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教案(共6课)(精编版)(2021新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教案(共6课)(精编版)(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健康生活》教案(共6课)(精编版)(2021新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健康生活1.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2.知道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健康。3.知道噪声、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2.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依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 科学态度目标 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并愿意与人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
2、的健康与生活。【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调查等,知道噪声、雾霾、污水等不良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良好的生存环境有益于健康。2.明确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教学难点】让学生真心体会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知道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睡眠、饮食、运动、压力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过程】一、聚焦环节提纲:1.聚焦: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现在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2.探索: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思考影响健康的因素。3.研讨:健康生活要注意的问题。4拓展:不良环境造成的伤害,健康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二、探索环节1.回顾旧知:利用图片,带学生回顾旧知,引入本单元的学习
3、。2.聚焦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人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身体健康与哪些因素有关?现在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利用图片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习记忆,重点突出已学内容中人体系统与健康的联系,在情境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认知,聚焦问题,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是关注人体健康,了解学生对于健康的认知程度。三、研讨环节1.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测量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其他同龄人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中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为下一个讨论环节提供实际例子的支持。2.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此活动利用第一个活动的研究结果,结合自己的认知发散思维,深入思考。探索一:检测自己的身
4、体状况(1)测量身高体重,计算数据。(以此次数据为计算依据,认真记录数据,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2)与标准进行对照,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探索二:讨论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参考资料: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也就是影响其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睡眠时间、体育锻炼、学习压力以及周围环境等。)问题:为了健康生长,我们都还需要做哪些努力呢?1.结合上一环节的结论,进行交流研讨。2.老师进行总结、补充。结合上一环节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思考,提示重点从自己能够身体力行做到事情入手。为后面制定健康计划做铺垫。四、拓展环节1.话题一:不良的环境可能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图片介绍)2.话题二: 除了身
5、体健康,健康还包括哪些方面?话题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图片视频进行补充,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话题二教师总结明确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让学生知道健康不单单是身体的健康。【课后练习】小调查:调查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因素都有哪些,用思维导图或海报的形式将调查结果记录下来。结合调查结果说一说,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身体健康成长?【教学后记】2.身体的运动【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2.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的变化。2.能通过自制的模型
6、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白,骨、关机和肌肉协同工作,建立系统中各器官的联系,引申各系统的协同工作。2.领会体育运动对健康生长的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骨、关机和肌肉协同工作,建立系统中各器官的联系,引申各系统的协同工作。【教学过程】一、聚焦环节1.图片导入。2.聚焦问题: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需要怎么保护它们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身体的运动。二、探索环节1.举哑铃活动学
7、生充分体验运动系统在工作的时候是怎样协调配合的,给予学生充足的体验时间,边体验边观察。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时的变化情况。为建模型打下基础。2.制作运动模型此活动紧密联系性上一个活动,让学生观察材料,进行制作,针对研究对象考虑材料分别代表的是哪种具体的事物。探索一:举哑铃活动1.谈话:我们来通过手臂的运动体验运动系统是怎样工作的。2.举哑铃活动:(1)用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2)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上肢是怎样运动的。(3)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右上肢不同部位的变化。3.交流体验结果4.初步认识骨,肌肉,关节。充分体验,哑铃可以用其它重
8、物代替,方便操作,保证安全即可。在体验中观察,边观察边体验。用眼观察,用手触摸,初步感知屈伸手臂时的变化。体验感知观察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的浅层概念。探索二:制作运动模型1.制作模型:活动内容: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做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将我们的想法展示出来。活动材料:硬纸板、图钉、橡皮筋活动步骤:(1)思考:模型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 “骨”与“骨” 用哪种材料连接?“肌肉”是哪种材料,怎么带动“骨”运动?(2)进行制作联系上一个环节,观察上臂模型,先思考后制作,明确建模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注意连接时怎样操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难点的示范指导。2.分享交流:出
9、示人体手臂模型图片,对比自己制作的模型。 3.介绍讲解:骨、关节和肌肉功能和作用。结合图片进行讲解。4.形成对运动系统要保护的认识。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进行介绍,教师利用PPT图片进行补充。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结构认识到功能的了解,最后表现在保护上。问题1:描述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举起哑铃的动作的?问题2: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什么?问题1可以放在之前举哑铃的环节。学生体验后回答。关注体育运动对促进骨骼和肌肉有重要作用。三、拓展环节1.谈话: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观察图中的物体(合页、塔吊等),它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2
10、.学生观察图片和实物,分享自己的想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总结与提升骨、关节和肌肉的作用,为本课的学习提供宽阔的实际生活的外延,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课后练习】1、请你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骨、关节、肌肉的运动,观察它们是怎样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的。将你的观察结果写或画在下面的空白处(可以举例说明)。2、请你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工具,看看除了课上的例子,还有哪些工具和我们运动系统的结构相类似,补充道下面的空白处:【教学后记】3.心脏和血液【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心脏是重要的人体器官,心跳是心脏工作的外在表现。2.心脏跳动使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11、维持人的生命活动。3.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肌,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借助模拟实验推测心脏“工作”的方式。2.学会测量心跳和脉搏。科学态度目标:对研究心脏、血管、血液如何工作并维持人的生存感兴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强壮心脏,并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来推测心脏的工作方式,知道血液循环系统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心率与脉率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我们一起来学习心脏和血液一课。二、聚焦(一)认识心跳,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大小,。1.通过体育活动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感知心跳。2.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认
12、知基础,讲授心脏的位置以及大小。(二)聚焦问题。1.学生猜测一下,血液在人体这个系统中,有什么作用。2.结合背景图,讲解血液的运输作用;了解血液循环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3.学生产生疑问:血液流动与心跳有关系吗?从而聚焦问题:心跳的意义。三、探索(一)探索活动:模拟心跳实验。1.认识实验器具,教师讲解实验要求。2.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3.分析实验现象:挤压吸耳球时,液体的流动规律是怎样的?放松吸耳球时,水又是怎样流动的?利用实验现象,推测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内的血液会发生怎样的现象,理解心脏跳动与血液流动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心跳的意义。4,如果心脏停止跳动,会发生怎样的后果?
13、明白心脏的跳动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二)探索活动:测量与比较1.通过心脏总是在跳动引导学生认知心率。2.怎样测量心率呢?讲授用听诊器直接测量。3.间接测量心率方法:测量脉率。指导学生学习测量脉率的方法,4.通过视频,指导学生完成心率测量与比较活动,做好记录。5.分析记录的数据,认识到运动有益于心脏健康。6.理解心脏也需要休息,合理休息与睡眠对心脏健康同等重要。四、研讨1.说一说我们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哪些保护心脏的方法?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还有哪些保护心脏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3.完成活动手册中关于保护心脏的练习。五、拓展1.出示几个数字,让学生猜一猜这几个数字可能代表了什么含义?2.教师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生活 小学 科学 教科版五 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健康 生活 教案 精编 2021 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