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907经济学基础理论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docx
《上海师范大学907经济学基础理论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师范大学907经济学基础理论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师范大学907经济学基础理论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对某种商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例如,纽约市的租金控制就规定了房租的上。 最高限价是这一精神分裂症的结果之一.让我们分析这种政策的后果. 最高限价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个水平,如规定某种医疗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80元. 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导致供不应求.这是因为,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低于自由市场价格.如果某种医疗服务本来的市场价格是每次100元,那么,价格不得超过120元的规定不会起作用,因为价格本来就不会超过100元. 最高限价是国家指导价的一种形式,是国家规定商品买卖的最高
2、价格。适用于以下情况: a.限制市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b.限制边远地区某些工业品的零售价格。 c.对进口商品实行最高限价。 d.浮动价的上限。 实行最高价格的目的:为了保持市场物价的. 基本稳定,保持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定,并且体现国家的价格政策。 最低限价又称“保护价”。是指一国政府对某种进口商品规定的最低价格界限,即当进口货物的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时,则对其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这是一种非关税保护措施。按照1981年正式生效的新估价法规(于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签定)的要求,最低限价的估价方法在关贸总协定成员国中被禁止使用。这是因为最低限价是对以成交价格为估价基础的估价制度的否定,违背了新
3、法规确立的估价原则。但是,在新估价法规议定书中,发达国家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就这一问题作了让步,同意发展中国家在过渡时期内保留最低限价的做法,以缓和因实施新法规而引起的财政收入减少的矛盾 2.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因其它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补偿的经济现象,如江河上游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下游农作物欠收、农业减产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环境资源的不可分割性,使其产权界定成本非常高或根本就难以界定,环境资源因此具有全部或部分公共性。这又使得人们可以互不排斥地共同使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而不考虑其公正性和整个社会的意愿。 外部不经济
4、条件下,家庭或厂商私人经济活动的水平往往高于社会需要的最优水平。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从而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科斯本人从未将定理写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试图将科斯定理写成文字,则无法避免表达偏差。关于科斯定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3.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
5、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流动性陷阱是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也将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或总生产能力)作为考查对象。 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现代化演进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前,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
6、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60年代后,这种观点受到了若干国家现实的挑战,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正情况仍十分严重。因此,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前者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仅涉及物质增长,而且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演变。既着眼于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还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同时又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进化过程。二、简答题1.如果政府对某商品征收税,那么那么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增加,均衡产量减少。商品供给弹性的作用 在需求弹性不变条件下,供给弹性越大,税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得越多。对生产者而言,供给弹性越大,税后
7、它可得到的净价格越高。 商品需求弹性的作用 在供给弹性不变条件下,需求弹性越大,税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得越少。对生产者而言,需求弹性越大,税后它可得到的净价格越低。 同时考虑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 首先就意味着供求双方各自承担的税负与其各自的弹性成反比。即,生产者供给弹性越小,则其税负越高;生产者供给弹性越大,则其税负越低;消费者需求弹性越小,则其税负越高;消费者需求越大,则其税负越低。其次,当供给弹性等于零,或需求弹性无穷大时,生产者负担100的税负,而消费者无须纳税;当需求弹性等于零,或供给弹性无穷大时,生产者无须纳税,而消费者负担100的税负。从税负转稼的角度看,对供给价格弹性大的商品课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师范大学 907 经济学 基础理论 2021 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 试题 参考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