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练(解析版).docx





《专题06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6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练(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6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练)1.(2020年山东卷)我国的酿酒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齐民要术记载:将蒸熟的米和酒曲混合前需“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意思是将酒曲浸到活化,冒出鱼眼大小的气泡,把八斗米淘净,蒸熟,摊开冷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浸曲发” 过程中酒曲中的微生物代谢加快B.“鱼眼汤” 现象是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C.“净淘米” 是为消除杂菌对酿酒过程的影响而采取的主要措施D.“舒令极冷”的目的是防止蒸熟的米温度过高导致酒曲中的微生物死亡【答案】C【详解】A.“浸曲发”是将酵母菌活化,可以使微生物代谢加快,A
2、正确;B.“鱼眼汤”是指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产生CO2,使溶液中出现气泡,B正确;C.在做酒过程中,为消除杂菌的影响主要靠“炊作饭”,即蒸熟,C错误;D.“舒令极冷”是将米饭摊开冷透,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酵母菌死亡),D正确。故选C。2.(2021浙江高二其他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细胞中呼吸作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时,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形成乳酸或乙酸B.人体有氧运动和剧烈运动时产生CO2的场所不同C.骨骼肌细胞厌氧呼吸只有第一个阶段产生ATPD.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产生ATP时均伴有H的生成【答案】C【详解】A.人体细胞厌氧呼吸时,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下形成乳酸,A错误;B.人体
3、剧烈运动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厌氧呼吸产生乳酸,没有CO2的生成,B错误;C.骨骼肌细胞厌氧呼吸只有第一个阶段产生ATP,C正确;D.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进行H与O2结合生成水的反应,此过程有大量能量产生,可合成ATP,但是有H的消耗,没有生成,D错误。故选C。3.(2021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一模)有关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是丙酮酸,过程都会产生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B.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存储在ATP中C.当O2浓度为0时,线粒体产生ATP的量不为0D.人剧烈运动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答案】D【详解】A.物质A是丙
4、酮酸,过程(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都会产生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而过程(无氧呼吸第二阶段)都不会产生H,也不释放能量,A错误;B.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仍存储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存储在ATP中,B错误;C.当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线粒体中不会产生ATP,C错误;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不产生CO2,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CO2,所以剧烈运动产生的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D正确。故选D。4.(2021湖南衡阳市八中高三模拟)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具有两层膜。线粒体外膜含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分子
5、量小于1000的物质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透过性较小,丙酮酸(分子量90)进入线粒体两层膜的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糖酵解的过程是指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孔蛋白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C.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膜时,不需要消耗能量D.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可以继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答案】C【详解】A.图中糖酵解的过程是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等,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正确;B.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孔蛋白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C.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膜时,需要H+梯度差协同转运,H+梯度差的建立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
6、.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可以继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故选C。5.(2020江西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三月考)某研究人员为研究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把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分别培养在三个半固体培养基中,几天后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微生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乙中的微生物在有氧与无氧的条件下呼吸作用的产物都有CO2C.丙中的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D.甲、乙、丙中的微生物均为分解者【答案】B【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中的微生物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B.乙中的微生物为酵母菌,其有
7、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C.丙中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C错误;D.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D错误。故选B。6.(2021江苏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晒干的种子因呼吸作用减弱而可以保存更长时间B.泡菜的制作主要利用了乳酸菌无氧呼吸的原理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胞缺氧死亡D.低温、低氧、适湿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答案】C【详解】A.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呼吸作用减弱,因而可以保存更长时间,A正确;B.泡菜的制作主要利用了乳酸菌无氧呼
8、吸产生乳酸的原理,B正确;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微生物的繁殖,C错误;D.低温、低氧、适湿等条件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D正确。故选C。7.(2021年河北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B.和是自由扩散,和是协助扩散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提供能量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答案】D【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红细胞能运输O2和CO2,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O
9、2,产生CO2,可以判断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A正确;B.和表示气体进出红细胞,一般气体等小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是载体蛋白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是H2O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C.为红细胞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K+排出Na+,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提供能量,C正确;D.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再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不能更新,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由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中,D错误。故选D。8.(2021江苏高三其他
10、模拟)“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c点对应数值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对应数值,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答案】D【详解】A.从图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变化可判断,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开始出现
11、无氧呼吸,cd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但bc段有氧呼吸占优势,cd段有氧呼吸强度不再增加,无氧呼吸强度逐渐上升,A错误;B.运动强度大于c点对应数值后,虽然无氧呼吸增强,但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有氧呼吸细胞产生CO2的量等于O2的消耗量,B错误;C.无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释放少量的能量,大部分能量储存于乳酸中, C错误;D.由题图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对应数值,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大量积累,从而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故选D。9.(2021进贤县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是外界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
12、。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对应B点。AB段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B.乙图中曲线表示无氧呼吸类型,曲线表示有氧呼吸类型C.如果乙图中曲线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幼根会因产生的乳酸积累导致变黑腐烂D.曲线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曲线II 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答案】C【详解】A.甲图中AB段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的相对速率升高,说明AB段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而B点是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点,应是呼吸速率最旺盛的温度,A正确;B.乙图中随着氧气浓度的增
13、加,I呼吸速率下降说明代表的是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速率增加说明是有氧呼吸,B正确;C.如果乙图中曲线I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D.如果表示的生理过程利用的是葡萄糖,曲线最终区域平衡,限制因素不是氧气应是温度或呼吸酶的数量限制,D正确。故选C。10.(2020浙江瑞安中学高一期中)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溶胶和线粒体,与完整的酵母菌分别装入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类别细胞溶胶线粒体酵母菌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14、是( )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C.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糖酵解的场所D.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场所【答案】D【详解】A.酒精是在无氧情况下,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会产生酒精的是,A错误;B.有氧情况下在线粒体中会产生CO2和水,因此,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只有,B错误;C.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酵母菌进行糖酵解的场所,C错误;D.根据试管的实验结果才能判断出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故选D。11.(2021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高一月考)当呼吸底物不是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的体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6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应用练解析版 专题 06 细胞 呼吸 过程 应用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