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原卷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原卷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一、古代诗歌阅读(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坐池上用简斋韵朱槔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斗沈北岭鱼方乐,月过秋河雁未来。疏翠庭前供答话,浅红木末劝持杯。明明独对苍华影,莫上睢阳万死台。(注)简斋:即陈与义。陈与义在南渡之后,所写诗多为感愤时事之作。朱槔(o):南宋诗人,长年隐居,历经金兵南袭、靖康之乱。鱼方乐:庄子秋水:“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此典故多用于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睢阳: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巡每誓师,嚼齿穿龈。后援乏
2、城陷,巡、远皆不屈死。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诗人来到池边乘凉的时间,不知不觉间已离开座席来到池边多次,可见诗人追凉心切。B颔联中“鱼方乐”“雁未来”借用典故,表面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实则暗含雁书未达的惆怅。C颈联想象新奇,翠树答话,红花劝酒,以拟人手法生动写出池边枝繁叶茂、红花掩映的热闹景象。D全诗无一“夜”字,却通过“落日”“斗沈”“月过”等意象,体现夜色渐深,从而照应题目。2有人认为,尾联用典看似突兀,实则合乎情理、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尔滨三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弟侄书堂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
3、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律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诗句饱含对后人的劝勉之情,旨意深切。B首联先叙侄子虽然贫穷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C尾联极富哲理,“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D整首诗语言上通俗浅
4、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4请简要分析本诗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2021聊城市高中教学研究室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南柳隋堤远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5下列对这首词用字艺术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字既写隋堤之远,又写行人旅程之长,也刻画出送者目送留恋的情态。B“何况”一词表现了情感的递进,见人离别尚能生愁,自己送别的愁绪之浓自不待言。C“重”字写主人公独倚高楼,一遍又一遍地仰望新月,尽写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D“愿”字引出女主人
5、公化身明月伴人远行的心意,使词意具有浪漫气息。6本词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特点,请进行简要分析。(2021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一模)阅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节选,完成各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6、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7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B“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C“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8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
7、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9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2021广东韶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杜甫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注)762年至763年,杜甫在梓州(今绵阳三台县)避难一年八个
8、月,本诗作于此期间。10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标题,诗人感叹自己远离故土,流寓梓州,并在这里已度过了两个重阳节。B白发是人事,黄花属天时,二者对仗工整却平常,添上“苦”“羞”两字便翻出新意。C杜甫写诗好用叠词,如诗中“悠悠”状写道路漫长难行,诗人体弱因而走路需人搀扶。D本诗写诗人九日梓州登高,融写景、叙事和抒情为一体,体现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11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21哈密市第十五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咏雪奉呈广平公黄庭坚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
9、花。政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注)本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冬天,黄庭坚正于京城担任著作佐郎,当时他虽然生活寒索俭淡,但仕途顺利,文学创作较为频繁。广平公是诗人的朋友宋盈祖。政使:纵使。用:享用。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从大处着墨,表现大雪的壮观场面。一个“忽”字,不仅写出季节更替的猝不及防,也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B颔联对仗工整,八个叠字,自然贴切,极富神韵,不仅琅琅上口,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形象描摹了大雪的变化。C“风回共作婆娑舞”,动态描绘了大雪纷飞的美丽场景。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仿佛雪就是天地的精灵。D诗歌用了较大篇幅描绘景色,写出
10、了江水的清澈见底,以及春雪明洁晶莹、疏密变化、姿态优美的景象,于景中见情。13请从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赏析尾联。(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金牛道中遇寒食 陆游乍换春衫一倍轻,况逢寒食十分晴。莺穿驿树惺惚语,马过溪桥蹀躞行。画柱彩绳喧笑乐,艳妆丽服角鲜明。谁知此日金牛道,非复当时铁马声。注金牛道:川、陕栈道之一,北起沔县,过五丁关、宁强,至广元,现今的川陕公路沿此修建,亦称为“石牛道”。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天。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轻”字用得很巧妙,写出了春天到来时诗人“换春衫”之后的惬意之感。B“
11、寒食”有点题的作用,“十分晴”突出了天气的晴好,也体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C“莺穿驿树”,鸟语悠扬;“马过溪桥”,小步徘徊。颔联把听觉与视觉描写结合在一起。D人声喧闹,衣服艳丽,颈联描写世俗生活,表现诗人对人们悠闲快乐生活的赞叹。15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021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郊园即事王勃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注)县溜:飞泉。县,同“悬”。簪: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用“春”字点明了时令,又用“赏”字引出
12、了赏春这一主要内容。B颈联中,“合”“深”二字凸显了花草之茂盛,侧面表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C尾联卒章显志,与首联照应,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欲弃官引退的心志。D本诗以写景为主,把春景描写得清新自然,写景时还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17本诗的颔联“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深受明末诗论家许学夷的赞赏,请联系全诗赏析这一联的妙处。(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野老歌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人物身份,叙述一位老农
13、住在深山之中,耕种着三四亩田地。B第三句承上启下,“苗疏”照应第二句中的“山田”,“税多”引出下句中的“官仓”。C一个“空”字说明老农辛苦一年一无所获,也说明剥削阶级的残酷程度之深。D全诗运用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呈现出老农几个痛苦的生活场景。19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燕居即事韦应物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注)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燕居:闲居。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
14、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来访。C颈联写太阳久久没有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感慨百无聊赖,时光漫长。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21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21河南许昌市高三零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陆胜宅秋暮雨中探韵同作张南史同人永日自相将,深竹闲园偶辟疆。已被秋风教忆鲙,更闻寒雨劝飞觞。归心莫问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日霜。醉
15、里欲寻骑马路,萧条几处有垂杨。(注) 张南史,幽州人,好弈棋,曾任参军,因避乱客居扬州,后来又被征召,未赴任而卒。同人:志同道合的人。辟疆:“辟疆园”的略称。晋人顾辟疆的名园,内多竹树,唐时尚存。园址在今江苏省吴县。忆鲙: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时,见秋风起,想起吴中莼羹、鲈鱼脍,遂辞官而归。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整日与友相伴,来到陆胜宅院,这里竹树幽深,园林闲静,像辟疆园一样。B额联用典,作者秋风中想起故乡的美好,此时秋雨寒凉,便与友人一同饮酒。C颈联写作者归心似箭,终于不畏江水辽阔踏上归乡路,旅服已沾满了寒霜。D尾联写作者醉后想要寻路,只见
16、垂杨稀疏,满目萧条,以景结情,含蓄蕴藉。23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21广西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苏 轼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桔半甜时。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注)毛令方尉:指当时於潜县县令毛国华、县尉方武。上下池:指西菩寺内的清凉池、明月池两座水池。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诗人与朋友驻足观赏,看到脚下之路逶迤盘旋,已经绕过山腰。B诗人围绕“奇”字精心选取多个意象,营造意境,使描写极具画面感。C白云“自占”,明月“谁分”
17、,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D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强调揽奇访胜之乐还需要依靠个人对自然的领悟。25诗歌中间两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2021江苏淮海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野老杜甫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2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B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C这首诗作者看似平静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6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语言原卷版 专题 16 古代 诗歌 鉴赏 语言 原卷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