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十三讲 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讲 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十三讲第十三讲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课题是:思想政治课问题教学法。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师生之间的双 边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一、一、问题教学法基本程序问题教学法基本程序 问题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其基本程序是: 提供问题情景提供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启发学生分析 和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 (1)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为 几个主要问题,一方面便于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线索,另一 方面旨在“抛砖引玉”,让学生处于
2、问题情景之中,把思维直接引 向问题,从而探索更多的新问题。 (2)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引 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发现并提出问题。如何引导呢?首先,从已知 与未知的知识联系中引出问题;其次,在重点与难点处制造问题; 再次,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问题。在这一程序中教师不仅要 鼓励创新,还应帮助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并经过全班同学的评价、 筛选,形成一堂课的系列思考题。 (3)问题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 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 的方法。如果由教师代劳包办这一切,会禁锢学生思维,所以要把 其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必须以“
3、助产士”的角色,提供一些线索,启 发学生探讨问题并以讨论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索。对学生的不同观 点,教师不应立即给以评判,而要以民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自由地 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从畅所欲言和相互辩驳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形 成完整的结论。 二、问题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误区二、问题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之一误区之一:问题太浅或太难,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2 问题浅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太难,过分深奥,同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小孩 子摘苹果一样,树上的苹果很高,孩子即使跳得再高,离目标也还 是很远,那么他就可能会对苹果失去信心。 误区之二误区之二:教师提问过多,
4、失去了“问题教学”的应有作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为了强调问题的重要性,不分主 次地进行“问题轰炸”,使学生失去了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陷入了迷惘和困惑状态。由于问题太多,解决问题的时间不能保证, 结果常常致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夹生的、肤浅的。 误区之三误区之三:问题的拥有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也 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问题本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问题 的提出者或说拥有者理所当然是学生,但目前“问题教学”最常见 的模式或套路是:教师用幻灯出示、书面提出或口头提出一系列问 题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先派代表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讨论 结果作评价或小结。这样一来,课
5、堂表面看起来是以“问题为中心, 是学生在自主地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教师课 前设计好的。因而这些问题往往也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根本不能激 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误区之四误区之四:唯“标准答案”是从,无视学生思维活动。 思想政治课除了一些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学习本是具有主观 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学习,一味尊崇标准答案,只能使学生创造 力萎缩,最终将导致学生走向思维僵化。 我曾经听过一节课,课题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师在讲完 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价值规律能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 部门的重新配置” 后,出示了一道讨论题: 东北某地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农民发展“银狐”饲养业。 一开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智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