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问:如何理解第二十七条第三项“伪造科研数据”?.pdf
《62.问:如何理解第二十七条第三项“伪造科研数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2.问:如何理解第二十七条第三项“伪造科研数据”?.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5 62.问:如何理解第二十七条第三项“伪造科研数据”? 答: 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将“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 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纳入到学术不端行为的序 列中来。学术研究要求实事求是,对于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 进行伪造,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均为学术作伪、不诚信 的体现,均应纳入到学术不端行为的范畴。 在这其中,伪造数据是很多学科(尤其是理工科)中相当突出的 一项学术不端行为。真实的研究数据是科学结论形成的基础,相反,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有赖于研究数据的可信度。 数据收集和整理工 作的错误、 失误会给以之为基础的研究工作造成巨大阻碍甚至会使后 续工作误
2、入歧途。编造或修改数据是一项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 案例一: 晶体学报数据造假案 2009 年底, 国际学术期刊 晶体学报 (Acta Crystallorgraphica) 在其官网上公告,该刊的 C、E 两份卷中大约有 70 篇左右报告存在数 据造假行为。 这些文章实际上只是基于一组原始强度数据作略作修改 产生。单晶 X 射线研究需要为分子层面研究提供精确可靠的数据,这 样才能为后续的药物研发等领域研究提供基础。 一些学者没有注意到, 晶体学报一直持续收录此前已发表的数据。该刊的编辑们在复查 数据时发现相当部分数据存在问题, 经过晶体结构数据权威检测软件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
3、组: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参考大纲(试用本) ,二零一 二年七月,第 22 页。 146 检验两人的数据确系伪造。经查实,这 70 篇被撤销的论文的作者是 来自江西某高校钟某(49 篇)和刘某(21 篇) 。这些论文最终被一次 性撤销。不仅如此, 晶体学报还彻底封杀了来自该校的投稿。 钟和刘所在的高校获悉该起学术造假事件后, 立即成立了调查组 对涉嫌的学术不端行为展开调查,最终认定了诸项学术不端行为,其 中包含了钟某“伪造或篡改数据” “造假论文数量巨大” 。该校很快召 开新闻发布会,决定撤销钟某的造假学术成果,追回所有造假论文的 全部奖励 3.2 万元;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撤销钟某、刘某的高等
4、学校教 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开除钟某、刘某的公职,同时给予钟某开除 党籍的处分。 案例二: 舍恩(Jan Hendrik Schn)事件 上述利用数据造假短时期发表 70 篇论文的学术超人般的案例让 我们不由想起了震惊全球的舍恩丑闻。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人们对 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主要在关系到人类健康且由大量公共资金所支 撑的生命科学领域。对于数学、物理学等领域,业界普遍认为不会出 现严重学术不端行为。 然而, 2001 年披露的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舍恩伪 造篡改数据事件则颠覆了人们的通常认知。 德国的科学家舍恩加盟了著名的美国贝尔实验室。 出于竞争压力 的考虑,舍恩在入职贝尔之后开启了一连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智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