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与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资与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外资与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以#和#为例 程元宁 #大学经济学院摘要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其间民营经济也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并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近年来关于外资与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影响的争论很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内容之一便是发展民营和外资经济,因此研究外来投资与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就具有强烈的理论和政策意义。本文以#和#为例,采用计量分析和数据对比的方法,对比研究外资与民营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种经济类型的建议。关键字外资经济 民营经济 区域发展一、序言在将近30年的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累
2、计吸引了大量外资,其间民营经济也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并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一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近年来国内外众多文献已经证明了引进外资对一国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外资与民营经济两者的对比研究依然争论很多,并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内容之一便是发展民营和外资经济,因此研究外来投资与民营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就具有强烈的理论和政策意义。#无疑是国内引进外资、发展本地经济的典X。从1985年第一家台商落户#,截止2006年底,#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5.96此处所有数据均为笔者对调研所获数据处理而得。亿美元。2006年的#市地区生产总值为93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51.3亿
3、美元;2007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0亿元,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3.1,#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至200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3.7,在以台资为主的外资经济虽然台资并不属于外资,但其从特点上与国外资本相同,因此本文将其划分为准外资带动下,#市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市不同,#则形成一个以本地民营经济为主的县域经济体。1978年,#GDP仅为1.45亿元,2006年达到了484.3亿元,27年中经济总量翻了九番。#的侨乡优势和当地自由、拼搏的文化,使得#走出了一个个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在这个县级市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出现了3000多家纺织服装制造厂,3000多家制鞋企业,该
4、区域拥有1000万元规模以上的制鞋企业有250多家,其中超亿元企业近30家,产品60销往国际市场,是中国制鞋的重要基地和国际旅游运动鞋的主要产地。从鞋的配件、鞋楦、鞋底、鞋跟、鞋衬、轻泡、炼胶、吹塑到包装盒等,均由专业厂家生产,#形成了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鞋城”。此外,#陶瓷是全国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糖果产量占全国的18%,制伞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高达38%。#和#可以说是外资与民营企业经济的典型代表。笔者曾先后调研#和#,通过对比剖析外资对#产生的影响以及#民营经济对当地经济的作用,可以回答具有争论性的问题。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外资与国内资本的
5、研究很多。Backer(2003)采用1990-1995年的数据,运用扩展的职业选择模型(Occupational choice Model),证明无论在产品市场上还是要素市场上,竞争性的FDI均对比利时的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但是长期内,FDI的挤出效应可以得到缓和甚至得以逆转。Borensatein(1998)等采用1970-1989年间的数据,分析了FDI对69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FDI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总投资的增加量约为FDI增加量的1.5-2.3倍。国内研究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杨柳勇等人(2002)采用总投资方程,运用我国1993-200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6、,得出了FDI对国内投资并未产生挤出效应的结论。在对区域性研究方面,X渝琳等(2007)构建回归方程,采用1990年到2004年东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了外资企业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外资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良好的相互促进机制。薄文广(2006)构建了一个总投资方程,利用1985-2003年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FDI的挤出效应比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加明显。汪文娟(2002)则从对GDP的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出口和提升出口商
7、品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得出结论:外资经济不仅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综上所述,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和不同区域间外资绩效的比较,鲜有文献涉及外资经济与民营经济对一地经济发展不同作用的对比。本文将通过对#和#两地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和对比分析,剖析两种经济(民营与外资经济)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异同,进而分析两种经济的发展关系和正确处理两种经济关系的政策建议。三、对比分析(一)总体回归分析首先采用计量回归方法,总体对比分析民营和外资经济对一地经济发展的影响。1模型推导假
8、设一个区域经济体的产出为Y,则,其中L和K分别为经济中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对方程式求全微分得: (1)其中,表示劳动边际增加量所带来的部门产出的变化;,表示资本的边际增加量所带来的部门产出的变化。将方程(1)左右同时除以Y,整理得: (2)令,其中,表示经济部门产出的劳动弹性,反映部门劳动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示产出的资本弹性,表明了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等参数带入原方程,并加入截距项C和随机误差项,得出线性多元回归模型:(3)其中,为当地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部门从业人员年增长率,为部门资本形成总额年增长率。2 数据选取和初步回归2005年,#外资企业占全市的比例为93.6%,可见#经
9、济是一个以外资为绝对主体的经济。与#市不同,2005年#的工业总产值为935.99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产值仅为25.72亿元,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7%,#的很多外资企业是当地人为了利用外资企业的优惠,在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申请户口然后再以外企的身份投资,实则是民营资本,因此#的投资额中民营资本占主要部分。与2001年#市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的同口径数据比较,2004年末,#市企业法人单位数减少295个,下降3.8%。其中,国有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共63个,减少691个,下降91.6%;集体企业、集体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共268个,减少3336个,下降92.6%;其他#公司、股份
10、#共332个,增加157个,增长89.7%;私营企业5152个,增加2442个,增长90.1%;其他内姿企业141个,减少346个,下降7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533个,增加152个,增长11.4%。因此,#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当属民营经济。本文分别选取#1998年2006年 数据来自#和#统计年鉴、#1998200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对#的回归中,Y为年度工业总产值,单位为万元;K实际利用外资额,单位为万元(统计年鉴中外资的单位为万美元,因此笔者将所有外资数据按当年的人民币平均汇率进行了换算);L为年末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为万人。#的回归中,Y为年度工业总产值,单位万元;K为
11、民营部门年度投资额(由于缺少相关的国内投资数据,假设投资等于储蓄,用年末金融机构储蓄余额减去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差乘以适当权重来计算民营部门投资额 计算公式为:民营资本投资额权重*(年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用Eviews 5.0进行回归,其中#的回归结果如下:T= (3.369462) (0.881301 (0.877449)R2=0.139620 修正R2=0.147173对#的回归结果如下:T= (-0.874882) (0.336831) (29.39713)R2=0.994655 修正R2=0.9928733计量回归模型的修正#的回归中,方程拟合度和系数显著程度明显不
12、符合要求,因此首先通过对#回归的残差作图来初步判定设定误差的类型。其中自变量1和自变量2分别指和#回归模型中的残差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因此方程存在设定误差。对#的回归方程分别进行变量相关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误差项自相关检验 具体检验方法这里不再详述,具体参阅经济计量学精要,Damodar N. Gujarati 著后发现,数据存在异方差。其中异方差采用怀特一般异方差检验,首先做如下辅助回归:,为残差项的平方,得出回归方程的R2=0.680272。因为,求得此时的值为6.122448,在自由度为4的情况下,与此对应的概率介于1510之间,因此方程存在异方差。考虑到一地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与资本投入增加
13、率和劳动投入增加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型关系,首先将方程所有变量取常用对数log。为解决方程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修正后的回归模型如下:用Eviews 5.0软件回归的结果为:(4)将方程左右同时乘以,方程还原为(5)T= (-2.028141) (2.185163) (1.425657)R2=0.579763 修正后R20.439684各系数在20的显著水平下,均通过检验。#的回归结果中,方程拟合度很高,但系数C和不符合要求(的系数甚至为负),检测中发现与自相关,略去变量并将方程变量取常用对数,回归分析结果为: (6)T= (0.425812) (40.79673)R2=0.99
14、5812 修正后R2=0.995214虽然方程截距项未通过检验,但方程拟合度很高,变量系数非常显著。 对比#和#的回归结果可知,在单位资本对当地工业产值的贡献度上,#外资优于#民营资本。这与预期的相同,与本地土生长的民营资本相比,外资往往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因而在投资之初往往比民营资本具有更高的产出。(二)具体指标对比为了进一步确认结论,我们接下来采用一些细化指标对两种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比较。本文主要从资本业绩指数、财政收入指数和居民储蓄指数三个方面对#外资和#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对比。联合国贸发会议(UNCATD)在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首次采用衡量各国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评价
15、各国利用外资的业绩。本文借鉴这一方法,并适当改进为资本业绩指数。参照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的计算方法,本文规定,一个地区的资本业绩指数为:在一定时期(本文指一个统计年度),该地区某种资本流入量占其上级市区该资本流入量的比例除以该地区GDP占其上级市区GDP的比例。#和#分别隶属于#和#,因此#的资本业绩指数为#引进外资占#引进外资的比重除以#GDP占苏GDP的比重,#资本业绩指数即#民营投资占#民营投资的比重除以#GDP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指数为每年财政收入的变化量除以#外资的年变化量或#民营投资的变化量,反映资本的单位变化量所引起的财政收入增加量;居民储蓄指数为当地每年居民储蓄增加额与#外
16、资的年变化量或#民营投资的变化量之比,反映资本的单位变化量所带来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增加量。本文采用#和#的2000年2006年的数据,计算结果如下:表一 #外资与#民营资本具体绩效比较年份指数资本业绩指数财政收入指数居民储蓄指数#20000.992484531.8735220241.4803428920.8633345252.4072316211.05947121620011.2316268041.8962833411.3546250841.8516237148.8135509294.06728334820021.2247480651.3995241731.9786230160.64102512
17、711.384660920.97565132720031.0586271211.1488328554.0602945021.63482687317.902471612.71500477820041.1161139821.1474909140.445159819-0.9638901951.53430289-1.64324918420051.4492341070.9289202980.3713218868.1629337462.08449650710.3067877420061.4907654390.9820039260.9338243583.2710404212.8155649924.85444
18、7958指数平均1.2233714351.3395110761.5177416512.2086991736.7060399243.190771026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根据计算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1. 资本业绩指数。无论平均值还是大部分年数的具体数值,#的资本业绩指数均高于#。一个地区引进的外资企业大多是技术含量高、规模大和管理先进的跨国公司,而本地自身的企业在发展之初往往规模较小,并且技术和管理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所以与外资企业相比,本地的民营企业效率偏低。但随着本土经济的发展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民营企业不断地向外资企业学习,外资企业也需要在本地寻找配套企业,从而帮助当地企业提高了
19、技术和管理水平,正是这种技术溢出效应使两种经济之间的差距不断缩短。注意到2005和2006年,#的资本业绩指数超过了#。这种技术溢出也是外资经济吸引人之处,#近年来通过吸引外资发展当地配套产业,经济成就有目共睹。然而外资为主导的经济会使一地产生对外资的依附性,影响经济的长期稳定,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缺少自主品牌,而#在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拥有了9个中国名牌、26个国家免检产品,还有10个中国驰名商标:“安尔乐”、“七匹狼”、“安踏”、“SBS”、“九牧王”、“特步”、“劲霸”、“浩沙”、“柒牌”、“德尔惠”。#还拥有10多个“国字号”称号,如: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中国食品工业强县(
20、市)、中国拉链之都、中国织造名镇,中国伞都、中国石材之乡、中国陶瓷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运动服装名镇。而品牌经济的效应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并未体现在这个业绩指数上2. 财政收入指数比较。注意到#在2005年的财政收入指数出现异常(这可能是统计误差造成),略去2005年的影响后会发现#的财政收入指数高于#,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来华投资的外资企业大多享受税收优惠,因此民营资本对当地财政收入增加效应更加明显。3.储蓄指数比较。与前两项指数不同,#的居民储蓄指数明显高于#,与财政收入指数一样,#的储蓄指数数据在2005和2006年超过#,但总体而言,#占明显优势。这说明民营经济与外资经
21、济相比,更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四、结论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外资对经济的贡献从总体产值上优于#民营经济,但与外资相比,民营经济更能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培育民族品牌,增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为了解决资金和技术短缺的窘境大力招商引资。实践证明外资的进入的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国外资本的大量涌入,外资经济导致的问题也逐渐明显:以外资为主导的经济容易造成经济依附,使一个地区丧失经济的自主能力,给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外资经济增加GDP的同时却无法显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出现GDP增长与人均收入的不对称;同时大量强
22、势外资企业的进入会造成外资对当地经济的垄断,阻碍本土品牌的成长。尤其在民营经济日渐壮大的今天,人们开始怀疑继续吸引外资的必要性,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只要本土经济的论调,一些学者也提出要限制外资进入的主X。因为利用外资最直接的目的,是将其视为一种补充性的资金来源。然而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大部分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资金总量缺口已经不明显,自然就产生了对外资的不信任。笔者认为,当前仍然需要继续重视外资,对其适度的引进,同时也应积极培育本土企业发展民营经济。20几年的改革开放,今日的中国形成了国有、外资和民营三大经济鼎立的局面,与投资、需求和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一样,中国经济要想持续健
23、康发展,三部门经济缺一不可。在民间资本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有必要继续吸引高技术含量的外资。内资不能替代外资,引进外资不仅可以改善资产质量、促进技术进步,还可以提升产业结构,通过带动配套产业来发展区域经济,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引进外资除了解决资金缺口以外,更重要的是弥补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缺口。必须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水平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并且无数研究已经证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要想更大程度的利用外资的这种技术溢出就必须发展本土民营经济,因为外资对内资企业的的技术溢出的水平取决于内外资企业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水平相差不大就没有引进外资的必
24、要,差距太大则阻碍了技术的传递,因为即使传递了也吸收不了,只有适当的水平差距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种技术溢出效应。这就需要我们在引进高质量的外资的同时,重视本土企业的培育,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会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反过来促进外资的引进。五、相关建议从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外资与民营是一个地区经济重要组成部门,两者缺一不可。正确的看待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有鉴于此,笔者针对如何正确处理内外资关系提出一下建议:(一)及时调整外资政策,强化经济主体意识。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时,应当从过去的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的政策并注意经济安全。根据本地经济的发展现状
25、和内外资均衡发展的原则,适时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引进外资龙头项目,同时注意防止外资垄断;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外资,同时积极帮助当地民营企业进行学习。(二)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是保证一个地区内外资均衡发展的前提。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想法,通过健全政策法规,逐步达到在各个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外资与民营企业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三)加大地方自主创新力度。在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外资的同时,要避免对其过度依赖,走自主创新是必经之路。地方政府应当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造鼓励和引导创新的政策环境以及加强与外资企业和国际的合作方面进行努力。(四
26、)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扩大内需、优化投资消费结构和刺激消费需求是开拓当地市场、避免外资依赖的重要途径,同时拓宽消费市场也是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拉动农村内需,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从而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E.Borensztem, J.De Gergorio aridj-w.lee,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s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45).2Koen De Backer, Leo Sleuwaegen, D
27、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rowd Out Domestic Entrepreneurship.Review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2: 67-84, 20033Renata Kosova, Do Foreign Firms Crowd Out Domestic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Crech Republic J.LINCTAD Discuss Paper, 2005.4Miao Wang, FDI and Domestic Investment:Crowding in orCrowding out 。Photocopy, 2004.5 赵奇伟,X诚. 区域经济增长与FDI技术溢出: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J 2006年第三期 6 林民书,杨治国。两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 J 2006年9月 第14卷 第5期7 江小鹃。内资不能替代外资-在生产能力和资金都过剩时,为何还要利用外资。国际贸易J 2000年 第三期8 容静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下#利用外资的区位评估。国际经贸探索J 2006年7月8 / 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