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显示技术PPT讲稿.ppt





《电致发光显示技术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致发光显示技术PPT讲稿.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致发光显示技术第1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发展历程发展历程1最早的发现1963年,法国的Destriau发现,将ZnS荧光粉末浸 入油性溶液中,使其封于两块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就会产生发光现象,这就是EL。第一代ELD1950年,发明了以SnO2为主要成分的透明导电膜,Sylvania公司利用这种电极,成功开发了分散型EL元件,作为平面型发光源.第2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发展历程发展历程2第二代ELDVecth等人发表了一篇文章,阐明分散型EL元件荧光体表面通过Cu的处理可以实现直流驱动;Kahng等人发表了另一篇文章,阐明在薄膜型EL中导入作为发光中心的稀土
2、氟化物,可实现高辉度。成为研究课题之一Inoguchi等人于1974年发表了关于高辉度、长寿命的二层绝缘膜结构的薄膜型EL元件的文章,并通过实验验证了EL用于电视面显示的可能性。第3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发展历程发展历程3批量生产1983年,日本开始了薄膜ELD的批量生产。目前橙红色的ELD可由Sharp等公司供应。引起广泛注意近年来,对ELD的研究更集中于全彩色显示和更大容量的显示方面。实现全彩色显示,高质量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体必不可少。最近,采用由发光层及电子输送层,空穴输送层构成有机薄膜型电致发光(OLED)器件研制成功,它成功在低电压下获得高辉度发光,并有可能实现蓝
3、色发光。第4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ELD的分类的分类按结构上又可分:按结构上又可分:按发光层材料分:按发光层材料分:从驱动方式上:从驱动方式上:第5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组合出的无机和有机电致发光组合出的3种种EL显示器件显示器件有薄膜型交流有薄膜型交流EL分散型交流分散型交流EL薄膜型交流驱薄膜型交流驱动动EL实用性达达到到实用化用化达达到到实用化用化未未达达到到实用化用化特性高辉度高辉度高可靠性高可靠性价格低价格低易实现多彩色易实现多彩色性能可靠性能可靠寿命长寿命长用作发橙黄色光的平发橙黄色光的平板显示器板显示器平面光源,如液晶平面光源,如
4、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显示器的背光源平板显示领域平板显示领域 母体材料硫化锌为主体硫化锌为主体 硫化锌为主体硫化锌为主体聚聚对苯苯撑乙撑乙烯第6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1)图像显示质量高)图像显示质量高(2)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3)EL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全固体显示元件,耐振动冲是目前所知唯一的全固体显示元件,耐振动冲击的特性极好,适合坦克、装甲车等军事应用。击的特性极好,适合坦克、装甲车等军事应用。(4)具有小功耗、薄型、质量轻等特征。)具有小功耗、薄型、质量轻等特征。(5)快速显示响应时间小于)快速显示响应时间小于1 ms (6)低电磁泄漏)低电磁泄漏ELD的特
5、点的特点:第7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分散型交流分散型交流EL元件的发光机理简述如下:元件的发光机理简述如下:ZnS荧光体粉末的粒径为荧光体粉末的粒径为530 m,通常在一个通常在一个ZnS颗粒中会存在点缺陷及颗粒中会存在点缺陷及线缺陷。电场在线缺陷。电场在ZnS颗粒内会呈非均匀分颗粒内会呈非均匀分布,造成发光状态变化。在布,造成发光状态变化。在ZnS颗粒内沿线颗粒内沿线缺陷会有缺陷会有Cu析出,形成电导率较大的析出,形成电导率较大的CuxS,CuxS与与ZnS形成异质结。可以形成异质结。可以认为,这样就形成了导电率非常高的认为,这样就形成了导电率非常高的P型或金属电导状态。当施
6、加电压时,在上型或金属电导状态。当施加电压时,在上述述CuxS/ZnS界面上会产生高于平均电场的界面上会产生高于平均电场的电场强度(电场强度(105106 V/cm)。在这种高)。在这种高场强作用下,位于界面能级的电子会通场强作用下,位于界面能级的电子会通过隧道效应向过隧道效应向ZnS内注入,与发光中心内注入,与发光中心捕获的空穴发生复合,产生发光。当发捕获的空穴发生复合,产生发光。当发光中心为光中心为Mn时,如上所述发生的电子与时,如上所述发生的电子与这些发光中心碰撞使其激发,引起发光。这些发光中心碰撞使其激发,引起发光。分散型交流分散型交流EL元件的基本原理元件的基本原理第8页,共23页,
7、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分散型交流分散型交流EL元件元件 分散型交流分散型交流EL元件的基板为玻璃或柔性塑料板。元件的基板为玻璃或柔性塑料板。透明电极采用透明电极采用ITO膜,发光层由荧光体粉末分膜,发光层由荧光体粉末分散在有机黏接剂中做成。荧光体粉末的母体散在有机黏接剂中做成。荧光体粉末的母体材料是材料是ZnS,其中添加了作为发光中心的活化,其中添加了作为发光中心的活化剂和剂和Cu、Cl(氯)、(氯)、I(碘)及(碘)及Mn原子等,由原子等,由此可得到不同的发光颜色。黏接剂中采用介电此可得到不同的发光颜色。黏接剂中采用介电常数较高的有机物,如氰乙基纤维素等。发光常数较高的有机
8、物,如氰乙基纤维素等。发光层与背电极间设有介电体层以防止绝缘层被破层与背电极间设有介电体层以防止绝缘层被破坏,背电极用坏,背电极用Al膜做成。膜做成。第9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分散型直流分散型直流EL元件制成之后,先不让它元件制成之后,先不让它马上发光,而是在透明电极一侧接电源马上发光,而是在透明电极一侧接电源正极,正极,Al背电极一侧接电源负极,在一背电极一侧接电源负极,在一定的电压下经长时间放置后,再让其正定的电压下经长时间放置后,再让其正式发光。在这个定形化(式发光。在这个定形化(forming)处)处理过程中,理过程中,Cu2+离子会从透明电极离子会从透明电极附近的荧光
9、体粒子向附近的荧光体粒子向Al电极一侧迁移,电极一侧迁移,结果在透明电极一侧会出现没有结果在透明电极一侧会出现没有CuxS包包覆的、电阻率高的覆的、电阻率高的ZnS层(脱铜层)。层(脱铜层)。这样,外加电压的大部分会作用在脱铜这样,外加电压的大部分会作用在脱铜层上,使该层中形成层上,使该层中形成106 V/cm的强电场,的强电场,在此电场的作用下,会使电子注入在此电场的作用下,会使电子注入到到ZnS层中,经加速成为发光中心。层中,经加速成为发光中心。分散型直流分散型直流EL元件的基本结构元件的基本结构第10页,共23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分散型直流分散型直流EL元件元件
10、分散型直流分散型直流EL元件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元件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透明电极,将将ZnSCu、Mn荧光体粉末与少量黏接剂的荧光体粉末与少量黏接剂的混合物均匀涂布于上,厚度为混合物均匀涂布于上,厚度为3050 m。由。由于是直流驱动,应选择具有导电性的荧光体于是直流驱动,应选择具有导电性的荧光体层,为此选用粒径为层,为此选用粒径为0.51 m的较细的荧光的较细的荧光粉末。将粉末。将ZnS荧光体浸在荧光体浸在Cu2SO4溶液中进行溶液中进行热处理,使其表面产生具有导电性的热处理,使其表面产生具有导电性的CuxS层,层,这种工艺叫做包铜处理。最后再蒸镀这种工艺叫做包铜处理。最后再蒸镀Al,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致发光 显示 技术 PPT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