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拓展》练习题(共2组附参考答案).docx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拓展》练习题(共2组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思维拓展》练习题(共2组附参考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题1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一列火车通过450米的大桥用了23秒,经过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8秒。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3、等差数列4,10,16,22,52一共多少项呢?4、已知等差数列3,8,13,18,则该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5、已知等差数列,1,2,3,4,50,求该等差数列的和。6、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是8,第6项是12,那么它的第8项是多少?7、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15,和是否有变化?什么变化?四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题2 班级 考号 姓
2、名 总分 1、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9,另一个加数应该有什么变化?2、两个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减少10,减数也减少10,差是否有变化?3、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2076,差是减数的一半。如果被减数不变,差增加42,减数应该变成多少?4、两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3倍,要使积扩大9倍,另一个乘数应该怎么变化?5、两数相乘,积是10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6倍,那么积是多少?6、两个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扩大15倍,商如何变化?7、两个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附:参考答案(一)1、一列火车通过450米的
3、大桥用了23秒,经过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8秒。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多少?【解题思路】列车经过等于1个车长的距离需时8秒,通过450米铁桥(450加1个车长)用了23秒,所以列车通过450米需时23-8=15(秒),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车的速度就是450(23-8)=30(米/秒)那么车长就是3023-450=240(米),列式计算为,列车的速度:450(23-8)=30(米/秒),列车的长度:3023-450=240(米)。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解析:这些求“面积最大”“费用最省”“损耗最小”的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小
4、(大)值,这些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根据题意,我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是202=10(厘米),显然,当长和宽的差越小,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越大。已知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数,所以当长是5厘米,宽也是5厘米的时候,即这个图形是正方形的时候,面积最大,最大是55=25(平方厘米)。3、等差数列4,10,16,22,52一共多少项呢?解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等差数列求和需要掌握三个公式,即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
5、数-1)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4,公差是10-4=6,末项是52,题目要求项数,可以根据“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进行计算,(52-4)6+1=9,所以这个数列一共有9项。4、已知等差数列3,8,13,18,则该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解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等差数列求和需要掌握三个公式,即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维拓展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上册 思维 拓展 练习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