的侵略使得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保护文化传统, 建立文化认同已经是当务之急。 伏羲考是一篇对于龙文化的研究的经典之作。首先龙的形象的多 图腾混合是文化融合的体现,因此必须强调神龙在民族文化中的优先 性,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同时在西南各民族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 位。 龙的全民族文化旗帜的观点被大声叫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与人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