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选型及发电量计算.doc
《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选型及发电量计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选型及发电量计算.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选型及发电量计算1.1太阳能光伏电池选型目前占主流的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硅太阳电池。国内几家大型太阳能电池商业化生产的光伏组件主要以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组件为主,其中多晶硅组件效率在15%左右。本项目根据目前市场上三种主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市场价格、运行可靠性、电站的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及设备运输条件等比较,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本项目初步选定260W的多晶硅组件,其性能参数如下:(1)采用高效率多晶体硅太阳电池片,转换效率高;(2)使用寿命长:25年,衰减小;(3)采用角键紧固铝合金边框,便于安装,抗机械强度高(符合风/雪压要求);(4)采用高透光率
2、钢化玻璃封装,透光率和机械强度高;(5)采用密封防水的多功能接线盒。本项目采用单块功率260Wp多晶硅光伏组件。组件参数见下表:(1)标准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峰值功率(Pmax)260 W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29.25V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8.36 A开路电压(Voc)37.80 V短路电流(Isc)8.78 A组件转化效率11.40%标准测试条件:照度 1000 W/m2,温度 25(2)温度特性TK Isc+0.0654 %/KTK Voc-0.3215 %/KTK Pm-0.4204 %/K(3)主要电气特性曲线如下所示(4)主要尺寸如下图所示组件外观件下图:1、正常工作条件(1
3、)环境温度:40-85(2)相对湿度:95%(25)(3)海拔高度:5500m(4)最大风速:150 km/h2、太阳能电池组件性能要求(1)提供的组件功率偏差为3%。(2)组件的电池上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机械损伤,焊点无氧化斑。(3)组件的每片电池与互连条排列整齐,组件的框架整洁无腐蚀斑点。(4)在标准条件下(即:大气质量AM=1.5,标准光强E=1000W/m2,温度为251,在测试周期内光照面上的辐照不均匀性5%),太阳电池组件的实际输出功率均大于标称功率。(5)太阳电池片的效率17.75%,组件效率11.3%。(6)光伏电池组件具有较高的功率/面积比,功率与面积比=148 W/。功率与
4、质量比=11.6 W/kg,填充因子FF0.77。(7)组件2年内功率的衰减2%,使用10 年输出功率下降不超过使用前的10%;组件使用25 年输出功率下降不超过使用前的20%。(8)组件使用寿命不低于25年。(9)太阳能电池组件强度通过IEC61215 光伏电池的测试标准中冰雹实验的测试要求。并满足以下要求:撞击后无如下严重外观缺陷:破碎、开裂、弯曲、不规整或损伤的外表面;某个电池的一条裂纹,其延伸可能导致组件减少该电池面积10%以上;在组件边缘和任何一部分电路之间形成连续的气泡或脱层通道;表面机械完整性,导致组件的安装和/或工作都受到影响;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输出功率的衰减不超过实验前的5%
5、。绝缘电阻应满足初始实验的同样要求。(10)太阳能电池组件防护等级IP65。(11)连接盒采用满足IEC 标准的电气连接,采用工业防水耐温快速接插,防紫外线阻燃电缆。(12)组件的封层中没有气泡或脱层在某一片电池与组件边缘形成一个通路,气泡或脱层的几何尺寸和个数符合IEC61215规定。(13)组件在外加直流电压2000V时,保持1分钟,无击穿、闪络现象。(14)绝缘性能:对组件施加1000V的直流电压,测量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15)组件采用EVA、玻璃等层压封装,EVA 的交联度大于80%, EVA与玻璃的剥离强度大于30N/cm2。EVA 与组件背板剥离强度大于10N/cm2。(
6、16)光伏电池受光面有较好的自洁能力;表面抗腐蚀、抗磨损能力满足IEC61215 要求。(17)边框与电池片之间应有足够距离,确保组件的绝缘、抗湿性和寿命。(18)为保证光伏电池组件及整个发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光伏电池组件有效的防雷接地措施。(19)组件背面统一地方粘贴产品标签,标签上注明产品商标、规格、型号及产品参数,标签保证能够抵抗二十年以上的自然环境的侵害而不脱落、标签上的字迹不会被轻易抹掉。产品包装符合相应国标要求,外包装坚固,内部对组件有牢靠的加固措施及防撞措施。全包装箱在箱面上标出中心位置、装卸方式、储运注意标识等内容。1.2逆变器选型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
7、电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选型对于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及其它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本项目中逆变器的选型主要考虑以下技术指标:1、单台逆变器容量对于大中型并网光伏电站项目,一般选用大容量集中型并网逆变器。由于本项目安装容量取决于占地面积,考虑就近并网原则,需根据区段设置安装容量选择逆变器功率。本项目选用80台500kW功率逆变器。2、转换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越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越高,系统总发电量损失越小,系统经济性也越高。因此在单台额定容量相同时,应选择效率高的逆变器。本项目要求逆变器在额定负载时效率不低于95%,在逆变器额定负载10%的
8、情况下,也要保证90%(大功率逆变器)以上的转换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包括最大效率和欧洲效率,欧洲效率是对不同功率点效率的加权,这一效率更能反映逆变器的综合效率特性。而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是随日照强度不断变化的,因此选型过程中应选择欧洲效率高的逆变器。3、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太阳电池组件的端电压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地区环境温度不同,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宽的逆变器可应用的地区更广。4、最大功率点跟踪太阳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随时变化,因此逆变器的输入终端电阻应能自适应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特性,随时准确跟踪最大功率点,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5、输出电流谐波与功率因数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并网点的谐
9、波电压及总谐波电流分量应满足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规定,光伏电站谐波主要来源是逆变器,因此逆变器必须采取滤波措施使输出电流能满足并网要求,电流总谐波含量应低于3%,逆变器功率因数接近于1。6、电压异常时响应特性逆变器在电网电压异常时的响应要求满足下表:并网点电压最大分闸时间U50%UN*0.1s50%UNU85%UN2.0s85%UNU110%UN连续运行110%UNU135%UN2.0s135%UNU0.05s注:1、UN为光伏电站并网点的电网标称电压。2、最大分闸时间是指异常状态发生到逆变器停止向电网送电的时间。7、系统频率异常响应光伏电站并网后频率允许偏差符合
10、GB/T 15945 的规定,即偏差值允许0.5%Hz,当电网接口处频率超出此范围时,过/欠频保护应在0.2秒内动作,将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8、可靠性及可恢复性逆变器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瞬时过载能力,如:过电压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应正常运行;过负荷情况下,逆变器需自动向光伏电池特性曲线中的开路电压方向调整运行点,限定输入功率在给定范围内;故障情况下,逆变器必须自动从主网解列。系统发生扰动后,在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范围之前逆变器不允许并网,且在系统电压频率恢复正常后,逆变器需要经过一个可调的延时时间后才能重新并网。9、具有保护功能根据电网对光伏电站运行方式的要求,逆变器应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面 分布式 发电 组件 选型 发电量 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