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详解).docx
《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详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2019级学科教学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局部。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前须知: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号。2 .第I卷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II卷答案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
2、一项(A.湛蓝(zhan)休衩(qin)潸然泪下(shan)拈轻怕重(nian)B.殷红(yan)黄晕(yun)叱咤风云(cha)坦荡如砥(di)C.高邈(miao)刹那(ch0残垣(yuWn)断壁味同嚼蜡(jiao)D.悖谬(bei)箴言(zhen)深恶痛疾(wfi)目不窥园(gui)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恣雎寂寥筋疲力尽鹤立鸡群B.稽首绯红遥不可及接踵而至C.寒噤修葺根深蒂固锋芒必露D.瞭亮隧洞金榜提名慷慨淋漓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语文老师十分博学,讲起课来总是信手拈来,生动有趣。B.几代“治沙人”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行动
3、,将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C.在美好的山水间浮光掠影,在经典的文字中流连忘返,我们从而感悟到美的真谛。D.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这在中国航天工程开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次的亲子共读活动目的是丰富全社会读书的良好气氛,营造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B.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详解】A.恣雎恣睢;C.锋芒必露锋芒毕露;D.金榜提名金榜题名;应选Bo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语文老师十分博学,讲起课来总是信手拈来,生动有趣。 B.几代“治沙人”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
4、攻坚克难的行动,将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 C.在美好的山水间浮光掠影,在经典的文字中流连忘返,我们从而感悟到美的真谛。 D.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不言而喻,这在中国航天工程开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答案】c【解析】【详解】A.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这里形容语文老师讲课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使用恰当;B.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这里形容“治沙人”有恒心毅力将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使用恰当;C.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句中指的是优美的自然风景,
5、不能用来形容风景。使用不恰当;D.不言而喻:意思是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这里指“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人都明白。使用恰当;应选C。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本次的亲子共读活动目的是丰富全社会读书的良好气氛,营造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B.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C.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D.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的现状,“时代楷模”张桂梅创立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答案】D【解析】详解】A.搭配不当,应将“丰富”和“营造”互换位置;B.分
6、类不当,“看视频”包括“看新闻,看直播,去掉“看视频”;C.否认不当,把“不是”改为“是”;应选Do5 .以下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 中各放光彩。8.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通常是升职。C.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 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样 子茶馆等。【答案】B【解析】【详解】B. “
7、左迁通常是升职”错误,应为“左迁通常是降职”。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 言下迁;应选B。二、(6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义猫清宣鼎有某翁者,救死恤生,利人爱物,人皆仰之。然厄于命,家中落拓。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 伺之。自此猫不他往,恋恋依翁侧。翁每饭必食以腥,即外出,必嘱家人尽心爱养。是年秋涝,粒米无收。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猫更无从得食,嗷嗷于侧。小女子责之 日:“人尚无食,汝欲食耶?汝不念平日养育恩勤,何以报德,而反嗷嗷取憎耶? ”猫呦然似诺,一跃登 屋去。未几,猫衔一物掷翁怀中,视之,妇女旧抹额也,上缀宝珠二十余,光明圆正,值千金。翁惊讶失 色,曰:
8、“猫虽通灵,但窃取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 ”其妻女 日:“翁言虽是,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况此物自至,必天神怜翁,假手以 济,岂尽狸奴力耶?姑先质资度岁,暗访物主,明告其故而归之,似亦无伤。”翁不得已,姑从之。次 年遍访,无失物家。乃赎珠而货之,缘是起家。(选自夜雨秋灯录,有删改) 注释典质:典当。抹额:妇女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狸奴:猫的别称。质 资:这里指抵押宝珠换钱。6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翁每饭必食以腥(食物)*C.明告其故而归之(原因)A.翁每饭必食以腥(食物)*C.明告其故而归之
9、(原因)B.借贷无门,典质已尽(已经)D.翁不得已,姑从之(听从,顺从)7 .用给文中画曲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8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饥猫倾侧将毙,翁睹之恻然,伺之。(2)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奈何?9 .文中老翁因卖了宝珠而起家,你如何评价老翁卖掉宝珠这一行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答案】6.A7.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 (1)有一只饥饿的猫倒在地上快要死了,老翁看到它心生同情,就去照料这只猫。(2)而且怕丧失物品的人家,会冤枉到奴仆,事关重大,怎么办?8 .例如1:老翁
10、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宝珠是老翁所收养的猫衔来的报恩之物,而且当初他家生活艰 难,他只是暂时将宝珠抵押来换钱度日,后来又遍访失主不得,最后才卖了宝珠。例如2:老翁的做法不妥。因为老翁救助饥猫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如果卖了宝珠就玷污了他的品行;猫衔 来的宝珠毕竟属于他人,且价值贵重,卖了有可能冤及别人;尽管暂时找不到失主,还可以继续寻找。【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辨析。A.句意:老翁每顿饭一定喂它荤腥。食:动词,喂养,给吃;应选Ao【7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本句句意为:但是市井中的李树,难道是没有主人的?有节操的人尚且
11、去摘取来吃,这正是人们所说的饥 不择食。“井上之李”,名词性短语作主语,其后应有停顿;“廉士”为名词,作“取之”的主语,其前应有停 顿;“所谓也”意为“正是人们所说的”,固定用法,为一个意义单位,应单独划出。所以节奏应划分为:但井上之李/岂无主者/廉士尚且取之/所谓饥不择食也。【8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倾侧:倒下。睹:看。恻然:悲伤的样子。伺:喂,照料。且:而且。冤及:冤枉到。奈何:怎么办。【9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属于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可以赞成老翁的做法,也可以否认老翁 的做法,但要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如果赞成老翁的做法,可结合其妻女
12、的话来阐述理由;如果否认老翁的做法,可结合“猫虽通灵,但窃取 之物,污我品行,且恐失物之家,冤及婢仆,性命攸关”来阐述理由。例如一:我认为老翁卖珠宝度过难关是可以的。因为这珠宝是猫衔回来的,并不是人为的偷盗,而且老翁 一家人只是暂且凭此度难,并决定在暗访到主人后归还给主人,并没有偷盗与占有的意思。更何况只有在 保住性命的前提下,才能到达归还主人的目的。例如二:我认为老翁卖珠宝起家是错误的。他因为当立即寻找主人,归还与人,否那么如此价值连城的珠宝 必会牵连到主人家仆的性命,殃及无辜。【点睛】参考译文:有个老翁,救死扶伤,可怜受难的人和物,很受人们的敬仰。但是命运多难,家道中落。有一只饿猫 倒下就
13、会死去,这老翁看到了,心里十分的难过,就尽力的救助它,照顾它。从此以后这只猫也就不去他 处,对老翁无比的依恋。老翁每顿饭一定喂它荤腥,即使他外出,也一定会叮嘱家人全心全意的照顾小 猫。这年秋天洪涝之灾,庄稼颗粒无收。老翁家没有了吃的,又无处去借,可以典当的东西也都典当完 了。猫更是没有吃的,在旁边叫个不停。老翁的小女儿就责骂猫说:“人都没有吃的,你还想吃?你也不 念及平日的喂养恩情,如何回报,为什么还在旁边叫个不停让人讨厌? ”猫听了似乎明白了什么,一跃身 到屋顶离去了。一会儿,猫衔着一个物品扔到了老翁的怀中,仔细一看,是妇女的旧巾饰,上面缀着二十余颗宝珠, 都光明透亮,圆满端正,价值千金。老
14、翁大惊失色,说:“这猫虽然通灵性,但是去偷盗物品给我,败坏 我的品行。况且丧失物品的家中,一定会冤枉家中的奴仆,性命攸关,怎么办?”他的妻子女儿都说:“你说的虽有道理,但是市井中的李树,难道是没有主人的?有节操的人尚且去摘取来吃,这正是人们所 说的饥不择食。何况这个物品现在我们得到了,一定是上天可怜你,借猫之手来救济你,难道都是猫的能 力获得的?我们姑且抵押宝珠换钱度过难关,在暗地里访察物品的主人,然后在说明原因告诉他原因归还 给他,好像也没有什么伤害。”老翁不得已,就听从了他们的意思。第二年老翁到处都拜访了,都没有丢 失了东西的人家。于是老翁就将那抹额赎了回来,然后又卖了出去,因为这个缘故立
15、家兴业。第II卷(非选择题,共129分)三、(26分)古诗文阅读临江仙夜归临皋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 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营营:周旋、忙 碌,形容奔波钻营,追逐名利。毂纹:比喻水波细纹。10 .词的上片运用了 “以动衬静”的写法,请作赏析。11 .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在词中流露出归隐江湖的念头,你认为苏轼真的会归隐吗?结合苏 轼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诗文内容回答。【答案】10.上片以动衬静、
16、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如雷的鼻息声、自己的敲门声和谛听江水声,衬托 出夜的幽静和诗人心情的孤寂。(结合诗句分析,大意写出即可).例如:我认为苏轼不会归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诗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本 词中有“长恨此身非我有”句,说明自己身不由己;记承天寺夜游中虽自诩“闲人”,内心却并不愿做 一个“闲人”;定风波表露出来的也是屡遭挫折而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面对逆境愈挫愈勇的苏轼不可 能归隐。(观点明确,能结合一两篇诗文适当阐述即可。如有学生写“会归隐”,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解析】【分析】【10题详解】考查对诗词写法的理解。“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意思是家
17、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 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诗人喝醉酒后,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这里运 用以动衬静的写法,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自己的敲门声和谛听到的江水声,衬托出周围 夜静人寂的环境,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11题详解】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本首词下片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 流放的下场。诗人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 生。”表达了诗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诗人面对无辜被贬的遭遇,发出 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18、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内心并不想做一个“闲人”。在定风 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 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异,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由此可以看出诗 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据此可知,苏轼不会归隐。11 .名篇名句默写。(1) ,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三章)(2)乡书何处达? o (王湾次北固山下)(3)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4)巴东三峡巫峡长,o (郦道元三峡)(5)是故学然后知缺乏,o (礼记虽有嘉肴)(6) ,井上生旅葵。(汉乐府十五参军
19、征)(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直抒胸臆,表达词人渴望收复 国土、建功立业雄心壮志。(8)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或表达对所爱的人至死 不渝的深情)的诗句是, O【答案】 .入那么无法家拂士 .归雁洛阳边 .箫鼓追随春社近 .猿鸣三声泪沾裳 . 教然后知困 .中庭生旅谷 .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 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此题中应注意“拂、雁、箫、鼓、猿、裳、赢”这几个字的写 法
20、。四、综合性学习(11分).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渐冻症的公众知晓度并不低,尽管是罕见病,但2014年风行全球的“冰桶挑战”普及了它的残酷: 这是一种人类尚未能攻克的“运动神经元病”,叉叫作“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简称“ALS” )o英国物理 学家霍金患的便是这种疾病。患者的身体会渐渐丧失活动能力,肌肉不断萎缩,人像被冰冻起来一样,通 常先是四肢,再到全身,最后完全瘫痪。更残酷的是,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日 渐“枯萎”。【材料二】【材料三】我国没有针对渐冻拉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按每10万人中就有4名渐冻症患者计算,我国目前约有 超6万名渐冻症患者。据统计,渐冻症
21、患者中。有5%70%是遗传性,其他均为散发性。【材科四】渐冻症患者生存期3-5年,只是个平均值。不少患者经积极治疗,活过了 5年,甚至10年、20年。 治疗渐冻症没有特效药,药物只能延缓病情。吃药和不吃药,病情的进展速度可能不一样,进口的利鲁喳 4000多元一瓶,仅够吃一个月。国产药虽然入了医保,价格几百元,但很多医院没采购,患者也买不到。(1)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话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渐冻症患者很快会丧失活动能力,人就像被冷冻起来一样B.中国渐冻症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比外国患者小,同时也生存得更长久。C.渐冻症患者虽然散发性病例较多,但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有关。D.目前,公众对渐冻症
22、的知晓度高,主要是因为我国渐冻症患者多。(2)结合上述材料,针对我国渐冻症患者治疗难问题,给相关部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3)邻居李伯伯的儿子不幸患上渐冻症,想放弃治疗,请运用材料中的知识,对李伯伯进行劝说。【答案】(1)B(2) 一是要求医院必须备足国产治疗药,同时可由医保对使用进口药利鲁喋的患者进行补助。二是通过慈善募捐,建立互助资金,解决渐冻症患者治不起病的困境。(3)例如:李伯伯:您好!渐冻症虽无法治愈,但只要积极治疗,就可以延缓病情,目前有经过治疗生存 20年的例子。据我所知,国产药费用并不算太高,医保还能报销,您一定不要放弃,积极给儿子治疗,不 要贻误病情。【解析】【小问1详解】此题
23、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A.错误,由材料一 “渐冻症的公众知晓度并不低这是一种人类尚未能攻克的运动神经元病者的身体会渐渐丧失活动能力,肌肉不断萎缩,人像被冰冻起来一样”可知此项中“渐冻症患者很快会丧 失活动能力”说法有误;C.错误,由材料三“渐冻症患者中。有5%-10%是遗传性,其他均为散发性”可见渐冻症患者发病遗传不 是主要原因;D.错误,“主要是因为我国渐冻症患者多”属于望文生义,在文中找不到支撑的依据;应选Bo【小问2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提的建议一定要与有关部门相关,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根据材料三“我国目前约有超6万名渐冻症患者”可提建议为:政府要更加关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江油市 中考 语文试题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