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选.doc
《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精选.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单元学校:高新实验中学 命题人:颜小玲时间:90分钟 分值:150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中庸”辨析 张岱年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 “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孔子尝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
3、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 “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
4、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1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而没有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B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C孔子在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D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2下面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说:
5、“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B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C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 D后儒提出“无过无不及”,这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这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B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C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D作者认为,“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二、选择题(
6、21分)4、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 )A.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不堪) B.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消除)度见孔子于商太宰(介绍引见)5、 指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晋近,奚不之晋 B侯因释之.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是(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C.人不能自制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D.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句是( )智C.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8、 下列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9、 下列句中加点的“期”字作“约定(日期)”解释的一项是(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7、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C.不期而遇 D.噪音这近,期在必醉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宁信度,无自信也 D.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三、课内阅读(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麋,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亡。孟孙适至而求麋,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
8、忍麋,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1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羹( ) 啜(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啜:以我故13、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句式(1分) 乐羊以有功见疑( )14、 翻译下列句子(9分)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以有功见疑 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
9、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使: 恶者:16、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1分) 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 17、 下列句中“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1分)A.18、 翻译句子(9分)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有妻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四、默写(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曰:“民为贵, ,君为轻。”(孟子民为贵)子曰:“饭疏食饮水,。 ,于我如浮云。”子曰:“ ,则远怨矣!”子曰:“志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诸子 选读 第七 单元测试 答案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