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与反思.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与反思.doc(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册教材分析和教学总体思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容:本册教材分为“生活中的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实践活动四大容。 二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展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
2、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与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展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开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5、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开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采,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6、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
3、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交流。 7、在一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开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展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开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总体思路 1、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保证根本的运算技能。 2、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运算方法,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3、结合生活情境开展学生的数感,开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4、重视操作活动,开展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生活问题。 5、重视调查活动,开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6
4、、陪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 数铅笔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的数。过程与方法: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会认、会读、会写100以的树。11数铅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教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出示装有15枝铅笔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生:粉笔、糖、师:其实里面装的是铅笔。上课之前教师想跟你们玩猜铅笔有多少的游戏,愿意和我玩吗?生: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愿意!(评析“猜猜教师盒里装的是什么?“愿意和我
5、玩猜铅笔有多少的游戏吗?这一话题的提出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操作、数数 师:教师把盒子里的铅笔全抓在手中同学们,猜猜看,教师手里的铅笔有几枝?生:自由猜想6,9,15,师:同学们猜了这么多,那到底谁猜的对呢?怎么办呢?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师:好,我们数数看,把铅笔拿在手上边数边摆在桌上1,2,15,有15枝,你猜对了吗?台下猜对的学生发出一阵欢呼声。师:好,我们再来猜,教师在桌上再添铅笔现在有几枝?生1:20枝。生2:5枝。师:原来有15枝,再添上去,应该怎么样?生:肯定比15枝要多。自由猜想,在猜想的根底上数数
6、发现有20枝。(评析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猜一猜铅笔的数量是多少,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当学生把估算当成胡乱猜想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检测估算正确与否的策略与方法,加强对学生数感与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师:我们再来猜。变20为26,重复经历猜数的过程。师:好,我们猜最后一次。教师在桌上拿掉了4枝现在猜猜有几枝呢?生1:肯定比26少了,18枝。生2:20枝教师与学生一起兴趣浓厚地一枝枝数着:1,2,3,22。师:刚刚我们猜完以后要想知道到底有几枝铅笔,都是通过一枝一枝地数,每次都要这样数一数,你感觉怎样?生1:很麻烦。生2:
7、很累师:对呀,一枝一枝地数这么麻烦,那有没有好方法使铅笔摆起来别人一看就知道有多少枝呢?可以和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师巡视,参加学生的讨论中。师:好,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呢? 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生1:2枝2枝地数。生2:5枝5枝地数。生3:把10枝扎成一捆。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种数法,你们比拟一下,觉得哪种数法最好呢?生:把10枝扎成一捆的好。师:为什么把10枝扎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多少枝呢?生1:2个2个或者3个3个也要数好几次,也比拟麻烦。生2:10枝扎成一捆,一看就知道有10枝了,然后就接着一捆一捆地数:10,20,30,师:对,
8、一捆就是1个十即10,二捆就是2个十即20,三捆就是3个十即30,九捆就是9个十即90板书:1个十是一十,2个十是二十,3个十是三十,9个十是九十,学生齐说,再数数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了。(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屡次猜铅笔,然后一枝枝地数铅笔的活动,使学生感觉到当铅笔数目多时,一下子不容易看出是多少,激发学生去寻找好方法,以便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在反复数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10枝扎成一捆,可以使数数更加方便,并初步掌握整十数的顺序。) 2摆小棒,读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刚刚想出的好方法来试试看,用小棒在黑板上摆出3捆
9、加4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生:快速且大声地回答34。师:你们这么快就看出来了,怎么看的呢?生:大局部学生抢着举手3捆就是30根,再加旁边的4根,就是34。师:拿起3捆小棒这是几个十?生:3个十。师:再拿出4根小棒几个一?生:4个一。师:语速放慢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板书:3个十和4个一。好,刚刚教师讲的这句话,谁来说一说?指名复述这句话。师:还有好多同学都想说,那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评析由于学生在前面猜数环节中已经亲身体验到“10根扎成1捆的缘由,感知了几个十和几个一就读作几十几,这样在理解数的组成的根底上学读数自然水到渠成。对于数的组成这句话,教师通过放慢速度、让学生复述
10、,教给他们一个说完整话的模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对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想的培养。)师:出示5捆加8根现在教师再摆,这表示多少?生:58。师:为什么是58,谁能用刚刚的说法说一说呢?生: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58。师:又出示7捆加2根现在有几根?生:72。师:为什么是72?生:7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72。师: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教师摆小棒都是怎样摆的呢?生:先摆出几捆,旁边再摆几根。师:对,先摆几捆,就是几个十,再摆几根,就是几个一。师:刚刚都是教师摆小棒,现在同学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下,有问题吗?生:没问题。学生各自操作后教师指名回答。师:你摆的小棒表示几?生1:17。师
11、:好多同学都没看见你是怎么摆的,你能介绍一下吗?生1:我是先拿1捆,再加7根。师: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生1:是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生2:我摆的是29,是由2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生3:我摆的是46,是由4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师:现在反过来,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让其他同学猜猜你摆的表示几。生1:我摆的数由3个十、5个一组成,你知道我摆的是多少吗?生2:35。小组之间根据各自所摆的数字互相猜数、评价。(评析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只顾自己,而忘记倾听别人的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创设“我说组成,你猜数的练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力,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课堂
12、中,学生积极参与猜数、摆数、读数的过程,思维非常活跃。)师:现在教师和你们一起一捆一捆地边摆小棒边数数,从10开始。10,20,90当数到90时,教师故意停顿,我们一根一根地摆数到99放慢速度,再数100。师:同学们,100根怎样摆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00根呢?学生又想到了扎成一捆的方法。师:为什么这样就是100了?生:1捆是1个十,2捆就是2个十,10捆就是100。师:对,真聪明,10个十就是100。板书:10个十是100 3数的顺序和大小师:同学们很聪明,能够看着小棒读出它们表示的数,现在教师说出一些数,你能很快地用小棒摆出来吗?生:可以。一个学生在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下面操作。“44师:
13、你是怎样摆的?生:4个十4个一。“54师:54在44的根底上只要怎样?生:再加一捆。“67“89“100生边摆边解释。师:接下来同学们拿出你的皮尺,把你认识的数字读出来好吗?师:尺子上的数字,越往右越怎样呢?生:数字越来越大。师:教师看着尺子上的数字,就能想出好多问题,比如,75前一个数是几?生:74。师:比36多1是几?生:37。师:49比50少几?生:少1。师:谁能学教师的样子,看着尺子上的数字给大家提问题呢?学生提问,其他人倾听、回答。师:好多同学还想提问题,那么我们小组合作,1人提问,其他同学回答。小组交流。师:同学们能否把尺子上的数字记住,不用看尺子进展抢答呢?师:63比64少几?8
14、9前一个数是多少?5个十是多少?学生抢答(评析学生通过读数、了解数的顺序、比拟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100以各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100以的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三游戏活动 1数字接龙师:教师说一个数字,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得又对又快。师:23。生:24,25,26,27,28。师:真棒!56。生:57,58,59,60,61。师:77。生:78,79,80,81,82。师:同学们真能干。 2接力赛师:你们能按照教师的方法说出后面三个数吗?试试看。师:34,36,38。生:40,42,44。
15、有学生说成39,40,41,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所给数字的特点,再想一想。师:45,50,55。生:60,65,70。师:真能干!20,30,40。生:50,60,70。师:请同学们互相考考。同桌互相出题。 3排顺序师:同学们,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教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10名学生上台,每人胸前有个数字,分别是24,36,30,42,75,63,50,21,19,38。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个数,表示什么呀?生:。师:有几位运动员呀?生:10位。师:看这些运动员上场,你感觉怎样?生:很乱没有次序。师:很乱,那怎么办呢?生:给他们排队吧。师:那你们说说按什么顺序排队呢?生1:按从小到大。生2
16、:按从大到小。师:现在我们先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吧,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运动员互相矫正排好队。师:哪位运动员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比如,我是几号,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如果同学们觉得介绍得好,就鼓掌表扬,好吗?生1:我是19,是由1个十9个一组成的。生2:我是21,是由2个十1个一组成的。师:作为运动员,反响要特别敏捷,现在我们来比赛。当给出问题的答案是你胸前的时,就请你举起手,说:是我。其余同学当裁判,对反响快的运动员鼓掌表扬,好吗?师生共同出题,如:比25少1是几?3个十和6个一是几?7个十和5个一是几?3个十是几?49的邻居是几?比18大1的数是几?)师:同学们,你对这些运动员的
17、表现满意吗?我们平时也要向运动员学习,锻炼好身体,才能学到本领。(评析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当学生学习感到疲倦之时,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小小运动员这一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判断正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100以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看到过或听到过呢?生1:红绿灯的计时牌上。生2:车牌号。生3:电子钟。(评析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数,使学生充分感受数的意义,充分体会用数学的快乐,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小结 师:这节课中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事?生1:我学会了
18、100以各数。生2:我很喜欢猜数字。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几点。1. 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2. 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12
19、数豆子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培养合作意识,能够运用数进展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开展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进展估计,初步体会数位、数序与数量多少的观念。 教学设计 一设疑激趣 (教师事先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其中一个里面放上一些豆子装22粒,另外一个是空杯。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下,让学生观察。)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有两个杯子,一个装有豆子,一个是空的。生:教师,你拿两个杯子来做什么? 二正确估计 (教师举起其中一个装有豆子的杯子。)师:同学们都很注意观察,问的问题也很好,教师今天带来的杯子里装有一些豆子,你们猜猜看里面有多少粒呢?(学生
20、对杯子里豆子数目多少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确,因而说法不一。)生1:有30粒。生2:有40多粒吧!生3:不对,也许比40粒还多,也许是50粒。(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微笑着取出另外一个空杯。)师:同学们,我们先在这个空杯中装进10粒豆子,看一看。(教师一边说一边带着学生一起数10粒豆子,放入空杯中。让学生观察,然后拿出第一个杯子。)师:现在你能估计出这个杯子中有多少粒豆子吗?生1:我估计有20粒。生2:我估计比20粒多一些。生3:我想,杯子里的豆子有两把多,一把大约有15粒,我估计有30粒。师:谁估计得比拟准确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找两名学生到讲台前,其他学生跟着一起数。1,2,3,4,一个一个地
21、数,最后是22粒。)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数法吗?生4:我可以这样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还剩2粒,与20比拟接近。生5:我数的方法是这样:先数出10粒放一堆,再数出10粒放一堆,最后还有2粒,一共是22粒。估计20粒的同学最接近。师:同学们说得真棒!(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与时地评价,鼓励和引导用不同的方法去数数。同时在屏幕上出现数字:“22 ,对估计较为准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三小组合作,加深理解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在小组里做一个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抓小棒,其余同学估计是多少根。估计完成后再数一数,看哪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的同时要指导学生进展交流,同学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教案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