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能力.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间接采集法间接采集的信息一般均属过去时间和空间的信息,是否可以在当前评价中使用,应对信息进行“适用性”的判断。信息采集程序1) 提出信息需求2) 进行信息分类3) 确认信息内容4) 涉密信息签订保密条款5) 信息的直接采集6) 信息的间接采集7) 信息更新8) 信息采集结束事故调查程序遵循原则1、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四不放过”原则3、公正、公开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事故案例的分析方法:分析直接原因、分析间接原因,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了解项目概况项目概况是安全评价的基础信息,项目概况一般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全称、项目所在位置(
2、地址)、项目性质、项目批准文件、项目总投资、技术保密要求、企业规模、平面布局、组织结构、生产人员、工艺流程、主要原料和产品方案、设计情况、论证情况、检测(检查)情况、评价(评估)情况、安全培训状况、安全管理状况等。提出评价需求信息根据几类安全评价的要求,提出信息需求。围绕核心内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与危害程度”,“风险控制”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后,要了解每一个危险有害因素在“物质”上已采取的安全措施。进一步了解安全设施的类型。预防型,控制型,减灾型。本质安全的直接设施,安全附件的间接设施,预先警告的提示设施,个体防护设施。一般情况下,项目未建成之前,尽可能要求在设计上设置“本质安
3、全的直接设施”,已建成的项目要落实“安全附件的间接设施”。较理想的安全设施是“预防型设施、控制型设施、减灾型设施”的综合设施。现场勘察现场调查分析方法1. 现场询问观察法2. 德尔菲(Delphi)法1. 现场询问观察法1) 按部门调查2)按过程调查3)顺向追踪4)逆向追溯2 法德尔菲法是采用匿名函询的方法,通过调查表向专家们进行调查,并通过有控制的反馈进行调查分析。步骤1) 组成调查工作组2) 选择专家3) 调查表设计和组织调查德尔菲法的优点 简单易行,用途广泛,费用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在缺乏足够资料的领域中,例如对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技术问题的预测,对
4、某些无先例事件和突发事件的预测等,数学模型往往无能为力,只能使用德尔菲法这一类专家预测方法。缺点 调查建立在专家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专家的学识、兴趣和心理状态对调查结果影响较大,从而使预测结论不够稳定。采用函询方式调查,客观上使调查组与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一定限制,可能影响预测进度与调查结论的准确性。现场勘察及调查内容:1. 前置条件检查2. 工况调查3. 现场勘察4. 检测检验1. 前置条件检查:1前置条件检查指在签订评价合同前,评价人员到项目所在地考察评价项目所属行业、项目状况;听取客户对安全评价的要求;安全预评价,要注意项目选址、水文地质、周边环境是否适宜项目建设;安全验收评价
5、或安全现状评价,则要注意是否存在难以整改的先天不足;是否能提供项目关键批文或证书;可提供的信息资料是否齐全;项目是否存在恶意违规现象。现场勘察:核实危险有害因素;发现新的危险有害因素;勘察安全设施核实的内容主要是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位置、场合或状态,存在的数量、浓度、强度和形式,必要时提出进行检测检验的要求。发现新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预评价时可以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安全验收评价或安全现状评价时可以采用检查表方法。对同行业事故案例或相关文献等间接信息发生的事故,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逻辑分析,。对已经设置安全设施,采用事件树分析法确定为危险有害因素。勘察安全设施首先检查有没有安全设施。继续检查安全设
6、施的选择对不对。最后检查安全设施好不好。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有关规程、规定和标准/本单位的经验/国内外事故案例/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安全检查表检查内容一般包括人、机、环境、管理。具体讲可分六个方面:总体要求;生产工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机工程;防护措施重点放在调查分析或识别出来的危险有害因素所对应的安全设施上,从预防型、控制型、减灾型设施的角度,判别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一般对爆炸危险要查清楚500m以内的周边状况,对毒物泄漏危险要查清楚1000m以内的周边情况。单元平面设计的内容。1)合理确定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工程设施的平面位置。2)合理组织人流、物流,选择运输方式,布置交通运输线路。
7、3)根据工艺、运输等要求,结合地形,合理进行竖向设计。4)根据各有关专业的管线设计进行管线综合布置。5)进行厂区绿化和美化设计。单元平面布置的一般要求(1) 符合工艺流程,顺畅、连续、短捷。(2) 满足运输要求,运费能耗最小。(3) 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布置。(4) 注意建(构)筑物朝向,满足通风采光要求。(5) 满足职业健康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6) 符合防护间距,确保安全生产。(7) 适应生产弹性,合理预留发展。(8)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灵活多样布置。企业功能分区 (1)将生产性质相同、功能相近,工艺联系密切的建、构筑物布置在一个生产区内。(2)原料或燃料相同或者采用的运输方式相同的车
8、间,可以合并在一个功能区内。(3)布置在同一生产区的建、构筑物对防火、职业健康、防震等要求相同或相近。(4)要求同一动力供应的车间,尽量集中布置在同一生产区内。(5)功能分区应考虑人流和交通的便利,一般是以道路或通道作为分区的界限。对评价项目进行现场勘察1. 安全距离检查2. 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检查3. 防范及监控设施检查4. 检测检验状况汇总安全距离检查防火设施检查按易燃物质的不同等级提出建筑物的不同耐火等级规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甲乙丙丁戊;建筑物的防火等级一二三四级)/为了控制火灾的火势,提出建筑物的面积规定。/为了控制火灾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与相邻建筑物的间距规定。为了便于人员发生
9、火灾后逃生,提出设置建筑物必要逃生通道/为了解决初始火灾的灭火,提出必须配备的灭火设施。安全预评价现场勘察结果的汇总1) 建设项目综合性资料2) 建设项目设计依据。3) 建设项目设计文件。4) 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物料资料。5) 安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6) 安全专项投资估算。7) 历史性类比装置的监测数据和资料。8) 其他可用于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资料。安全验收评价现场勘察结果的汇总1) 基本情况2) 项目规模3) 法规标准收集4) 安全管理及工程技术资料收集5) 企业编写的资料6) 专项检测、检验或取证资料7) 试生产阶段调试记录和故障排除记录8) 设计和安全预评价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的落
10、实情况安全现状评价现场勘察结果的汇总安全现状评价所需主要资料可以从工艺、物料、生产经营单位周边环境情况、设备相关资料、管道、电气、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公用工程系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章制度及企业标准、相关的检测和检验报告等方面进行收集。危险源的控制1) 消除危险源2) 限制能量或减少危险物质3)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技术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11心理生理/1101负荷超限/1102健康状况异常/1103从事禁忌作业/1104心理异常/1105辩识功能缺陷12行为性危害/1201指挥错误/120101指挥失误/120102违章指挥1202操作错误/120201误操作/120202违章作业21物理性危
11、险/210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2102防护缺陷/2103电伤害/2104噪声/2105震动危害/2109明火/化学性危害22/2201爆炸品/220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2203易燃液体/2204易然固体自燃物品/2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31室内作业环境不良/32室外作业环境不良/33地下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1组织机构不健全/42责任制没有落实/43管理制度不完善/44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1.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客观存在的有害物质或超过临界值的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2.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第一类危险源内因,第二类危险源外因职业危害的后
12、果以职业病进行分类,按职业病目录,职业病有10个种类:1尘肺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6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预测性原则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经验分析法( 1) 对照分析法/ 2) 类比推断法/3) 专家评议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重大危险源企业危险建(构)筑物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压力管道;5锅炉;6压力容器;7煤矿(井工开采);8金属非金属地下
13、矿山;9尾矿库。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危险性辨识1. 厂址2. 总平面布置3. 道路及运输4. 建(构)筑物独立生产单元、辅助单元工艺危险性辨识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2.对具有行业特征和专业特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3.典型单元过程(单元操作)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物质危险的识别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识别。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常见毒物有56种,其中级13种,级26种,级12种,级5种。射频辐射危害主要表现为射频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个方面。爆炸品的危险特性1) 敏感易爆性2) 遇热危险性3) 机械作用危险性4)
14、静电火花危险5) 火灾危险6) 毒害性爆炸品危险因素识别1) 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是否具备去识别;2) 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是否具备去识别;3) 从单个仓库中最大允许储存量的要求进行识别;4) 从分类存放的要求方面去识别;5) 从装卸作业是否具备安全条件的要求去识别。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1) 易燃性 2) 易产生静电 3) 流动扩散性易燃液体危险因素识别1) 从易燃液体的生产、使用、储存状况和技术条件方面去识别其危险性;2) 从易燃液体的生产、使用、储存的防火要求方面去识别其危险性。毒害品的危险特性1) 氧化性2) 遇水、遇酸分解性3) 遇高热、明火、撞击会发生燃烧爆炸4) 闪点低、易燃5)
15、 遇氧化剂发生燃烧爆炸毒害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危险识别1) 生产、使用、储存技术条件方面的危险因素识别2) 生产、使用、储存毒害物品库房的危险因素识别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安全预评价导则要求“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进行”。安全验收评价导则要求“划分评价单元应符合科学、合理的原则”。最基础的方法: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2。以装置特征和物质特性划
16、分评价单元3。按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安全预评价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安全预评价时评价单元划分应考虑安全预评价的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符合性。设备、设施、装备及工艺方面的安全性。物料、产品安全性能。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套性。周边环境适应性和应急救援的有效性。人员管理和安全培训方面充分性等。为避免夸大评价单元的危险性,评价单元的可燃、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最低限量为2270kg(5000磅)或2.73m3(600加仑),小规模实验工厂上述物质的最低限量为454kg(1000磅)或0.545m3(120
17、加仑)定性定量评价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风险矩阵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法。评价方法确定原则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的主要工作内容 大体识别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找出产生危险的原因。分析估计危险失控发生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 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致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灾难性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
18、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系统1 子系统2 状态3编号: 日期:预先危险性分析表(PHA)制表者:制表单位: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1)发生条件触发事件(2)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备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可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数值及划定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它是一种作业的局部评价,故不能普遍适用。在具体应用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具体情况适当加以修改。风险矩阵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将潜在危害事件后
19、果的严重性相对地定性,并分为若干级(通常分为五级);将潜在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地定性,并分为若干级。然后,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后果严重性发生可能性人财物环境声誉在同类作业中未听说过同类作业中发生过在本单位发生过在本单位每年几次本作业小队每年几次可忽略的极小极小极小01234轻微的小小小23456严重的大大一定范围34567个体死亡重大重大国内45678多人死亡巨大巨大国际56789使用安全检查表实施安全评价的目的使操作人员保持对工艺危险的警觉性;对需要修订的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对
20、那些设备和工艺变化可能带来的任何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安全系统和控制的设计依据;对现有危险性的新技术应用进行审查;审查维护和安全检查是否充分;对各检查条款作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判断。使用安全检查表实施安全评价时所需资料有关的法规和标准;以前的类似的安全分析报告;详细工艺和装置说明,P&IDS(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FID(工艺流程图);开、停车及操作、维修、应急规程;事故报告、未遂事故报告;以往工艺维修记录;(例如:关键装置检查、安全阀检验、压力容器检测等。)工艺物料性质;毒性及反应活性等资料;从业人员体检报告、从业资格或安全培训记录;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生产
21、环境和劳动条件相关检查或检测记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的评价步骤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确定转化条件。危险等级划分。制定预防性对策措施。列出危险性原料、中间和最终产品,以及它们的反应活性。操作环境。装置设备。设备布置。操作活动(测试、维修等)。系统之间的连接。各单元之间的联系。防火及安全设备。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实施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危险设备和物料。设备与物料之间与安全有关的隔离装置。影响设备和物料的环境因素。操作、测试、维修及紧急处置规程。辅助设施。与安全有关的设备。安
22、全预评价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能够对各个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安全对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仅适用于评价作业人员在工作场所可能受到危害的评价,是一种局布性的评价方法。风险矩阵评价方法,适用于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发生事故的严重性角度粗略估计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风险程度,是一种宏观性的评价方法。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安全技术
23、措施等级顺序。1)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2)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3)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4) 安全管理和个体防护。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消除;2)预防;3)减弱;4)隔离;5)联锁;6)警告。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一般步骤分析评价单元的特点。确定评价单元所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接受程度,并按其风险大小排序。制定符合性检查表。提出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的技术、布局、工艺、方式的安全对策措施评价单元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安全对策措施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设备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电气设备防火、防爆对策措施。屏护设施和防护距离。
24、联锁保护。提出制订评价单元应急救援措施的技术要点1. 建立应急组织,明确各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2. 灾情的发现与报告制度3. 通信联络保障4. 救灾器材与设备保障5. 有关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的要求6. 自救与救护的规定7.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及安全操作规程3. 配备安全管理、检查、事故调查分析、检测检验部门,配备通信、检查车辆等设施和设备。4. 配备安全培训、教育的场所,制定安全培训的计划和制度。5.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应急救援演练。6. 与外界相关安全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一旦发生事故,
25、可立即动员各方力量进行救护。7. 加强安全教育和检查,避免违章作业。8. 督促和检查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并严格执行各项个体防护的规章制度。9. 对于特种设备必须严格管理,按规定进行检修。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10.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安全措施,如女工保护,重大危险源监控等安全评价应该提出的是“补充安全对策措施”。为了使“补充安全对策措施”具有针对性,评价时先要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再考察这些因素是否配套了安全设施,还要继续考察安全设施是否完备、有效。二、注意应急救援措施的有效性应急救援措施是事故发生后才启动的措施,目的是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是“防”“控”“救”
26、的最后一步。安全评价对应急措施(设施)的检查,不能只停在“有没有”,应该检查其有效性。编制评价报告单项评价结果。 单项评价结果不能遗漏各单项危险有害因素. 超标或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项危险有害因素失控,应定为否决项。 经安全补偿后,单项评价结果中不能包含“事故隐患”或“不可接受风险”。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结果是多个危险有害因素的综合评价结果,仅能反映系统某个方面的安全状况。 得到多个综合评价结果,经整合才能得到系统安全评价的结论。评价报告相关章节的编制1. 前言2. 编制依据3. 项目概况4.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5. 定性定量评价6. 单元安全对策措施7. 评价结论8. 附录和附件提出的安全对
27、策措施应针对性强、具体、合理、可行,要给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和内容。安全预评价的单元安全对策措施1) 单元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措施。2) 工艺和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措施。3) 安全工程设计方面的安全措施。4) 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5) 应采取的其他综合措施。安全预评价的评价结论。应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应重点防范的因素,明确对策措施建议,在采取了对策措施后,评价对象的风险能否受控及受控的程度。安全验收评价的评价结论。注意对达不到安全验收要求的因素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和建议。安全现状评价的评价结论。明确指出项目安全状态水平。安全评价结论安全评价结论常作为行政审批的条件
28、之一,许多地方不允许出现“基本合格”。评价结论必须真实反映评价对象的总体状况。不能简单地删除“基本”而保留合格。安全预评价中,要说明风险是否可接受。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中,评价结论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整合。评价结论合格的条件是被评价单位采纳评价机构提出的补充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安全评价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内容全面、分析细致、条理清晰。多个单项评价结果整合得到单元评价结论。对风险可接受的危险有害因素,仍应进一步提出关注对应安全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风险不可接受的危险有害因素,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列出充分理由。受条件限制而遗留的问题,应提出改进方向和措施建议。安全预评价中,要说明风险是
29、否可接受。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中,评价结论是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整合。评价结论合格的条件是被评价单位采纳评价机构提出的补充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确定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风险矩阵:通常分为五级。以严重性为表列,以可能性为表行,制成表,在行列的交点上给出定性的加权指数。所有的加权指数构成一个矩阵,而每一个指数代表了一个风险等级。风险矩阵评价方法,适用于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发生事故的严重性角度粗略估计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风险程度,是一种宏观性的评价方法。信息具有物质依赖性、传递性和确定性三个属性。一个系统越是有序,信息熵就越低。反之,一个系统越是混乱,
30、信息熵就越高。一般情况下,项目未建成之前,尽可能要求在设计上设置“本质安全的直接设施”,已建成的项目要落实“安全附件的间接设施”。较理想的安全设施是“预防型设施、控制型设施、减灾型设施”的综合设施。职业危害的后果以职业病进行分类,按职业病目录,职业病有10个种类。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预测性原则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中,根据物质特性的不同,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九个类别。重大危险源的申报范围: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企业危险建(构)筑物重大危险源辨识
31、:全库容大于等于100万立方米或者坝高不小于30米的尾矿库。工业毒物的危害程度在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分为:级极度危害;级高度危害;级中度危害;级轻度危害。当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爆炸下限浓度)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2) 根据易燃液体闪点高低,依据GB 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将易燃液体按闪点分为下列三类:第1类:低闪点液体,闪点-18;第2类: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第3类:高闪点液体23。毒害品的危险特性:1) 氧化性2) 遇水、遇酸分解性3) 遇高热、明火、撞击会发生燃烧爆炸4) 闪点低、易燃5) 遇氧化剂发生燃烧爆炸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得选为厂址:1)发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2)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3)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4)爆破危险范围内;5)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6)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7)国家规定的风景区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8)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9)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10)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和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11)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