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 .pdf(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新课标 2-高考理综-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解析】蔗糖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动物细胞不能合成。【知识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糖类的种类与作用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 的复制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高度分化
2、,通常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也无DNA复制;不同种类细胞的产生是由于遗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同一个体的体细胞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基因组相同。【知识点】细胞分化;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DNA 的复制 3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36 页 -【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
3、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知识点】组织液、血浆与淋巴的关系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 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 组的高B浸泡导致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 组的Ca 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 大于 b 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解析】实
4、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的比值为1 时,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比值小于1 表明细胞吸水,且比值越小花冠吸水越多;比值大于1 表明细胞失水,且比值越大,花冠失水越多。据图可推知a 组吸水多于 b 组,因此实验后a 组细胞液中溶质浓度低于b 组;f 组比值大于b 组,因此失水量大于b 组;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由 c 组吸水,d 组失水知细条细胞液浓度介于0.40.5molL-1 之间。【知识点】水分吸收和利用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 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 的复制C双链 DNA 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
5、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36 页 -【答案】C【解析】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该过程需要RNA 聚合酶的催化;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均可发生DNA的复制;DNA 分子中所含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磷酸和核糖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甲基绿吡罗红混合使用对细胞染色,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 呈现红色。【知识点】DNA 的复制;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DNA 分子结构、特点和特性 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
6、反应中合成ATP 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光反应利用ADP 和磷酸合成ATP;叶绿素等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人在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在人体内不能再分解供能;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核酸复制所需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异同;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应用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用含硅胶
7、、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解析】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36 页 -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选择A。【知识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脂类水解;铁、铜及其化合物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 种B4 种C5 种D6 种【答案】C【解析】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根据四联苯的两个对称轴,联苯的一氯代物有5 种结构。选择C。【知识点】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结构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8、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考察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改变的分析。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后,CuO Cu固体的质量减小;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后生成Na2CO3,固体的质量增大;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 Al2O3,固体的质量不变;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置换出铜,ZnCu,固体的质量减小。选择B。【知识点】基本概念的知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36 页 -【答案】D【解析】考察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 错,玻璃棒应靠在滤纸的三层
9、处;B 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朝下;C 错,进气管应长,进入溶液中。D 正确,是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法。选择D。【知识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 的 H2S溶液中,c(H+)=c(HS)=1 10 5 mol L 1 B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 倍后,其pH=b,则 a=b+1 CpH=2 的 H2C2O4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DpH 相同的 CH3COO NaNaHCO3NaClO 三种溶液的c(Na):【答案】【解析】考察离子浓度的关
10、系。A 错,由电荷守恒,c(H)=c(HS)c(OH)2c(S2);B 错,弱碱溶液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稀释 10 倍,溶液的 pH 减小小于 1;C 错,c(Na)+c(H)=c(OH)+c(HC2O4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36 页 -)+2c(C2O42)。D 项,根据酸性:CH3COOHH2CO3HClO,相应的盐在PH 值相同时,C(CH3COO Na)C(NaHCO3)C(NaClO)。选择 D。【知识点】离子浓度12 2013 年 3 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
11、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的Li从 b 向 a迁移【答案】【解析】考察原电池原理。由电池的结构知,b 电极为负极,反应为 Li e=Li,a 电极为正极,LiMn2O4中的 Mn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因此只有C 项错误。选择C。【知识点】原电池;电解池13 室温下,将 1mol 的 CuSO4 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 H1,将 1mol 的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H2;CuSO4 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5H2O(s)CuSO4(s)+5H2O
12、(l),热效应为 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 B H1H3 CH1+H3=H2 DH1+H2H3【答案】【解析】考察盖斯定律。1mol 的 CuSO4 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可以将1mol 的 CuSO4 5H2O(s)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1)CuSO4 5H2O(s)CuSO4(s)+5H2O(l),热效应为 H3,(2)将 1mol 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H2,因此H1=H3+H2.由于H2.小于零,因此H1H3。选择 B。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36 页 -【知识点】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3、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 到 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v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由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由xvt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A 正确,C 错误;因为乙车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122vv,B 错误;又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知识点】运动的图像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
14、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6B4C3D125【答案】B【解析】设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为v0,抛出时的高度为h,则2012mvmgh,故02vgh物体落地的竖直速度2yvgh,则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0tan1yyxvvvv,则4,选项B正确。【知识点】平抛运动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 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对于上t v v1v2O t1甲乙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5、7 页,共 36 页 -述两个过程,用1FW、2FW分别表示拉力F1、F2所做的功,1fW、2fW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214FFWW,212ffWWB214FFWW,122ffWWC214FFWW,122ffWWD214FFWW,212ffWW【答案】C【解析】由于物体两次受恒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由于时间相等,末速度之比为1:2,则加速度之比为1:2,位 移 之 比 为1:2。而 摩 擦 力 不 变,由ffWFx得:212ffWW;由 动 能 定 理:211102FfWWmv,2221(2)02FfWWmv,整理得:12121422FFfFfWWWWFx,故214FFWW。
16、C 正确。【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17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 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Mg5MgBMg+mgCMg+5mgDMg+10mg【答案】C【解析】小圆环到达大圆环低端过程机械能守恒:2122mgRmv,小圆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NvFmgmR;对大圆环,由平衡可得:TNFMgF,解得5TFMgmg,选项 C 正确。【知识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牛顿第三定
17、律;向心力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在赤道的大小为 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AoogggGT23BgggGToo23C.23GTDggGTo23【答案】B【解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36 页 -地球表面的物体在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02MmGmgR,在地球的赤道上万有引力为重力和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的合力:222()MmGmRmgTR,地球的质量:343MR,联立可得:0203gggGT,选项 B 正确【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向心力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
18、正确的是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答案】AD【解析】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而电场强度的方向为电场线的方向,故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等势面垂直,A 正确;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如等量同种正电荷连线的中点处的场强为零,但电势大于零,B 错误;场强大小与电场线的疏密有关,而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点降低,电场线的疏密与电场线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C 错误;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总是和电场线方向一致,沿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D 正确。【知识点】电势差、电势;电场强度2
19、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答案】AC【解析】由于电子和正电子带电性相反,若入射速度方向相同时,受力方向相反,则偏转方向一定相反,A硅微条径迹探测器永磁铁永磁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36 页 -正确;由于电子和正电子的入射速度大小来
20、知,由2vqvBmr得mvrqB可知,运动半径不一定相同,B 错误;虽然质子和正电子带电量及电性相同,但是两者的动量大小未知,无法判断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C 正确;由212kEmv,则2kmEmvrqBqB,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大D 错误。【知识点】洛伦兹力公式与方向;向心力21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 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 a、b 端和 c、d 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 Ucd,则AUab:Ucd=n1:n2
21、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 间的电压Ucd越大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答案】BD【解析】若变压器初级电压为Uab,则次级电压为221abnUUn;由于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使得cd 间电压为22cdUU,故122abcdUnUn,A 错误;增大负载的阻值R,输出功率减小,则输入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读数减小,B 正确,cd 间的电压由变压器的初级电压诀定,与负载电阻R 的大小无关,C 错误;若二极管短路则2cdUU,则次级电流会加倍,则初级电流也加倍,D 正确。【知识点】理想变压器;交流电的最大值与有效值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2(6 分)在伏安法
22、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 200,电压表V的内阻的为 2k,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表的连接n1n2a b c d R A 图(a)RxA A V V Rx图(b)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36 页 -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xURI计算得出,式中U 与 I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图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和 Rx2,则_(填“Rx1”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真实值。【答案】Rx1大于小于【解析】由于1020VxxARRRR;,可认为是大电阻,采取电流表内接法测量更准确,即图a 电路测量,Rx1更接近待测电阻真实值;图a 电路测量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使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图b 电路测量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知识点】串并联电路23(9 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 个指针 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 0、10、20、30、40、50、60 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同 0 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
24、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 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2sm)。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 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P1P2P3P4P5P6x0(cm)2.04 4.06 6.06 8.05 10.03 12.01 x(cm)2.64 5.26 7.81 10.30 12.93 15.41 n 10 20 30 40 50 60 k(N/m)163 56.0 43.6 33.8 28.8 1/k(m/N)0.0061 0.0179 0.0229 0.0296 0.0347(
25、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2)以 n 为横坐标,1/k 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 图像。P1P0P2P3P4P5P60 刻度尺图(a)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36 页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试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 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圈数n 的关系表达式为k=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表达式为k=N/m【答案】(1)81.7 0.0122(2)如图所示(3)31.75 10kn(N/m)(在331.67 101.83 10nn之间均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综生物部分 2022 年高 新课 标卷理综 生物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