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压强 浮力(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doc
《第8-9章 压强 浮力(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9章 压强 浮力(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9章 压强 浮力 知识梳理考点1:压强1、压力(1)定义:垂直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3)压力作用效果由 压力大小 和 受力面积的大小 决定。2、压强(1)概念: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2)计算公式:(3)单位:1 Pa = 1 N/m2;压力(F):牛(N);受力面积(S):m23、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如磨得锋利的刀。b、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如用笨重的压路机压路面。c、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如用锤子砸钉子。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如铁路下铺枕
2、木。b、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如货运汽车不要超载。c、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如要通过易破的冰面,可以采取爬行的方式并且同时丢掉一些不必要的负重。考点2: 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的作用,同时具有流动性。2、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计算公式p=gh(h表示深度,即所求压强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4、测量压强计(运用转换法,即将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表明压强越大)。5、连通器(1)定义:上
3、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2)原理:连通器内如果装入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3)应用:水壶和壶嘴组成连通器、锅炉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船闸等。考点3: 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大气受重力、气体具有流动性。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覆杯实验;挂物钩的吸盘紧贴在墙壁上;马德堡半球实验等。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通过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间接显示大气压的大小。4、1标准大气压:p0=760 mm水银柱=1.013105 Pa。5、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季节、天气。6、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应用高压锅。7、测量工具:
4、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考点4: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1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流体流动时,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2、飞机的升力(1)机翼的形状:飞机的机翼一般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机翼的形状决定机翼上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飞机飞行时,空气与机翼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运行的路程长,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2)升力产生的原因从机翼上方流流通过的路程长,速度大,它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速度小,它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较大。这样,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因而有
5、压力差,这就是产生升力的原因。考点5:浮力1、浮力1.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1)步骤:如图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就是铝块的重力G;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图乙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结论:弹簧测量计的示数变小,说明浸没在水中的铝块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图丙受力分析):4.浮力产生的原因:完全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各个表面均受到液体的压力,由于它前后左右对应部分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而平衡,物体的上下两面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对应部分所受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8-9章 压强 浮力知识梳理-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 浮力 知识 梳理 2020 2021 学年 年级 物理 学期 期末 专项 复习 沪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25706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