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建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边建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风险分析及事故类型工程主体布置在经十路与奥体西路交叉口处,车站西北象限为中石化加油站,北侧为绿 地,经十路南侧为奥体中心,其他建筑物距离主体结构较远,施工中控制沉降的措施不力、 建筑物保护措施不力或不落实、开挖过程中坍塌均有可能导致周边建筑物发生沉降、变形、 开裂事故。1. 2事故的危害程度(1)多数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的顶层裂缝最为突出,尤其是房屋顶层的两端最为 严重,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中部及自上而下依次减轻;(2)裂缝的形状多为“八”字斜裂缝,以窗台角尤为突出;(3)门窗因变形使玻璃破碎,开启困难;(4)屋面、墙面、地
2、下室出现不同程度的阴洗或渗漏现象;(5)外墙抹面裂缝,出现空鼓或脱落;(6)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抗震加固后产生裂缝;(7)使用不当及年久失修而产生裂缝;(8)居民反映强烈,尤其是住宅建筑,因出现裂缝,使居民产生严重的不平安感,以 及因裂缝而产生渗漏,给居民带来烦恼,使居民对建设单位意见纷纷,甚至发生不愉快的纠 纷。(9)基坑开挖或盾构掘进施工沉降控制不当,超出控制沉降范围,导致周边建(构) 筑物、房屋开裂下沉现象。L 3事故发生的时间建筑物变形一直伴随着基坑明挖施工的各个阶段,建筑物倾斜、变形过大可能导致建筑 物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甚至倒塌。建筑物累计沉降变形应小于20mm,最大沉降速率应不
3、大于2mm/d。2应急处理基本原那么.1采取及时有效处理,统一指挥、忙而有序、抢险及时、防护得当的原那么。1 . 2以增强应急小组人员之间的协调能力,提高对突发事件的救援信心和应急意识为原那么。8风镐10G1026L/S9凿岩机台1276553. 2 m3/min10小型挖掘机辆1WY-4.2斗容量0. 2m311挖掘机辆1PC200斗容量1. 6m312机动翻斗车辆2FC-1斗容0. 75m313液压汽车吊辆1QY-2525T14千斤顶台6YCW-120 型120T15砂输送泵台2HBT60输送60m3/h16滚筒式搅拌机台2JS350斗容350L17电焊机台6BX50018对讲机台10GP
4、88S19发电机台3400KW20污水泵台5BW250/50 型150-2501/min主要材料1钢拱架根1043kg/m钢轨2工字钢根10工140钢管3砂袋只1504编织袋只10005灭火器个204Kg/个6应急灯个107水泥吨1042. 5R8小麻袋个10009吸水树脂Kg8010引水管个200 80,长 1. 5m11注浆管条202分长12m12注浆管三通条122分13方木楔条假设干长601. 0m14麻丝Kg201015水玻璃Kg300016膨胀螺丝箱217钢筋网片张假设干1. 5*0. 61. 0m18电钻把4把112.3以提高应急人员的抢险及事故处理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为原那么。2.
5、 4应急处理措施得当,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到达最理想的效果的原那么。2.5充分表达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2. 6有效地防止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 7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组长:工程经理副组长:工程书记、工程总工、平安总监、副经理成员:工程术部、平安部、综合办公室、物资保障部、测量班、财务部、计划部、前期 部、试验室、各工区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员:通讯联络组、技术处理组、抢救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平安警 戒组、物资保障组、善后工作组、事故调查组、第一、二、三救援队。3. 2指挥机构及职责3. 2. 1现场指挥协调组工程经理为应急救援总指挥,主管平安生产的
6、工程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为副总指挥。3. 2. 1.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 况的行动类型;指挥、协调应急反响行动;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 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平安;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响组织;应急反响组织的 启动;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 的平安性。3. 2.1. 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 的应急反响对策和建议;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协调
7、、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 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 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响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响 准备状态。3. 2. 2技术处理组技术处理组由工程总工为组长,工程部部长、质检部长、技术主管为技术处理组成员。技术处理组职责:先排除抢救现场危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抢救、抢修措施, 技术处理组组长负责与物资保障组负责人进行联系将可能需补充的应急物资、设备进行上 报;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1.1.1 2. 3物资保障组:工程部物资部负责人为组长,物资部全体人员为物资保障组组员。物
8、资保障组职责:安排应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工作;统一调配足够数量的抢险应急救援 物资;联系堵漏小组负责人了解堵漏处物资储藏量补充抢险所需应急物资;负责现场材料和 设备的调配;抢险救援组:由工区经理为组长,工区全体人员为抢险救援组成员。抢险救援组职责:抢险救援组负责人联系机械设备的到位情况;对出现险情地段的地面 处进行双液注浆;对路面出现大的沉降处进行打入钢板桩;对出现险情处用旋喷桩对附近的 进行加固处理;涌砂、涌水得到控制后对出现险情处进行注双液浆加固处理;支撑变形大的 位置加设钢支撑,以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影响周边建筑物和房屋。1.2.4 监测排查组:工程部测量班负责人为组长,测量班全体和工程人
9、员为监测排查组成员。监测排查组职责:负责对周围建筑物、路面加密布点,进行连续监测,随时向抢险总指 挥、副总指挥汇报地表隆陷情况、基础沉降、变形、倾斜、裂缝地下水位、支撑轴力变化情 况等,以便提前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当围护结构变形、路面沉降、支撑轴力等监 测值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必须直接向抢险总指挥汇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风险。 平安警戒组:工程部平安长为组长,全体平安管理人员为组员。平安警戒组职责:做好警戒工作,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安排受影响的周边建筑物、房屋内的人员紧急撤离;与周边管线单位取得联系,作好可能切 断供水、供气、排污管道等的准备。3. 2
10、. 7通讯联络组职责由前期副经理负责,负责内外部联系沟通。包括周边建筑物单位 的拨打,指挥信息 的传达,现场情况报告等;负责平时通讯联络装备的维护,确保内部、外部的联系畅通;负 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工程经理副组长:工程书记、工程总工、平安总监后勤保障办公室主任:工程书记副主任:平安总监、物资部、计划部应急办公室主任:工程总工副主任:工程副经理、工程部、测量班医疗救护及善后工作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财务部、办公室应急 新闻 哈 士 友已人:工程 书记障戒赔组:组:组:物资部平安总监计划部抢险救援组:生产副经理综合协调组:前期副经理技术处理组:工程总工测旦里
11、监控组:测量班医疗救护组:办公室善后工作组:财务部府关门口报各闻 政相部对上及新媒k备一时系铁司订议设单资 酉物设统调联地公签协的备位:、消铁警及方管系所、地E且三金位出警、工幺二二金堂联派交防保戒第安理保司铁保赔人使量及资 系公地司理M/盘数计像燧 联险及公险组圾用统影邮组织第一、 二、三抢险 救援队,联 系地铁公 司抢险指 挥组及地 铁公司专 业抢险队、 抢险协议 单位负责应急 联络,联 系政府相 关职能部 位、自来 水、煤气、 供电等单 位及地铁 公司综合 协调组负责制订 可行性的 应急响应 方案,联 系地铁工 程部、应 急技术专 家、设计、 勘察、风 险管理单 位等负责地面 各建产筑
12、的或垮量 施就公落 平安风险 信息管理 中心郭晏 存讴测其 监而单位负责对 受害者 进行必 要的抢 救,及时 联系医 疗救护 人员和 定点医 院联系其 家人、亲 属,安置 人员、补 偿,征用 物资补 偿等工 作第一抢险救援队围护结构施工班组第二抢险救援队开挖工班第三抢险救援队综合工班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组织机构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 1. 1监控方式、方法工程部开工前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建立台账,划分等级,根据不同风险级别,确定相关 责任人。危险源监控采用日巡查、专项检查、大检查、定期检测、评分表法等。根据工程管理制度,采用以下方式:工程级(重大一一可能产生特别严重后果)
13、一一工程主管领导负责;部门级(较大一一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一一工程分管领导或部室负责人负责;班组级(一般一一可能产生较重后果)一一工区经理负责。4. L2预防措施(1)开挖施工前,对开挖影响范围内所有建筑物进行一次普查,对其结构型式、地基 基础、总高、层数、及隧道的平面和立面的关系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2)在施工前对建筑物进行平安评估,取得其能承受的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有关数据。(3)对基坑影响地段进行空洞普查,对查出的空洞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回填,保证回 填密实。(4)根据调查和评估所得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建筑物周边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或采 取桩基隔离措施。(5)基坑临近地段,从加固措施、开挖方法、支
14、护手段等方面制定专门的措施,并在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6)加强对拱顶沉降、收敛、地表沉降等监控量测工作,加强对建筑物沉降和差异沉 降的观测,如发现沉降或收敛速度偏大或异常,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注浆和补注浆,并根据 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7)为方便施工阶段的目标管理,根据隧道的不同施工阶段对总变形值进行目标分解, 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控制,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随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4. 2监测措施4.1.1 对建筑物以及围挡周边路面进行加密布点,对邻近建筑物基础沉降、变形、倾斜 及围护结构顶面水平位移、墙体变形、支撑轴力、墙体钢筋应力和钢支撑轴力等进行连续监 测,随时掌握监测数据同时
15、将测量数据同第三方监测数据对照并将测量结果向业主、监理等 单位汇报。4. 2. 2监测频率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水平位移到达临界值(监测管理基准值如图1-2所示)监测工程平安系数警戒水平危险注意平安咬合桩水平位移Fs二设计值(30mm) /实测值之和Fs1.2咬合桩顶水平位移Fs二设计值(30mm) /实测值之和Fs1.2钢支撑轴力测量Fs二设计值/实测值之和Fs1.2其中钢支撑轴力测量设计值在标准段为2300KN,非标准段为3600KNo加强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的监测防止因基坑变形发生坍塌事故,对支撑的监测时间间隔 不得超过3天,在开挖阶段应一天一测,当变形超过相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
16、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必须进行连续监测。一般支撑轴力的警戒值为80%的设计允 许最大值;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最大限值0.1H%,但不超过30nlin;基坑开挖引起立 柱桩隆起或沉降不得超过10mm,每天开展不得超过2mm;建筑物倾斜允许值K0. 002。4. 3预警行动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平安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别根据可能造 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开展势态,一般划分为I级(特别严重)、n级(严重)、m级(较 重)和w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预警信息内容包括: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 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17、。预警信息的发布由应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平安部负责发布。发布可以通过广播、通信、警 报器或组织人员开会的方式进行。5. 息报告程序5.1信息报告与通知为保障信息的及时接收、传递,应急指挥指挥组实行24小时值班,应急小组成员收集 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工程部24小时应急 *。当发生I级应急相应时,工程经理应立即向上级及市建筑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汇报。当发生【级应急相应时, 当发生HI级应急相应时, 当发生IV级应急相应时, 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名单、工程经理应立即向上级及市地铁T程建设指挥部处汇报接收人员立即向工程经理汇报。各工区自行处理,工程部对事件进行关注。对外单位求援联系方式详见附件。5. 2信
18、息上报(1)发生重大、特大平安事故,工程部要在立即报隧道分公司、集团公司、监理、市 轨道交通集团及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内容见应急信息报告与处置表。 内容要简单扼要,主要说明事故发生地点、性质、伤亡人数等。(2)发生较大平安事故,工程部要在0.5小时内报隧道分公司、集团公司、监理、市 轨道交通集团及市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内容见应急信息报告与处置表。 内容要简单扼要,主要说明事故发生地点、性质、伤亡人数等。(3)发生一般及以下事故,工程部要1小时内报隧道分公司、监理、市轨道交通集团 等部门,内容见应急信息报告与处置表。内容要表达完整,说明事故发生的地 点、性质、伤亡人数等。5. 3信
19、息传递事故发生后,除了用通迅工具简单汇报外,还应当用 及书面资料向有关部门汇报。6应急处置响应分级事故可能造成人员特大伤亡事故、虽没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较大、社会影响较大 的事故,为I级应急响应。I级应急响应由工程部按照事故报告规定逐级报告属地政府有关 部门、铁路局和上级,集团公司接到报告后迅速上报建总,借助属地政府、铁路局和上级应 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开展应急救援。6.1. 2事故可能造成一次负伤5人及以上、一次重伤3人及以上、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 的事故、虽没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在io万元及以上的事故,为n级应急响应。n级应急响 应由集团公司负责应急响应,并按照事故报告规定报建总。6.L 3事故
20、可能造成一次负伤4人、一次重伤2人或死亡12人的事故、虽没人员伤 亡但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io万元以下的事故。为m级应急响应。ni级应急响应:由分公 司、工程部负责应急响应,并按照事故报告规定报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按规定报建总。事故可能造成轻伤、一次负伤3人以下或一次重伤一人的事故、虽没人员伤亡但 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下的事故,为IV级应急响应。IV级应急响应由工程部负责应急响应,并 按照事故报告规定逐级报至集团公司备案,由集团公司统计上报建总。6.1 响应程序6.2. 1当启动I级应急响应时,工程部在汇报的同时要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先期 处置,控制事态开展,等地方应急预案实施后,工程部应急
21、领导小组根据“统一指挥、属地 为主、专业处置”的原那么配合地方和上级部门进行救援。6.3. 2当启动n级应急响应时,工程部在进行汇报的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集团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到达之前,进行抢救抢险,控制事态开展。集团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后,项 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是主要的救援力量,配合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进行抢救。6.4. 3当启动HI级应急响应时,隧道公司、工程部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工程部 向隧道公司、集团公司、监理、业主等有关部门汇报。隧道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情况, 宏观调配工程部应急队伍、物资,工程部应急领导小组在隧道公司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抢救。6.5. 4当启动IV级应急响应时,
22、事发地的工区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救护伤员、控制事态 开展,并立即向工程部应急领导小组汇报。6.6. 5扩大应急:如果工程部领导小组预计事故的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凭借工程 部的应急预案控制不了局面的话,应立即向当地、集团公司等上级部门汇报,请求启动上一 级的应急预案。6. 3处置措施抢救现场排查组迅速对事故现场是否存在二次危险源进行确认、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假设 事故现场存在有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源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抢险 处理。造成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哪种原因造成的裂缝, 都会对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首先破坏了周边建
23、(构)筑物及房屋的整体性,改变了结构构件原有工作状态,降低了 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降低了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结构的可 靠度和内久性;其次是影响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的正常使用。因此,要针对裂缝出现的 原因和开裂程度,对裂缝进行必要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6.1.1 加固法。这种方法旨在提高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的整体性和结构构件的承载 能力。如锚杆拉结法、钢筋网片水泥砂浆抹面法、压力自动灌浆法或地基加固法。6.1.2 卸载法。对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层数较多、地基变形较重、使用荷载较大且 不易进行加固的情况,可采用降低使用荷载、撤除不必要的附属重物,甚至减少周边建(构)
24、 筑物及房屋层数。6.1.3 3. 3结合维修进行功能改造法。对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较重的顶层或端部转 折处,在无加固价值的情况下,可将该处撤除重建,或改变原有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的 使用功能。6.1.4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观测。在基坑开挖、桩基施工期间,观测基坑的沉降及位移是 首要工作。特别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及时观测,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可适当调整。当 沉降或位移值超过规范允许范围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6.1.5 5采取随挖随支护的分层开挖支护措施。特别是靠近建筑物的部位,施工单位应该 重点突击,随挖随支护,不宜让开挖层暴露时间太长。同时,应加强薄弱部位的锚索或土钉 密度及深
25、度,确保基坑的稳定。6.1.6 合理选用桩型,减少桩基施工时振动的影响。为减少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建议 采用静压桩。如采取捶击桩,应采取措施隔离周边建筑及房屋,如挖防振沟等。6.1.7 加快基础工程施工。由于降水是造成周边建筑裂缝的主要原因,所以,尽早停 止降水是阻止裂缝开展的有效措施。只有基础工程完工后,降水作业停止,基坑得以回填, 沉降及位移将趋于稳定,裂缝也不再开展。6.1.8 8采取必要的结构平安鉴定。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出现裂缝后,居民假设对裂缝 的开展表示怀疑或认为有危险时,可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平安鉴定机构进行结构平安鉴定, 从而判定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的结构平安性能及使用性能,并对裂缝的维修提出建议。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在对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潜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工程部着手编制防周边建 (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由工程部平安部负责管 理和维护,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并组织演练。主要应急物资、机械设备储藏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备注*机械设备1湿喷机4TK-9615m3/h2注浆机台5BW-2503空压机台5SA-5150W20m3/min4旋喷钻机台25砂浆泵台6KUBJ 型6装载机辆3ZL40斗容量2m37蛙式打夯机台2YZSO.6B12KN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