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会作者笔下的“独特韵味”——《四季之美》教学札记.pdf





《如何体会作者笔下的“独特韵味”——《四季之美》教学札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体会作者笔下的“独特韵味”——《四季之美》教学札记.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智慧教学 2019 年第 11 期 智识专题聚焦 如何体会作者笔下的“独特韵味” 四季之美教学札记 最好的沉淀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 22 课四季之美是一 篇写景美文。作者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 女官,也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她所著的随笔 集枕草子完全披露本人“原有的文学与审美观 念,直接映射其自然雅致的性格”。同时, 枕草子 也开创了日本随笔的先河,其独特的艺术气韵对后 世的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文 四季之美 选自此书的开篇内容,作者以积极明朗的生活态度 和女性独有的敏感,细细体味、描摹自然风物,笔 下四时之景尽显清新优雅,处处表现出纤细精致的 四季之美 是日本作家清少纳
2、言的写景随笔。 为了帮助学生对作者笔下的 “独特韵味” 有所体会,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独特视角”“动态景致”“独特审美”三个方面带 领学生阅读、感受、品鉴、体会:比照通常视角,体会作者视角的独特性;走进特定 时段,感受动态景致的独特性;与作者心灵对话,体认作者审美的独特性。 独特韵味独特视角动态景致独特审美随笔 【摘 要】 【关键词】 11The Horizon of Education 动态美。 课后第一道阅读思考练习题提出学习要求: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 味。”那么,作者笔下的“独特韵味”究竟是什么? 如何帮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语言的品赏中有所体 会呢? 结合教学实
3、践,笔者以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 个方面带领学生去阅读、感受、品鉴、体会“独 特韵味”。 一、以时间的角度呈现美独特韵味之 “独特视角” 师:说到春夏秋冬的美景,你们通常会想到什 么?比如说,提到春天你就会想到 生:花。 生:各种树。 师:是的,一到春天,树枝都吐出了嫩芽。其 他季节呢? 生:冬天会下大雪。 生:冬天有梅花。 师: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提到秋天,我就会想到满山的枫叶。 生:我也想说秋天,但我想到的是空中排成一 行行的大雁。 师:提到四季,大家的脑海中出现了许多不同 的美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向我们 介绍了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致。 师:课前你们都预习过课文了,下面请同学上 台
4、来补充板书(指板书第三行空格)。 板书: 四季之美 春 夏 秋 冬 _ _ _ _ 师:给点提示,春天最美在 生:(纷纷地)黎明。 师:对。 (师请一生上台填 “春” “夏” 部分对应的内容, 生分别板书:黎明、夜晚。) 师:谁来填“秋”“冬”? (举手的学生很少。) 师:我没说不可以翻书哦。 (生翻开书迅速浏览,很多人纷纷举手。) (师请一生上台填 “秋” “冬” 部分对应的内容, 生分别板书:黄昏、早晨。) 师:其他同学把板书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在课文 中圈一圈。 (学生动笔在书上圈画。) 师:整体看板书,有什么发现? 生:板书的几个词语都是表示时间的。 师:刚上课时我们说起四季美景,大家想到
5、了 春天的花、秋天的大雁、冬天的雪等等,可是这篇 文章所写的跟我们想的都不一样,作者笔下的四季 之美是从哪里写起的? 生:时间。 师:对,作者没有说“春天最美是百花”,而 是说“春天之美是黎明”她写的是时间。这是 你们的重大发现!(板书:特定时段) 师:(指板书)我没有用“时间”,用的是“时 段”。为什么? 生:这些表示的都是一段时间。 师:黎明是怎样的一段时间?它和早晨一样 吗? 生:不一样。黎明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师:基本说对了。从太阳将要升起到刚刚升起 的那一小段时间是黎明。那早晨呢? 生:早晨是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师:从太阳升起,一直到八九点钟,我们把这 段时间称为早晨。夜晚不用讲
6、了吧?黄昏呢? 生:黄昏是太阳下山的那段时间。 师:作者用四个特定的时间段来写四季之美, 非常特别。 “独特”,意味着“不一样”。要想体会“独 特”,不能孤立地对“独特”本身加以讨论或感受, 需要联系它的反面 “通常” , 与之互为比照。 事实上, 对事物 “通常是怎样的” 越有确凿具体的感性认识, 那么,就越能真切感受到与通常相反或迥异的那份 “独特”。 谈起四季美景,五年级的小学生都有切身体验。 课堂伊始,在看似随性的闲聊中,学生自然而然地 忆起了各个季节中自己印象较深的景物。所谓“闲 12智慧教学 2019 年第 11 期 智识专题聚焦 笔不闲”,此处看似散漫的闲聊旨在为稍后的核心 话题
7、讨论埋下伏笔。 在填完板书、 理清文章结构之后, 引导学生回顾课始的交流,这时,“我们通常会有 的想法”(春天之美是百花)和“作者的想法”(春 天之美是黎明)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和激烈的碰撞。 学生不约而同地豁然开朗:作者没有像我们通常那 样直接叙写四季的景物,而是把四季之美放在了四 个特定的时间段里呈现出来。她的想法太特别了! 至此,作者写作视角的独特性一目了然。此为“独 特韵味”的第一重含义。 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美独特韵味之 “动态景致” 课后的第二道阅读思考练习题指向体会课文的 动态描写。在前几稿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都是这样 安排教学的:抓住几处动态描写的重点语段引导学 生反复朗读,赏析具体
8、语句描写之细腻、准确,想 象充满动感的优美画面。但是,始终让笔者感到困 惑的是,课后第一题“独特韵味”的体会,与第二 道题“动态描写”的体会,两者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如果毫无联系、彼此孤立,文本的阅读和课堂教学 必将处于一种碎片化、离散的状态。 此时,“特定时段”引起笔者的再度关注与思 考。作者独具匠心地把四季之景放在“特定时段” 里加以呈现,不正决定了她所观赏、描摹的景致都 具有“时间的流动性”吗?譬如春天的黎明,伴随 着时间的流逝,天色慢慢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这才 诞生了作者对春天黎明美独特的发现;再如秋日的 黄昏,从夕阳斜照西山到夕阳西沉暮色四合,时间 的流动带来了作者发现美、捕捉美的感官
9、转移 至此,笔者领悟到,如果说作者的创作是一个气韵 连贯的整体,那么教学也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动态描写”不能孤立分析,而要与体会“独特韵 味”融合起来;对“动态描写”的体会,不能仅仅 着眼于细腻的笔触、准确的表达,更应引导学生明 白“动态景致”源自“特定时段”的连续观察, “动 态景致”也是“独特韵味”的应有之义。故笔者在 此环节进行了如下教学: (ppt 出示: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 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 紫红紫的彩云。)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生:(朗读全段)“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 鱼肚色的天空”这句描写让我觉得能想象到那样 的画面。
10、生:我觉得“红紫红紫的彩云”颜色非常美。 师:除了红紫红紫,还有哪些颜色? 生:鱼肚色。 师:鱼肚色是什么颜色? 生:(纷纷)白色。 师:不全是白色,是青中发白,很柔和的一种 颜色。 生:还有微微的红晕。 师:小姑娘脸红的时候,脸上就会泛起微微的 红晕。 师:刚才这位同学注意到天空的颜色很美,还 有谁有自己的感受? 生:我也注意到了颜色美,但我的感受和他不 同。“泛着”让我感觉到鱼肚白遍布天空。“染” 让我感觉就像有一滴淡红色的颜料滴在鱼肚色的天 空,慢慢地扩散开去。 师:他关注到的是“泛”“染”,从中体会到 颜色在一点点扩展, 加深, 变化。 (指板书:特定时段) 你们看, 正是因为作者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季之美 如何 体会 作者 笔下 独特 韵味 四季 教学 札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