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X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把思想 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广 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承当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发挥好每门 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 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思 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推动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有机融合,推进课程 思政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建设者和接棒人。二、总体目标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
2、引领,显 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 “四个统”,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 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深 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加强课 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建设,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建成一批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课堂、优秀教师、教学团队,推广课程 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循序渐进,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 设的良好气氛,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三、工作任务(一)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 教学体系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XX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体
3、系的文件要求,以教育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规定的5门思 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为核心,加强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培养思政 课程教学名师,把思政课打造成“金课”,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 人作用,以增强学生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话、跟走为 统领,以远大理想和特色共同理想教育为核心,以核心价值观教 育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体系的认知和感悟,从而进一 步从认知到认同,入脑、入心,到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 化于行的育人目的。2、公共基础课程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 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容,科学合理拓展公共基础课程的广度、 深度和温度,从课程内容所涉
4、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 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性、时代性。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结合校史校情,开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 素质、法制意识、平安意识、创新创业意识以及有特色的体育、 美育等公选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帮助学 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在美育教学中陶冶情操。(二)推进课程思政内容建设1、课程思政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 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教 案课件编写各方面,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到达润物细无声的 育人效果。2、修订课程教
5、学大纲。根据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 政建设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 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求在课程目标中增 加“课程思政”目标。1学分课程要求至少确定5处“课程思政” 融入点,2学分及以上课程要求至少确定10处“课程思政”融 入点。3、完善教案与课件。课程教案与课件要根据教学大纲“课 程思政”元素,将其纳入教案与课件,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表达在学习评价方 案中,有机融入课程教学。4、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作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重点, 把教材建设作为课程思政改的重要抓手。教材首选马工程重点教 材。以统编
6、教材为基础,编制课程思政教学参考用书,帮助教师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三)推动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1、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要贯穿课堂 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例、作业论文各环节。课堂教学要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 力、创新能力、道德情操等关键目标培养。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 系,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言传 身教,用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精湛学术感染影响学生。2、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混 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工程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优化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采
7、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 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到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 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4、深化课程考核评价改。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考核内容,用 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意识与能力,培育教学团队1、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充分运用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 题培训、教学比赛、社会实践研修等手段,增强培训的系统性、 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提高课程 思政育人能力。2、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作用,通过教研讨论、集
8、 体备课、老教师传帮带、教案编写、观摩课公开课观摩等手段, 讨论提供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总结课程开展的成效,建立课程思 政集体教研制度,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 力和水平。3、鼓励各学科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管 理人员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活动。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精彩课堂”活动以及课 程思政建设专题培训I;鼓励教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教研教改工程, 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教案 或课件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不 断增强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组织2-3次 “课程思政”示范观摩听课活动,以提升广
9、大教师,尤其是青年 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五)发挥课程思政建设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育工程的管理,明确建设任务。 “课程思政”课程要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大纲制定、教案编写 与课件制作、教学模式改、课程考核评价改、教学案例库建设等 方面形成一整套可供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和成果。1 .组织领导。成立由基础课部总支书记为组长,副主任为副 组长,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督导为成员的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工作领 导小组,全面负责指导基础课部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对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和指 导;教研室主任为本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 开展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教研活动、催促教师完成落实课程 思政建设任务,及时总结经验。教学督导加强检查指导,保证建 设质量,重点检查授课过程与效果,把“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 要的评价指标,加强当面反应,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形式、效果 加以引导和指导。2 .支持保障。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课程思 政建设浓厚气氛;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教师正 确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 果列入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指标体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