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教案(2021新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教案(2021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教案(2021新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地球的表面【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他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旅游途中或在网络、电视中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这种
2、猜测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思维线索,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3、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学生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对地球了解吗?地球表面是什么样子的?地球现在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新单元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地球的表面)设计意图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地球表面的样子。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的表面 小学 科学 教科版五 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地球 表面 教案 2021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