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文名句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文名句默写.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语文古文名句默写孔子语录 论语 【原文解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阐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志同道合的人从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远方来也是一种(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乐趣。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时习:按时地去复习。说:通“悦二 愉快。朋:【2】为人的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同门(师)为朋,态度,属于个人修 同志为友。乐:与说有所区别。人不养范围,别人不知 知:别人不了解自己。愠:生气,发怒。道自己也不气恼。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3】阐述了习乎?,(学而)习乎?,(学而)曾子“
2、吾日三省吾(曾子:曾参,字子舆,以孝知名。身”的具体内容。三省:屡次反省。忠:对人应当尽心习、实习等。)竭力。信:真诚、老实。传不习:温 4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5】论述学;亦不可以已2。乎?此之谓失其本心21。(U贤者更能保存而:/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2豆:古代一,不丧失。;/,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3那么:就。4弗:/ 【8】强调Z /:不。5得:得到。6呼尔:呼喝轻蔑地,:“一箪食,一豆:/彳对人不尊重。7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羹”重要性。 彳/吃喝。尔,语气助词。8行道之人:饥饿; 【9】与“嗟/的过路的行人。9蹴:用脚踢。10而:表;来之食”的意思
3、相:/Z/Z修饰。11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2,一致。7/: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13何加:有什么/;/益处。14宫室:住宅。15奉:侍奉。6;/;穷乏者:穷人。17得我:感激我。得:通/;/7 德感激。18与:通“欤”,语气助/7/ z / / /彳词。9乡,通“向”,原先,从前。20乡:;2/:通“向”,从前。21已:停止。49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段解: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Z/Z礼义而受万钟”作比照,赞扬了舍生取义,z/: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ZZ/Zj【易错点拨】箪:上
4、边是“竹”,下边是“单”,不要写错。亵:半包围结构,外部是“衣”、里面是“执二【参考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 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 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 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 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她观赏(莲),而不 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 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 牡丹的喜爱,
5、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情景型默写】1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自己喜爱莲花的高洁品 性的两句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比照, 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莲而不妖”。3 .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4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 之君子者也。5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 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 .文中“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照应了文中的:世人 甚爱牡丹。7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 .写君
6、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9 .爱莲说第一段中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描写莲花正直的句子是“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10 .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的仪态,令人敬 重不敢轻意侮辱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原文解读】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1】交代了作者夜游的原因,表现出他夜游的兴奋喜悦之情。中藻昔交横,盖竹柏影也卬。何夜无月?【2】点明和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11如吾两人者张怀民的
7、友谊,更耳。(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流露出不甘心一者因乌台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行:散个人独赏月夜美步。念:考虑,想到。寻:寻找。景的心情。寝:睡,卧。相与:共同,一同。中【3】描写月庭:庭院里。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光下庭院的美景,藻、假设:水生植物。但:只是。11闲人:描绘了一个空明不汲汲于名利而能沉着流连光景的人。)。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易错点拨】藻苻:上下结构,上边都是“什”。【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明亮洁白,不由得心中一喜,高兴 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 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8、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 中散步。庭院中,月光洒在地下,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 明,水中的水藻、苻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一处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 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情景型默写】.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是:月色入户,无与为乐。1 .把月光拟人化,主动来与作者做伴,让作者披衣而 起的三句话是: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 .写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友情深厚的语句: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三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4 . “何夜无月?何处无
9、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句话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 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抚慰。1统领全 文,为全文奠定 基调。2交代自 己解决幼时“嗜 学”与“家贫” 之间矛盾的方 法。3写天气 严寒、家道贫困 和作者坚持不懈 的精神,用学习 态度和学习条件 的比照突出作者 的勤奋刻苦。4表现作 者坚守信约,讲 究诚信,绝不耽 误还书的日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原文解读】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 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稍逾约。卬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 遍观群书。卬既加冠,益慕圣贤
10、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皿,尝趋百里 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 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u 81o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 以请;或遇其叱咄13,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I,悦,那么又请焉。 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嗜学:爱 好读书。假借:借。弗之怠:即“弗 怠之“,不懈怠。逾约:超过约定的期 限。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 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 趋:奔赴。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即使困难再大也;/ / / / /去请教。11辞色:言辞和脸色。12援疑质;是
11、这样。;/ / / / /彳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13叱咄:训斥,彳 【5】交代作彳/:呵责。14忻:同“欣”。):者最终能够借至心/彳 段解:表达幼时求学的情形,写出求:书看。彳【6】说明作Z/:学的勤和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者“尝趋百里外叱 /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彳求学的原因。:/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2,7表现作2.彳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者求学不畏路途彳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遥远。/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8】描写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假设“德隆望尊”的先神人;余那么编袍敝衣11
12、处其间,略无慕艳达严厉的状态。/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9表现向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箧:老师求教时的恳箱子。曳屣:拖着鞋子。穷冬:隆冬。切和虔诚。僵劲:僵硬。媵人:陪嫁的女子。这10以上里指女仆。沃灌:浇水洗。逆旅:旅内容写自己“虽店。日再食:每日两餐。被绮绣:穿愚,卒获有所闻”,着华丽的绸缎衣服。被:同“披,绮,的根本原因:尊;/有花纹的丝织品。容臭:香袋子。臭:,师重道。;/:气味,这里指香气。炸:光采照人。11/缢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 /:段解:表达成年后求师的情形,写出/:求师之难和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Z,【11】以天:/:气的严寒,路途;/:的艰险,身体
13、的;/:负重来衬托行路;/彳的凄苦,突出求彳 /:学精神之顽强。; /Z 12突出: /彳同舍生服饰的华彳/:贵,与我衣着的;/彳寒酸形成鲜明的彳/:比照,突显出我?/的志趣所在。为:/;揭示作者不慕富:/彳贵,以学为乐的彳/:精神境界作铺;/垫/O/Z 13表现了 Z /1乍者求学经历中彳 /:的“苦中有乐”。;【易错点拨】砚:左边是“石”、右边是“见。叱咄:都是“口”字旁,特别是“咄”不要写错为“拙” 等。屣:外边是“尸”、里面是“徙”,不要写成“徒二皴:左边是“军”、右边是“皮二衾:上边是“今”、下边是“衣二炸:左边是“火”、右边是“华二缢:左边是“”,不要写成“温”等。【参考译文】我年
14、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 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 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 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 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 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 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 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 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 他高兴时,就
15、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 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跋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 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 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 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 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 同学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 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 如同神人;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衫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 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的穿的 不如人家。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
16、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 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 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 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情景型默写】1 .虽同游者腰缠万贯,自身一贫如洗,却能安心学习 的愿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2 .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一句是“先达德隆 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伺候先达,虚心请教,认真聆听 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3 .面对先达呵斥时作者的表现是: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4 .写作者求学之路艰难困苦的句子是: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5 .作者在何等艰苦
17、的环境下抄书: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6 .抄书完毕后,不敢违背约定的句子是:录毕,走送 之,不敢稍逾约。7 .说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8 .最能表达作者求学之“艰”的句子是: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9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交代作者“驱百里外” 这种做法的具体原因的两句话是:“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0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描写了寒冬大雪 天气下从师的遭遇,冻僵之后不能动弹,经过“媵人持汤沃 灌,以衾拥覆”后,“久而乃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中,作者“援疑质理”时“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时“色愈
18、恭,礼愈至”,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苛求态度。羹:上边是“羔。下面是“美。不要写错。蹴:左边是“足。不要写错。辨:中间不是“I ”,不要写错。【参考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 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 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 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 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 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 想要的东西,那么但凡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 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
19、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但凡可以躲 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 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 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 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 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 (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 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 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 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 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20、从前为了(道 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 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 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 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 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 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情景型默写】1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用“万钟那么不辨礼仪而受 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两句来说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 度。2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 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3 .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 而取
21、义者也。4 .鱼我所欲也文中说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 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5 .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 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舜1发2于吠亩3之中,傅说4举5于1本段列 举的六位圣贤的 目的是什么?说明担负重 任的人,事先必 经受一番艰苦的 磨炼,为下文将 要说到的观点提 供了事实根据。2 “故天 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的作用是什 么?此句起承上 启下的过渡作 用:“故”收束上 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 顿,引起下文。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原文解读】版筑6之间
22、,胶鬲7举于鱼盐8之中,管夷 吾9举于士 10,孙叔敖H举于海12,百里 奚13举于市巴(1舜:姚姓,名重华。2发:起,指任用。3味宙:田宙,此处 意为耕田。吠,田间水渠。4傅说:以傅 险为姓,名为傅说。5举:选拔。6版筑: 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 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7胶鬲: 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 称贤人。8鱼盐:在海边捕鱼晒盐。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 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 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 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10 士:狱官。11孙叔敖:落姓,名敖, 字孙叔,。春秋时为楚国令尹(
23、宰相)。12 海:海滨。13百里奚:又作百里篌。史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14:3 “苦其:/;市:市井。):心志,劳其筋骨,:/; 故1天将降大任2于是3人也4【乙必;饿其体肤,空乏; /,先苦6其心志7,劳8其筋骨,饿9其体:其身,行拂乱其彳 /;肤10,空乏11其身,行拂乱12其所为3】”所为有什么好彳;所以14动15心忍16性,/曾益其所不能/处?小。卬(1故:所以。2任:责任,担子,;一是能培养;/Z/使命。3是:代词,这,这些。4也:助,坚强的意志和毅/ /: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力,二是能开展;/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5必:一定。6苦:,一个人的才能。
2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7心志:;【4】造就人/意志。8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才不可缺少的前/ /彳累。9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提条件是什么?彳/o体肤:肌肤。11空乏:形容词的使动:文章是从哪些方彳/:用法,使穷困。空,穷。乏,绝。12;面概述其艰难困:/: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苦的状况的? Z /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13所为:; 必先苦其心/ /Z/彳所行。14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志,劳其筋骨,彳 /:来)o 15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饿其体肤,空乏:/;惊动。16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其身,行佛乱其: /,坚韧。17曾:同“增”,增加。
25、15能:才,所为。;/Z干。);从思想、生,/; 人恒1过2,然后能改;困于心3,衡:活、行为三个方:/ / /于虑3而后作5;征于色6,发于声7面来概述其艰难 /而后喻8。入那么无法家1。拂士巴 出12而后喻8。入那么无法家1。拂士巴 出12那么无敌国13外患14者,国恒15亡16【6】。困苦的状况。;/15写出了:,,(1恒:常常,总是。2过:过错,过失人们发现错误、改/ /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4衡于虑:思:正错误的过程。; /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5:6从内外;/Z/彳作:奋起,指有所作为。6征于色:面色;两个方面说明了彳 /彳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导致亡
26、国的原彳 /彳兆。色,颜面,面色。7发于声:言语上;因。彳/,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8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9入:;;/Z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io法家:坚守;,/ z / / / /彳法度的大臣。11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彳/;士。拂,同弼”,辅佐。12出:名词活;2/;用作状语,在国外。13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14外患:来自国外的祸/;/Z/患。15恒:常常。16亡:灭亡。)ZZ/;然后知生于忧患1,而死于安乐2也。:/:(1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开展。2:;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易错点拨】吠:左边是“田”、右边是“犬
27、”,不要写错。版:不要写成“板、恒:“人恒过”“国恒亡”中的“恒”不要与“衡于虑” 中的“衡”混淆。【参考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 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 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 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 人的身上,必定要先磨练其人心志,以饥饿和困乏考验其人 身形,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目的就是要用上述这些艰 难困苦来触动其人之心灵,坚韧其人之性格,增加其人原本 没有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心内心忧困,思想阻塞, 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
28、 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 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 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 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情景型默写】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 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 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 置。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 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 .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 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29、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论证人有过错而后 改时,表述了人们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这两句话是: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对一个人“劳 筋骨” “饿体肤” “空乏身” “乱所为”的最终目的是:“西 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J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受磨 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fi 拂乱其所为”: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8 .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30、也。9 .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0.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是:入那么无法 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矣。“(为政):习与思考的辨证:/Z(故:旧的知识。知:领悟。/关系。Z/彳可:可以。为:作为。):【6】强调学彳/: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彳习要有谦虚求实:/彳那么殆。卬”(为政),的态度。;(那么:连词,就、便。罔:通“惘”,/;/;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 7孔子认彳/: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皿”(为:为不但要学习另人/彳政),人的长处,还要通彳;(由:仲由,字子路。诲:教,过别人短
31、处、缺点;/传授。女:通“汝”,你。知:通“智”,Z来校正自己的行/彳聪明、智慧。)彳为思想。彳/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2/;自省也7】(里仁):(贤:德才兼备的人。思:希望,Z8孔子认:/ /想着。齐:看齐。省:指反省有没有想着。齐:看齐。省:指反省有没有为只有胸怀宽广、相同的毛病。)相同的毛病。)意志坚定的人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能称为“士 ”,才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能能接受重任、长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期坚持奋斗。道远。【8】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19借松柏【原文解读】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
32、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11?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12,必以分人13对曰:“小惠未遍14,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15,弗敢加16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18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2,必以情21。”对曰:,忠之属也22,可以一战23O战那么请从24。”卬(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师:齐国的军队。伐:攻打。我:指鲁国。公: 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肉食者: 吃肉的人,指当权者。谋:谋议。间: 参与。鄙:鄙陋,目光短浅。乃:于 是,就。11何以战:“以何战”的倒置,
33、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12衣食Z. A 八八八 Z. Z. A 八八八八 Z. Z. A 八八八 Z. Z. A1这是曹 刿进见时,他的同 乡反对他进见的 理由。乡人劝阻, 反衬出曹刿对国 事关心和他对当 时形势深刻的洞 察力,尤其对鲁庄 公的政治能力和 鲁国战前的政治 准备感到忧虑,这 表现了曹刿的爱 国热情。2曹刿冲 破阻挠,坚持进见 鲁庄公的原因。交 代了曹刿请见的 原因,反衬曹刿的 远见卓识;交代曹r. Z. A A A A Z. Z. A A A A A Z. Z. A A A A Z. Z. A .r. Z. A A A A Z. Z. A A A A A Z. Z. A
34、A A A Z. Z.八.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刿虽然身份卑微, /不敢单独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却能关心国家大/不。专:单独专有,个人专有。13必以分,事,为国事深谋远人:省略句,“必以之分人”。14遍:一乍人:省略句,“必以之分人”。14遍:一乍“彳扁”,普及,普遍。15牺牲玉帛:古代:虑。/3表现曹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刿“取信于民”的 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16加:虚;战略思想。报夸大。17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4长勺之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18福:,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 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19狱:(诉讼):
35、;说当时的形势如案件。20察:明察。21情:实情。22思;响?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属,;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 / 种类。23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以;/ /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曾经帮助公子纠 借。24战那么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同自己争做国君/(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而兴师问罪,企图/段解: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吞并鲁国扩张领 /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土的侵略战争,是政治准备。:大欺小、强欺弱的/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非正义战争。而对 /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36、矣!”/鲁国来说,那么是抵.Z. A 八八八 Z. Z. A 八八八八 Z. Z. A 八八八 Z. Z.八;.,r. Z. A A A A Z. Z. A A A A A Z. Z. A A A A Z. Z.八.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御侵略、保卫国家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的正义战争,这从/遂逐齐师。【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齐师伐我”一句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长勺:/:可以表达出来。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败绩:军当时的形势队溃败。驰:驱车追赶。辙:车轮碾;对鲁国很不利,不 出的痕迹。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仅鲁国弱小车事木。遂:于是,就。逐:追
37、赶,这里指追击。)/力量比照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段解:写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打败齐二军,取得战争的胜利。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二国充满着危险,所;/ /气也。一鼓作气力再而衰三而竭。彳以曹刿挺身而出,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主动要与鲁庄公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z“论战”。故逐之【叫(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Z【5】表达了 /没;曹刿实地观察从/有实际意义。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而发现追击时机。/振作士气。作,振作。再:第二次。;/6在这段三:第三次。彼羯我盈:他们的勇
38、气已,中,哪些地方表达/尽,我们的勇气正盛。难测:难以推测。,了曹刿杰出的军.Z. A 八八八 Z. Z. A 八八八八 Z. Z. A 八八八 Z. Z.八;.,r. Z. A A A A Z. Z. A A A A A Z. Z. A A A A Z. Z.八.测,推测,估计。伏:埋伏。靡:倒:事指挥才能?选择了有段解:写打败齐军后,曹刿给鲁庄公/利于鲁军转入反总结经验。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 ;让鲁军以逸待劳。:选择了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彼z/: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 “敌疲我彳/打”的作战方针。:选择了开始追;/二击敌军的正确时二/:机,在齐军“辙乱彳/;旗靡”时
39、,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2/Z 7说明了 z/“乍战中准确的赏;/:握战机的重要性,:/;也显示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干。!r. Z. A A A A Z. Z. A A A A A Z. Z. A A A A Z. Z. A .【易错点拨】辙:左边是“车”,不要写成“撒” “澈”等。轼:左边是“车”,不要写成“拭” “试”等。靡:下边是“非”,不要写成“糜” “縻”等。【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 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高禄 厚的人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位高禄厚 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0、。”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 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 命的东西,不敢单独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大臣。”曹 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普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 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 (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老实可信。”曹刿说:“这 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 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 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 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 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41、。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 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J齐军溃败。鲁庄公又 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 车,观察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 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 “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能够振 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 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 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 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 迹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
42、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们【情景型默写】1 .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 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 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2 .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表达鲁庄公取信于 民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交战过程中利于 反攻的时机是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吾视其 辙乱,望其旗靡”时。3 .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 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忠之属也。5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
43、因是: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6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7 .表达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公将战,曹 刿请见。8 .表达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十年春, 齐师伐我。9 .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夫战,勇 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0 .表达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下视其辄,登轼而望 之。11 .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12 .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13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14 .能表达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 辙乱旗靡,故逐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原文解读】1先刻画 了邹忌的外貌: 身材魁梧,仪表 堂堂。“窥镜”“自 视”,逼真地刻画 出他不无自得的 神情。【2】三个人 的回答,由于身 份和心理不同, 虽然都是赞扬, 但语气上却有明 显的不同。妻的 回答表现了妻对 他由衷的喜爱, 爱恋之情溢于言 表。妾因其地位 低下,与主人之 间并没有多少真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