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章第2课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章第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章第2课时.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目标导航1.弄清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与分离定律的关联性。2.明确孟德尔用测交验证分离现象。3.弄清分离定律的实质。4.学会运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计算问题。一、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随机组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别,体验孟德尔的假说。2实验原理: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解释的基本原理。3方法步骤:(1)取两个小桶,编号为甲、乙。(2)分装小球: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_(一种彩色球标记D,另一种彩色球标记d)各10个。(3)混合小球:分别揺动两个小桶,使小桶中的彩色球_。(4)随机取球:
2、用左手、右手分别同时从甲桶、乙桶中_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并记录。(5)重复实验:将小球_中,揺匀,按步骤(4)重复50100次。(6)统计结果。统计小组结果DDDddd出现次数所占比例统计全班结果,求平均值。(7)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4注意事项(1)盛放小球的容器最好采用圆柱形而不用方形容器,这样可使小球充分混合。同样,用圆形小球而不用方形积木,也是便于充分混合。(2)抓球时双手同时进行,且闭眼,保证抓球的随机性。(3)每次抓取后要将小球放回原桶,每抓完一次,要揺匀小球后再抓。保证桶内两种彩球数量相等,即模拟配子结合之前,产生的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数量相等。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
3、验证方法_,即让_与_杂交。2作用(1)测定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2)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3)预测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根本目的)。3测交遗传图解(如图)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与_一致,即测交后代中遗传因子的组合种类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4实验结果孟德尔用F1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_。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也就是说,测交实验验证了以下事实:(1)F1是杂合子(Dd);(2)F1产生两种(D和d)数量相等的配子;(3)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4、,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之中。三、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1适应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性状。2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3内容:(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融合。(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_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4实质: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知识点一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与所模拟的内容一致的是()选项所用材料或实验过程模拟内容A甲、乙两个小桶模拟雌、雄配子B甲、乙小桶内的彩球模拟D和
5、d配子的比例C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或雄)配子内D和d的随机结合2.某同学用黄、白色的乒乓球各20个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将红色的D、d分别贴在黄、白球上表示雌配子,黑色的D、d分别贴在黄、白球上表示雄配子。实验中他左手伸入桶中搅拌一下抓取一小球,再将抓有一小球的左手伸入另一桶中搅拌一下又抓取一小球,右手记录抓取两球的组合,再将小球放回原桶中,如此反复50次,实验结果如下:组合数目实验百分比理论百分比DD1020%25%Dd2244%50%dd1836%25%试分析该同学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_。知识点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
6、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小麦,下列哪项最为简便易行()A甲乙B甲乙得F1再自交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D甲自交,乙自交知识点三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4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C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1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15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列四组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能够说明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是()甲乙F1呈甲性状甲乙F1出现乙性状乙甲F1呈甲性状乙甲F1出现乙性状A和B和C和D和基
7、础落实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小球的组合是DD的概率是()A1/4B1/2C0D12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显性隐性31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可能性D单眼皮遗传因子和双眼皮遗传因子发生了互换3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个体与短尾个体比例相同;而短尾鼠与短尾鼠交配,子代中有一种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个体与正常个体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
8、能是()ATTBTtCttDTT或Tt4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F1产生配子的分离比F2性状分离比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ABCD5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A杂交、杂交B杂交、测交C自交、自交D自交、测交能力提升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有两种性状出现,则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B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与亲本相同的性状,则亲本及子代个体均为纯合子C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第一轮 复习 必修 第一章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