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技术管理规程.doc
《01技术管理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技术管理规程.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件编号:SC-SMP-00100 第 8 页 共8 页文件名:技术管理规程制定人:制定日期:分发份数:10份审核人:审核日期:颁发部门:GMP办公室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分发至:公司办公室、主管生产部副总、生产部、各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仓库、设备科1 目的:建立技术管理标准规程,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2 范围:公司各个技术部门。3. 责任:生产主管副总、生产部、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仓库、设备科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4.内容:41技术管理制度4.1.1在董事长的统一领导下,生产技术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全公司的技术管理工作,领导车间专业技术(工艺、质量、设备试验等)工作,
2、业务上受生产技术主管部门领导。4.1.2生产部门是公司管理技术管理专职机构,具体负责技术组织工作,生产部要配备掌握业务、熟悉业务的工作认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分别负责工艺、革新、技术、情报等管理工作。4.1.3所有产品进行生产均须按GMP要求制订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质量标准,没有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得进行生产,生产使用的原料也必须有相应的技术质量标准,否则不能进行生产。4.1.3工艺规程的制订和修改必须以法定质量标准为依据,采用先进技术,以保证优质、安全和先进技术指标的实现。4.1.5工艺规程:由车间主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制订过程要组织生产工人进行讨论,广泛收集生产操作人
3、员的经验意见,拟定初稿,由车间主任签署意见后报生产部,生产部再组织质量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生产部负责修改定稿,由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审批颁布执行。4.1.6由生产车间根据工艺规程组织编写相应的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作为操作人员生产的直接依据;岗位操作法由车间技术人员组织编写并讨论补充、车间主任审查批准执行,生产部备案。4.1.7生产过程中如果进行了某一工序的工艺进行改革,采用新的工艺、新方法,投产前须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在定期修改工艺规程时纳入正式的工艺规程。4.1.8工艺规程每4年修改一次,岗位操作法每2年修改一次。4.1.9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的解释权属于生产主管部
4、门和车间主任,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便修改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凡有重大改进及合理化建议,必须报经生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试验施行。4.1.10工艺规程是内部技术资料,必须按密级妥善保管,任何人和单位需要索取工艺规程时都要经批准,不得自行发放。5.工艺规程的执行和检查制度5.1工艺规程一经执行,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违反和擅自改动,对末经批准手续的、不符合规程的一切指示,车间或岗位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对违章操作者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损失的、影响生产的,依照公司规章制度给予处分。5.2工艺规程的贯彻执必须依靠全体员工,工艺规程批准后,必须迅速下达车间,及时组织
5、各班组学习,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操作规程,需经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的应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岗操作。5.3对新上岗的人员,必须由技术员帮助指导其学习岗位安全操作法及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保养。由车间指定的熟练工人带班,学徒期或实习期人员根据情况进行鉴定,合格后发合格证,方可独立操作。5.4车间主任、技术员、班组长及生产主管部门必须经常检查工艺规程的执行情况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考核,考核由生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5.5岗位操作的原始记录要完整,清晰、准确、真实、及时填写,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要记录记实,操作者对操作记录负责,不得任意涂改或撕毁,操作原始记录由技术员整理后交车间保管,保存至该产品有效期后
6、一年止。5.6由于原材料或中间产品质量的波动,设备产生故障或偶然事件影响工艺规程正常执行时,允许采取临时措施,相应改变工艺条件并通知生产主管部门,时间不允许,处理后必须通知生产主管部门,待情况正常后,仍须按原工艺规程执行,不正常情况处理必须做好详细记录。5.7工艺规程执行情况要定期组织检查,进行工艺纪律教育,并将列为车间、班组及个人竞赛评比和技术考核内容。6 工艺规程的制订内容应包括:6.1产品名称。6.2产品剂型6.3处方6.4生产工艺操作要求6.5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6.6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6.7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7.岗位操作法的内容应包括7.1生
7、产操作方法和要点。7.2操作的复核、复查。7.3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制。7.4安全和劳动保护。7.5设备维修、清洗。7.6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7.7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8.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包括:8.1题目、编号、制定人、制定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及批准日期、颁布部门。8.2标题及正文。9.原材料的消耗定额管理9.2原材料消耗定额由生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订,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供销部门按定额加上合理损耗制订供应定额,办理物资采购,生产主管部门凭定额下达生产产品领料单。9.3工艺发生较大改变需要修订消耗定额时,必须由车间技术人员提出理由及修改数据,经车间主任签字,交生产部门审批
8、后执行,并同时由生产部门通知供应部门,按修订方案调整供应计划和下达生产任务。消耗定额或所用的原材料变动较大时,要经过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执行。9.10特殊情况,临时性超过定额领料,需要车间技术员填写物料领用单,说明理由,经车间主任签字,交生产部经理签字,经质量保证部审核,批准后填写物料领用单领用。10.车间退料管理10.1在领取原辅料时,由车间领料人员按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送交仓库领料,领料时认真核对名称、规格、数量等是否相合,无误后方可领用。10.2产品若超额领料,生产车间必须用书面将原因报告质量保证部门审查,主管领导签字同意领取方能进行超额领用。10.3原辅料领进车间前必须清除外包装不洁物,领
9、回后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10.4剧毒品和贵重物品,领回后应按规定妥善保管和使用。10.5凡生产每个品种完全成后,如有多余原辅物料,应包装好并及时退回仓库,并填写物料退库记录。11.投料管理11.1投前必须调好衡器,核对处方,并将所有用具全部清洗干净,需要消毒的要认真进行消毒处理。11.2投料必须坚持两人投料制度(一人投料,一人复核),单独一人不能进行投料工作。11.3按处方要求投料量,准确称量,并要对其名称、性状等相符情况进行检查复核,无误后,按规定的方法投料,投料应及时填写生产记录,投料完毕,再重新全面复核一次,如有错漏应及时更正,并上报车间和生产部。11.4投配料完工后,中间产品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 技术管理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