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1.工业革命前的“工场”与工业革命后的“工厂”的本质区别是()A.前者规模较小,后者规模大B.前者用手工生产,后者用机器生产C.仅仅是名称的不同D.前者出现时间较早,后者出现时间较晚(1814-1830年)工人破坏机器2 .下图反映的现象共同折射出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A.劳资矛盾的激化B.东西方文明差距C.殖民活动的开展D.工业革命的影响3 . 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的机器是()A.飞梭B.水力纺纱机 C.珍妮纺纱机D.手摇纺纱车4 .下面是小赵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2、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B.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一反法同盟的形成一工业革命5.近百年来,全球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虽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全球【点睛】11. D【详解】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主观理解。1785年,瓦特改进 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事实,故D正 确;ABC均为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排除ABC。故选D项。【点睛】12. 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是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过渡
3、,以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为主要特征,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开始于棉纺织业。BCD项与题意不符,A 项符合题意,故选A。13. D【详解】根据题干“大工业逐步地彻底地排弃了手工业生产,从前的大商人、手工工场主变成了工厂 主封建地主和一切中间阶级也受到了大机器生产的排挤。”可知,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 发生了变化;工业革命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因 此,材料反映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打下基础,D项正确;工业革命没有消灭 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排除B项;使亚非拉地区被纳入世界市场,与材料意思无关,排除
4、C项。故选D项。【点睛】14. C【详解】答案第4页,共8页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广泛使用,资本家加重剥削工人, 工人几乎没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成为纯粹为资本家生产财富的机器,社会诞生了两大对 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加 大,未涉及人口的不断增长,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环境的好坏,排除B项;垄断组织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体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5. A【详解】分析“1750187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17501870 年间,英国的城市人口逐渐增多
5、,主要原因是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进行的工业 革命促进了英国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故A符 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1688年,排除B;进行三角贸易,资本原始积 累的剧增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进行殖民扩张,海外殖民地的扩大促进了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17501870年间英国城市人口与农 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的主要原因。16. (1)【答案一】判断:同意。理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打破 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的局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
6、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 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答案二】判断:不同意。理由:伴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欧洲国家扩大了殖民掠夺、 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该船队环球航行具有很大的破坏 性。【答案三】判断:不同意。理由: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使世界 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殖民 扩张和侵略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应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麦哲伦 船队环球航行。(2)原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被称为: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3)要求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
7、向明确。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答案第5页,共8页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详解】(1)本题为开放题,围绕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利或弊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一】根 据材料一中的“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 功勋。结合所学可知是说明了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利: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打击了天 主教会,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以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传播;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 绝和孤立的局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麦哲伦船队完成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
8、功勋。据此可以同意材料一中的观 点;【二】结合所学知识也可知道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弊:欧洲国家扩大了殖民掠夺、殖民 扩张和侵略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冲击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麦哲 伦船队环球航行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为此可说不同意材料一中的观点;【三】我们也要学会 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结合新航路开辟后带来的利和弊, 中肯地分析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打击了天主教会,促进了自然科 学的发展和人以文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传播;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的局面,世界 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 球航
9、行,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但欧洲国家扩大了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 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冲击了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 行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为此也可说不同意材料一中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中“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 灭绝“,分析可知美洲当地劳动力锐减的主要原因是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 根据材料二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疯狂地对亚非拉地区进行殖民 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美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美洲劳动力 大量的缺乏。16世纪开始的,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
10、等,在非洲 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 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 大致构成三角形状,史称三角贸易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或黑 奴贸易)。(3)本题为开放题,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第一次工业革命”选择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后果的角度,谈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经济、生答案第6页,共8页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谈给世界、欧洲、亚非拉地区各带来了什么(民主政治、阶级、 思想、社会、对外);从工业革命的演进的过程的角度,谈工业革命是此前一系列事件
11、逐步 积累的结果,谈工业革命是此后一系列事件逐步产生的因。要求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 明确。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 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17. (1)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处于领先地位;充足的资金支持;银行业发达;劳动力充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修建速度快;修建里程多;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区域;铁路覆盖地区不平衡。(部分地 区仍然没有修建铁路)(3)罗伯特骚塞: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了城市拥挤,破坏了城市的环境。托马斯麦卡莱:因为国家制造业(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良好。崔斯坦:工人的生活条件差,健康
12、水平低,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观点差异原因:史料撰写者的身份,立场,视角不同,会对他们的观点产生较大影响。【详解】(1)根据材料“它早已在基础性的采煤工业和炼铁工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可知英国工业基 础好,早已经在采煤和炼铁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技术基础;根据材料 “英国拥有更多可被用作工业革命资金的流动资本”“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 可知英国资金充足,银行业发展较早,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 定了经济基础;根据材料“由于行会瓦解较早”,可知英国较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使英 国传统的封建行会制度解体较早,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政治基础;根据材料“又对传统的
13、条块 农田进行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可知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充足的劳动力。(2)根据材料“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从1843年起,英国投入运营的铁路线里程达到 1900英里”,可知英国修建铁路的时间快,通行里程也比较多;根据材料“但主要集中在人 口密集的地区”,可知英国铁路修建区域主要集中于人口比较密集地区;根据材料“难以建 筑铁路的威尔士彭尼斯高地或者是苏格兰高地仍然处于与世隔绝状态。英国任然有部分地 区未修建铁路,说明英国铁路修建区域分布不平衡。(3)根据材料“在如此拥挤的街道”“被周围弥漫的烟雾熏黑”“有的只是永不停息的机器所 发出的喧嚣声、可知罗伯特骚塞认为
14、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城市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进而 答案第7页,共8页导致了城市拥挤和环境污染;根据材.料“人活得更长寿”“更好的居住条件和衣着,以及医 疗”“归功于国家的制造业”,可知托马斯麦卡莱认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制造业的发展积累了 丰厚的财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医疗水平都有明显的进步;根据材料“大多数工人缺乏衣 服、床、家具、燃料”“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可知崔斯坦认 为工业革命导致工人阶级遭遇了沉重的剥削,导致工人们的生活条件恶化,工作时间过 长,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健康状况。导致三者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呈现出迥然相异的主要原 因在于角度和立场的差异,其中罗伯特骚塞主要从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解析 部编版 九年级 上册 20 第一次 工业革命 同步 练习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