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试题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试题二.docx(1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试题二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A市原副市长马某,涉嫌收受贿赂2000余万元。为保证公正审判,上级法院指令与本案无关的B市中级法院一审。B市中级法院受理此案后,马某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关于此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应当由法院作出终止审理的裁定,再由检察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B.应当由B市中级法院的同一审判组织对是否没收违法所得继续进行审理C.如裁定没收违法所得,而马某妻子不服的,可在5日内提出上诉D.如裁定没收违法所得,而其他利害关系人不服的,有权上诉本题答案:B2、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犯罪故意和共犯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一开始不知道现住自己家的张三是罪
2、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杀人犯后仍然加以隐藏的,可以构成窝藏罪B.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l0万元。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不构成高利转贷罪C.丙发现李四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项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借用”李四的公款50万元购买毒品,丙属于挪用公款罪共犯D.丁(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时,丁接受了王五提供的财物,丁构成受贿罪本题答案:A, B, D本题解析:窝藏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人而故意为其提供隐藏处所。A项中甲明知张三是杀人犯仍加以隐藏故构成窝藏罪。若是在张三杀人前二人就约定事成后甲隐藏张三
3、,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共犯。故A项正确。高利转贷罪(刑法第175条)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他人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案中,乙贷款100万元的初衷是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的,只是在贷款后因公司业务停滞才将该贷款转贷牟利,并非贷款当时的意思初衷,故而不成立高利转贷罪。故B项正确。本罪强调行为人一开始去银行贷款的时候,就有转贷谋利的目的。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李四挪用公款时丙并不知情,故而不构成该罪共犯。公款的使用人,原则上不成立挪用公款罪。故C项错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情人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行贿者的请托事项,收受行贿者的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的,
4、构成共同犯罪。丁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接受了王五的财物后,意图让田某为王五谋取利益,丁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故D项正确。3、多项选择题甲的下列哪些行为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不考虑情节)()A.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财物。为防止公安人员提取指纹,甲在丙报案前擦掉了两人留在现场的指纹B.甲、乙是好友。乙的重大贪污罪行被丙发现。甲是丙的上司,为防止丙作证,将丙派往境外工作C.甲得知乙放火致人死亡后未清理现场痕迹,便劝说乙回到现场毁灭证据D.甲经过犯罪嫌疑人乙的同意,毁灭了对乙有利的无罪证据本题答案:C, D4、单项选择题在南太平洋某轮自东向西穿越暖锋,通常风向将由()。ANNW转SSWBSSW转ENECE
5、NE转SSWDENE转NNW本题答案:D5、多项选择题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黄某听到王某的吆喝声,顾不得等赵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棍紧追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C.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D.对赵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题答案:A, B, C, D本题解
6、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实行过限问题(转化的抢劫罪)、自首的认定、未成年人的处罚原则。黄某和赵某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耕牛,但后来赵某在被王某发现后被追捕的过程中,为了逃避抓捕而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其行为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转化成了抢劫罪。因此,黄某和赵某只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对赵某超出原计划的犯罪故意而实施的抢劫行为,黄某不负刑事责任,因而黄某构成盗窃罪,赵某单独构成抢劫罪,故选项AC正确。黄某仅因形迹可疑(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觉)。被巡逻民警盘问时如实将其和赵某合伙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自
7、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黄某的行为属于自首,故选项B正确。赵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根据刑法第l7条第3款的规定,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故选项D正确6、多项选择题方某涉嫌在公众场合侮辱高某和任某,高某向法院提起自诉。关于本案的审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如果任某担心影响不好不愿起诉,任某的父亲可代为起诉B.法院通知任某参加诉讼并告知其不参加的法律后果,任某仍未到庭,视为放弃告诉,该案宣判后,任某不得再行自诉C.方某的弟弟系该案关键目击证人,经法院通知其无正
8、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法院可强制其到庭D.本案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题答案:B, C7、不定项选择甲在强制戒毒所戒毒时,无法抗拒毒瘾,设法逃出戒毒所。甲径直到毒贩陈某家,以赊账方式买了少量毒品过瘾。后甲逃往乡下,告知朋友乙详情,请乙收留。乙让甲住下(事实一)。甲对陈某的毒品动起了歪脑筋,探知陈某将毒品藏在厨房灶膛内。某夜,甲先用毒包子毒死陈某的2条看门狗(价值6000元),然后翻进陈某院墙,从厨房灶膛拿走陈某50克纯冰毒(事实二)。甲拿出40克冰毒,让乙将40克冰毒和80克其他物质混合,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事实三)。关于事实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是依法被关押的人员,其逃出戒毒所的行为构
9、成脱逃罪B.甲购买少量毒品是为了自吸,购买毒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陈某出卖毒品给甲,虽未收款,仍属于贩卖毒品既遂D.乙收留甲的行为构成窝藏罪本题答案:B, C8、单项选择题某县公安局开展整治非法改装机动车的专项行动,向社会发布通知:禁止改装机动车,发现非法改装机动车的,除依法暂扣行驶证、驾驶证6个月外,机动车所有人须到指定场所学习交通法规5日并出具自行恢复原貌的书面保证,不自行恢复的予以强制恢复。某县公安局依此通知查处10辆机动车,要求其所有人到指定场所学习交通法规5日并出具自行恢复原貌的书面保证。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通知为具体行政行为B.要求10名机动车所有人学习交通法规5日的行为为
10、行政指导C.通知所指的暂扣行驶证、驾驶证6个月为行政处罚D.通知所指的强制恢复为行政强制措施本题答案:C9、多项选择题严重精神病患者乙正在对多名儿童实施重大暴力侵害,甲明知乙是严重精神病患者,仍使用暴力制止了乙的侵害行为,虽然造成乙重伤,但保护了多名儿童的生命。观点: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不以防卫人是否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正当防卫针对的“不法侵害”以防卫人明知侵害者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结论:a.甲成立正当防卫b.甲不成立正当防卫就上述案情,观点与结论对应错误的是下列哪些选项?A.
11、观点与a结论对应;观点与b结论对应B.观点与a结论对应;观点与b结论对应C.观点与a结论对应;观点与b结论对应D.观点与a结论对应;观点与b结论对应本题答案:A, C, D10、单项选择题乙(15周岁)在乡村公路驾驶机动车时过失将吴某撞成重伤。乙正要下车救人,坐在车上的甲(乙父)说:“别下车!前面来了许多村民,下车会有麻烦。”乙便驾车逃走,吴某因流血过多而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因乙不成立交通肇事罪,甲也不成立交通肇事罪B.对甲应按交通肇事罪的间接正犯论处C.根据司法实践,对甲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D.根据刑法规定,甲、乙均不成立犯罪本题答案:C11、多项选择题某市人民检察院在侦
12、查该市教育局主管招生工作的陶某受贿案的过程中,除发现陶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外,还发现陶某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公安机关在24小时以内将逮捕陶某的原因和羁押处所通知陶某的家属或所在单位B.应当承担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的证明责任是人民检察院C.在侦查中,受聘请的辩护律师要求与在押的陶某会见时,应当在48小时以内安排会见D.著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附有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决定开庭审判本题答案:B, C, D本题解析: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
13、捕证。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故A项错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刑事诉讼法上唯一由被告人举证的罪名。但本题并不要求证明该财产的来路,而是要求证明该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陶某的合法收入。证明超过合法收入的责任仍由人民检察院承担。所以B项正确。2012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
14、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故C项正确。2012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
15、开庭审判。”故D项正确。故BCD项当选。12、多项选择题关于审判监督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才能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出申诉B.原审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C.对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后可能改判无罪的案件,可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D.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一般应当指令原审法院以外的下级法院审理本题答案:B, C, D13、不定项选择黄某(17周岁,某汽车修理店职工)与吴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餐馆就餐时因琐事与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吵,并殴打赵某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黄某作出附
16、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有关规章的决定和公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审议规章草案时须由起草单位作说明B.地方政府规章须经政府全体会议决定C.部门联合规章须由联合制定的部门首长共同署名公布,使用主办机关的命令序号D.规章公布后须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有关报纸上刊登本题答案:C14、单项选择题关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A.妇女和丈夫不能作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B.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直接造成被害人重伤后果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C.行为人偷看妇女洗澡的,以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论处D.在公共场所露阴、自慰,即使不强迫妇女观看,也以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论
17、处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根据刑法第237条的规定,强制猥亵、侮辱妇女就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而聚众或者在公众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法定刑较高。A项妇女和丈夫也可成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如丈夫公然将通奸的妻子赤身*游街示众的。据刑法的规定可知CD项不构成本罪。B项不是结果加重犯。故8当选。15、单项选择题韩某和苏某共同殴打他人,致被害人李某死亡、吴某轻伤,韩某还抢走吴某的手机。后韩某被抓获,苏某在逃。关于本案的附带民事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李某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B.韩某和苏某应一并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C.吴某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要
18、求韩某赔偿手机D.吴某在侦查阶段与韩某就民事赔偿达成调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后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不予受理本题答案:D16、多项选择题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二审期间,被告人以故意伤害罪对自诉人提起反诉,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发回重审B.二审自诉案件,二审法院进行调解并结案的,应当制作调解书,并裁定撤销原判C.被告人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在上诉期满后生效,二审法院在对刑事部分进行审理时,发现一审判决中的附带民事部分确有错误,应当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附带民事部分予以纠正D.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发现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刑事部分确有错
19、误的,应当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刑事部分进行再审,并将附带民事部分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本题答案:A, B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诉案件的反诉以及和解问题。刑诉解释第334条规定:第二审期间,自诉案件的当事人提出反诉的,应当告知其另行起诉。所以A错,。刑诉解释第333条规定:对第二审自诉案件,必要时可以调解,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和解。调解结案的,应当制作调解书,第一审判决、裁定视为自动撤销;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应当裁定准许撤回自诉,并撤销第一审判决、裁定。所以B错。17、单项选择题对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再审案件,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多长时间内作出决定?()A.1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
20、月B.1个月C.3个月,至迟不得超过6个月D.2个月本题答案:B本题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47条第2款规定,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抗诉的案件,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旧起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故B项当选。18、多项选择题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D.甲父
21、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本题答案:A, B, C, D19、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A.地方性法规可以设立有关企业资格的行政许可,但不能设立吊销企业资格的行政处罚B.行政许可的听证可以由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行政处罚的听证只能由当事人申请C.被许可人以欺诈贿赂等手段取得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许可的,撤销后在3年内不得再申请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许可D.行政机关对于自然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当场收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答案:A, C,
22、 D本题解析:根据行政许可法第15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有关登记设立及其前置性事项的许可,A项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听证的启动只能由当事人申请,根据行政许可法第46条的规定,行政许可的听证既可以依职权,也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提出,B项正确;根据行政许可法第79条的规定,被许可人以欺诈贿赂手段取得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许可的,撤销后三年内不得再申请该许可,而不是该类许可,c项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7条的规定,对自然人罚款20元以下的,行政机关才能当场收缴,D项错误。20、单项选择题甲市乙县法院强制执行生效民事判决时执行了案外人李某的财产且无法执行回转。
23、李某向乙县法院申请国家赔偿,遭到拒绝后申请甲市中级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赔偿决定。赔偿委员会适用质证程序审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乙县法院申请不公开质证,赔偿委员会应当予以准许B.李某对乙县法院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的,即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C.赔偿委员会根据李某的申请调取的证据,作为李某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D.赔偿委员会应当对质证活动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本题答案:C21、单项选择题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 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司法考试 司法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