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主题研讨发言材料2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主题研讨发言材料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粮食安全生产主题研讨发言材料2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粮食平安生产主题研讨发言材料2篇篇一:疫情常态下我国粮食平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局部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 禁令,引发公众对粮食平安的担忧。粮食平安成了国人关注 的话题,虽然多方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供应平安,但是在全球 灾害频发的影响下,我国粮食平安背后也凸显一些结构性、 制度性的隐患。1 .粮食生产现状由于粮贱伤农,近年来一些种粮大户退租弃耕或转向非 粮化产业,局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农田摞荒现象。一些地方 通过政策扶持大规模实施非粮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 面积逐年萎缩,甚至一些耕地被“以租代征”或“廊道绿化” 等方式侵占。为保护耕地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国家先
2、 后实施了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 护区的划定,但仍然存在一些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 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上山下沟”现象。针对实有耕地面积缩水、种粮面积被挤占的现象,一些 地方的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数据受人为因素干扰,基础数据 难以反映粮食生产的真实状况,无法为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 与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2 .粮食平安存在的问题一步总结“首考”做法,优化完善考核方案,将全国政策性 粮食库存大清查和2018年度考核发现问题整改,以及中央 储藏棉管理等内容纳入考核;继续对分(子)公司开展考核, 增加了对集团公司的现场考核环节,实现对中央储藏粮棉和 对中储粮集团公司及
3、其分(子)公司的“两个全覆盖“,较 好地完成了 2019年度考核任务,准确反映中央储藏粮棉和 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管理现状,及时向国务院报送 了年度考核结果报告。对于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钟海涛表示,涉嫌违法的立 即移送,并追责问责;大局部实地考核发现的问题,能够立 即整改的已经责成责任单位立行立改;对尚未整改或需要持 续整改的问题,下发问题清单责成中储粮集团公司建立整改 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全面彻底。经过两年的考核, 中储粮系统中央储藏粮承储企业超轮空期等突出问题得到 有效整改,轮换外商业性经营行为得到有力遏制,租赁企业 风险隐患逐步整治,企业内控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保障中央 储藏
4、粮棉和中央事权粮食平安的基础更加稳固。实践证明,年度考核从中央储藏宏观治理和微观管理双 管齐下,全面立体反映中央储藏管理现状,努力实现考核监 督不留真空地带;紧扣政策执行、储藏轮换、问题整改等关 键环节,既催促中储粮系统层层压实管理主体责任,又有效 强化了行政监管责任。虽然我国粮食平安有保障,但我国粮食平安工作仍然不 能掉以轻心。巨大的人口体量决定了我国粮食平安不允许出 过失,疫情过后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粮食平安,消除粮食平安 隐患,突破困扰我国粮食平安的瓶颈,降低粮食进口依赖度, 确保口粮绝对自给。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下,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业 生产,强调不误农时、不废农
5、事做好春耕生产。2020年3月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就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推动各地分 区分级恢复春耕生产秩序,印发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 南。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xx林省考察时指 出了保障粮食平安的重要性。随着政策传到达地方,其重视 程度逐级衰减,到一些地方甚至成了形式化,贯彻中央精神 仅停留在口号或文件上。其根源无外乎,虽然农业生产、粮 食平安事关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但对地方政府缺少实质性 考核机制,有些地方将粮食生产让位于GDP、政绩,牺牲粮 食平安或挤占粮食生产开展空间,使粮食平安到地方成了 “数字粮食平安、报表粮食平安”。补贴措施难以
6、落到实处一些政策性补贴虽然实施多年,但由于绩效评价工作缺 失或不到位,导致钱花出去了而效果没有出来。如耕地地力 保护补贴,对于人多地少的区域没有采取创新性措施,依旧 采取按土地单位面积发放。由于人均耕地较少、户均到账补 贴金额较少、政策引导力较差,导致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再 如农机购置补贴,国补标准是一样的,地方补贴标准那么根据 各地财力而异。不同的补贴标准使一些人钻空子、跨区域倒 卖,使政府资金政策引导功效大打折扣,造成政府资金浪费。以往遏制非农化、非粮化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目前粮食平安受到的影响主要表达在非农化占用耕地 以及耕地的非粮化方面。为遏制耕地非农化,国家出台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例如: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 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平安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 2019) 50号)”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划为永久基本农 田,实行特殊保护,防止非农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损毁、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永 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8) 1号)“坚 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在防止非粮化方面,有关 于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发改农经2017331 号)“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优先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 种植,防止高标准农田非农化”。但是,上述政策措施没有 硬性规定和具体执行的标准,更没有明确违规的惩罚措施, 有些仅是指导意见,政策措施缺少
8、约束力和操作性,导致虽 然上面早有政策禁止,但一些地方依旧长期存在耕地被“以 租代征”等侵占的现象,照样享受农业补贴,依旧计算上报 粮食产量。3 .建议“十三五”以来,国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 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面对突发的疫 情、频发的自然灾害、动乱的国际局势,如何稳定粮食平安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平安,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 最大课题,其责任重大,也刻不容缓。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制度破除地方本位主义的影响,落实国家粮食平安战略。目 前,在国家层面不缺好的制度,缺的是强有力的执行,地方 本位主义正在慢慢透支国家粮食平安。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 政绩观决定了地方各届领导
9、更关注的是自己任期内的政绩, 很难把国家赋予的粮食平安重任放在首位。建立有针对性的 地方政府考核机制(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经过几年的运 行,一些地方的考核已经流于形式,起不到制度导向的作 用),打破地方利益的掣肘,使地方政府能认真贯彻落实中 央粮食平安政策,依托各地不同自然禀赋,科学合理推进农 业布局区域化,主动做好粮食生产工作;建立先进的技术支 撑体系,制定长效的利益引导机制,健全完善的产业服务链 条,使种粮家庭规模年收益不低于家庭从事非粮或非农收 益,提高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制度性约束与政策性引导。耕地质量不达标,是很难做 到确保粮食平安的。耕地非农化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平安, 对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粮食安全 生产 主题 研讨 发言 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