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材料一】所谓酒令,按新版辞海的说法:“酒令,旧时饮酒时助兴取乐的游戏。推一人为令官,余以听令轮流说诗词,或做其它游戏,违令或负者罚饮。”据考证,酒令之始可以上溯到周朝初年,鉴于商朝统治者溺酒亡国的教训,由周公以王命发布酒诰禁酒。“群饮,汝无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起初本意是为了禁止酗酒而设酒令官。在诗小雅宾之初筵第五章中有“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的句子,这里的“监”“
2、史”即令官,是为限制宴会上饮酒过度而设的执法官,对饮酒失仪妄言者要予以惩罚。而后世所说的酒令与其本意恰恰相反,是劝人多饮酒的一种行乐手段、游艺活动。从形式上看,酒令有多种多样,诗词曲文类(如作诗令、说诗令、回环令等);游戏类有拇战(或曰猜拳、划拳等)、猜枚、牙牌令、射覆、投壶、击鼓传花、占花名儿、拆字、联句等。从内容上看,酒令有俗令和雅令、通令和筹令之分。中国的酒令文化是一种特别、独有的酒俗。“酒令”二字出现在历史资料文献中最早见于后汉书贾逵传:“逵作酒令,学者宗之。”但在当时并没有广泛流行。梁书王规传说:“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此举。”可见,南北
3、朝时期,酒令并不风行。它的流行大概始于唐玄宗发明的击鼓催花,从此就自上而下传播于民间。唐代的酒令有许多种类,据唐人皇甫松醉乡日月记载,已有骰子令、旗幡令、上酒令、手势令、小酒令、杂法等多种,唐人的诗歌也多有反映,如白居易的“筹插红螺碗,斛飞白玉卮。碧筹攒彩碗,红袖拂骰盘”,刘禹锡的“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等等。同时,一系列的行令、酒约也制定出来。醉乡日月的目录里便有“饮论”“为宾”“律录事”“觥录事”“选徒”“令误”“逃席”等各项内容。宋代的情况与唐代差不多,只是更加丰富。至于明清两代酒令则发展到了高峰,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曲、小说、中药、丹令、八卦等等,无不
4、入令。(取材于姜南浅析红楼梦中的酒令)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酒令”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据酒诰文字,对酗酒者可以处以极刑。B.最初的“酒令”是劝人多饮酒的行乐手段。C.据文献记载,东汉至南北朝酒令尚未流行。D.明清两代,酒令内容丰富,几乎无不入令。2.下列内容没有在“材料一”中体现的是(3分)A. 酒令的定义 B.酒令的起源 C.酒令的种类 D.酒令的价值【材料二】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在各种场合显示学问与才能,以示风雅博洽。唐代开始,雅令便在文人学士的酒席间流行开了,当时即有“闲征雅令穷经史”说法。雅令的种类很多,如古文贯串令、词牌令、拆字令、四书令、飞花令等。以下略举一二。“古文
5、贯串令”行令的格式大致如下:先说一句古文,接旧诗一句,再以一个骨牌(即“牙牌”“宣和牌”)名称和一支曲牌名称衔接,末以历书一句殿底。这么一个长句,共同组成“酒面”,长句之间要上下照应,彼此关联,最后说出“酒底”。“酒底”多为酒席间现成的花果名,再续古诗一句,诗句须有花果名相联。红楼梦六十二回宝玉做生日,酒席间湘云和宝玉划拳,湘云赢了宝玉,要宝玉行一个“古文贯串令”,宝玉一时说不出,黛玉便道:“你多喝一钟,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枝折脚雁,叫得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说得大家笑了。众人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黛玉又拈了一个榛瓤,说酒底
6、道:“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四书令”是用“四书”中的句子组合而成的酒令,这种酒令在明清时期特别流行。行令时具体要求又各有不同。重论文斋笔录记载了清朝嘉庆年间一则“四书令”,很有特色。这种酒令要求选用“四书”中的两个句子,上一句的末字和下一句的首字须合成一个药名,否则便要罚酒。其佳构有:道不远人,参也鲁(人参);诸侯之宝三,七里之郭(三七);臧武仲以防,风乎舞雩(防风);不知为不知,母命之(知母);殷鉴不远,志于道(远志);颜路请子之车,前日于齐(车前);事亲为大,黄衣狐裘(大黄);长一身有半,夏日则饮水(半夏);与其弟辛,夷子思以易天下(辛夷)等等。可见,不熟悉经书的文人是无法参
7、与这种“四书令”的。明清两朝科举制八股取士,当时的文人要参加科举考试就要死背经书,“四书令”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流行开来的。除了“四书令”,其它雅令也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取材于史双元说酒令)3.根据材料一、二,下列酒令不属于“雅令”的一项是(3分) A.骰子令 B.古文贯串令 C.拆字令 D.四书令4.对材料一、二涉及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小雅是诗经中“二雅”之一。“雅”即正,指朝廷正乐。B.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代表作有长诗长恨歌。C.刘禹锡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高尚的追求。D.“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5.“飞花令”是雅令中的一种,最基本
8、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含有“花”字,且对“花”字出现的位置有严格的要求。这些诗可自作,也可背诵前人成句。行令者先后相续,作不出、背不出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其喝酒。请根据你的背诵,完成下面的“飞花令”。(诗句可以少于7个字;任选三句作答;6分)花;花;花;花;花;千树万树梨花开;花;【材料三】唐宋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助饮方式是行酒令助饮。行酒令助饮多在巡(行)酒之后进行,它极大地调动了当时人们的饮酒情趣,唐宋酒令艺术的繁荣对唐宋饮酒之风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唐代,酒令开始作为一个专有名称,特指酒筵上那些决定饮者胜负的活动方式。酒令在唐代形成后,很快就成为人们宴饮助兴的主要娱乐形式,从文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顺义区 第一 中学 2020 届高三 语文 10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