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宋代文学宋代的历史起讫:北宋(960)-南宋(1127) 一南宋亡(1279) 319年绪论 一、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 “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 文官待遇的优厚。 2、经济的兴旺、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 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市。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一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方鱼鳞,亦无行舟 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一一宋周密武林旧事3、理学的兴盛 从“文以贯道”到“
2、文以载道”;理学带来的说教习气 4、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孱弱的军事力量 深沉的忧患意识高扬的爱国主题 二、士人心态和审美情趣 十四岁以神童荐之于朝,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宰相。范仲淹、宋祁、张先、欧 阳修等都出其门下或从游其幕。风流儒雅,爱好词章,在当时影响很大,被后人 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清.冯煦蒿庵论词)。有珠玉词,存词130 余首。晏殊词晏殊词风近冯延巳。内容多吟咏风月、伤春怨别。 (1)提升了情词的格调晏殊词多写男女之情,但他往往略去对女性的容貌色 相的描写,而侧重写男女之情,具有一种洗去了 “花间”词浓艳脂粉气的美感。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
3、到晓穿朱 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 处? (2)情中有思晏殊词“情中有思”(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浓情中往 往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能从平常景物中见出生命之忧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欧阳修词欧阳修词今存约250余首,是当时写词较多的作家。欧词亦多写男女之情, 但也有所新变:扩大词的抒情功能,用词来抒写自我人生感受。改变词的审 美趣味,将词朝通俗化方向开拓。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
4、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 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第三节范仲淹、张先 L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第一次政治 革新“庆历新政”的领袖。仁宗朝时,出镇过边疆,把边塞的内容带进了词的领 域。范词气魄较大,但数量很少。有写边塞风光的,有写羁旅情怀的,内容与当 时词坛的流行趋势不完全一致,已不仅仅将词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以之抒发悲 壮情怀,拓宽了词的表现功能。对后来的王安石、苏轼等有一定的影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5、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2.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享年89岁,是北 宋年寿最高的词人。他一生官运虽不亨通,却也没有大的人生挫折,多流连风月, 以歌舞为乐。他的词语言工巧,善于通过物影来表现一种朦胧美与动态美。因善 写“影”而得“张三影”之名,又有“张三中”之称(因行香子“心中事, 眼中泪,意中人”句得名)。张先对词的改变:一是开始用词来应酬,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开始大 量用题序(现存160余首词近70首有题序)。苏轼 “苏文忠之清雄,篁乎轶尘绝迹,令人无从步趋。盖霄壤
6、相悬,宁止才华而 已?其性情,其学问,其襟抱,举非恒流所能梦见。(王鹏运半塘遗稿)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 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 有也。”“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 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 遇也。”(王国维文学小言)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思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被后人称之为“三苏”。母亲程氏曾教他读书,给他以品德上的熏陶。22岁中进士,由于欧阳修的揄扬,
7、名重京华。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被贬 黄州;59岁时被贬惠州;62岁时贬至储州;65岁遇赦北归;次年,病卒于常州。思想:苏轼既受过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受到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 他奉儒而不迂执,参禅而不佞佛,好道而不厌世。在各种处境下,都能勇敢地面 对人生,遇事达观超脱,心胸旷放开阔。苏轼的文艺才能:苏轼诗、文、词成就均极高,书法、绘画等也是宋代名家。第二节苏轼的诗文 一、苏轼的散文、辞赋苏轼重道而不轻文。 一方面他重视文章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苏轼的道并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 万物之道(规律)。苏轼对孟子战国策庄子的雄放恣肆、丰富联想 均有所继承,形成了自己姿态横生、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
8、自然的散文风格。苏 轼作文追求“辞达”:“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 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与谢民师推官 书)1、议论文(政论、史论、杂说、书札、序跋等)善于翻新出奇,见解新颖深 刻、议论生动,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留侯论日喻等。V 2、叙事记游之文能将叙事、抒情、议论完美结合。如文与可画赏雪谷偃竹 记石钟山记等。v3、辞赋骈散并用,疏宕萧散。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二、苏轼的诗歌苏轼是继李、杜后诗坛又一大家,今存诗2700余首。 严羽沧浪诗话:“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 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 v赵翼瓯北诗话:“(苏轼
9、)天生健笔一枝,爽 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1、社会政治诗一一关注民生疾苦,谴责贪媚官吏,关心国家命运。如荔支 叹吴中田妇叹等。 2、写景抒怀遣兴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敝潮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和子由港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 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第三节苏轼的词 一、苏轼的词学观诗词一体:词应该在表现功能、艺术本质上与诗歌一致。词“自是一家
10、”: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性情与感受。自己的词与 传统的婉约风格相比,能够自成一家。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 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J(与鲜于子骏)二、苏词境界的开拓苏词突破了花间婉约传统,将词之题材、境界向诗歌靠拢,打破了过去多写 男女爱情、离愁别恨的传统,举凡怀古、悼亡、山水、田园、仕途失意、报国雄 心等等,无不可以入词。以诗为词,融入豪放情怀、阳刚之美,充分表现了作者 的性情和人格。“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辰翁辛 稼轩词序)“东坡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
11、艺概)1、抒写豪情壮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咏史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怀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莫
12、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 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 无风雨也无晴。 4、悼亡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传统的写男女情爱的婉约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 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 恼。 “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王土稹花草蒙拾)三、苏轼的
13、“以诗为词” 1、用题序。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用典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以诗为词”,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束缚,由歌者之词走向诗人之词。 “东坡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晁补之能改斋漫录)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1、苏轼的意义在人生态度、审美态度上均予后人以启迪。 2、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体“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苏 门六君子”:再加陈师道、李腐。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第一节黄庭坚、黄庭坚的生平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为苏轼门生、密友,旧党失势后接连被贬,死于宜州。 “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自作语最
14、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 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 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一一答洪驹父书“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 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惠洪冷斋夜话 二、丰富的人文意象与生新的风格黄庭坚现存诗1900余首,其题材取向主要是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 题咏书画。 黄庭坚诗文人气和书卷气浓厚,诗中人文意象密集。 黄庭坚作诗主张“文章最忌随人后”,其诗求新求变,喜造拗句、押险韵、 用僻典,风格生新瘦硬。被称为“黄庭坚体”或“
15、山谷体”。 第二节陈师道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人。为人执拗刚直,官终秘 书省正字。陈师道以苏轼为师,但其诗乃学黄庭坚。才不及苏,学不及黄,常以 苦吟为诗,内容比较狭窄,多集中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主张“宁拙毋巧,宁朴毋 华”,诗风朴拙简练。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一一黄庭坚第三节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的以黄庭坚为首的诗歌流派。北宋末,吕本中作江 西诗社宗派图,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以下陈师道等二十五人,称“江西宗派”(江西诗派)。南宋末,方回瀛奎律11为该派创“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 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黄、陈去世后,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但靖
16、康之变给诗坛带来了变化。吕 本中兵乱后自嬉杂诗其一: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 有期。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吕本中还提出了 “活 法”的主张:“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 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南渡后,创作成就较高的还有陈与义和曾几。陈与义诗风雄浑深沉,曾几诗风清新活泼。陈与义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 东风看牡丹。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 得黄鹏四五声。北宋后期词 一、晏几道晏几道(1038? 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八子,有小山词 传世
17、,存词260首。晏几道虽出生豪门,却有过华屋山丘的变迁,一生落拓不遇, 仕途落魄。其词专力小令,工于言情,与父齐名,世称“二晏”。晏几道词多写 与歌女们的恋情,情感真挚;语淡情深,“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 照彩云归。晏几道小山词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频、云, 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已而君宠 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人间。二、秦观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
18、居士,江苏高邮人。青年时慷慨气盛, 自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37岁中进士,43岁任秘书省正字。被列 入旧党,累次被贬,终至雷州。后于返回途中死于藤州。有淮海集。秦观的词,多不离情和愁,且时常“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周济宋四 家词选),“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冯煦蒿庵论词)。其 词多写男女情爱及抒发人生失意的哀怨,语言优雅,音律谐美,情感真挚,韵味 隽永,兼具辞情之美,历来词誉甚高。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 下潇湘去。三、贺铸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
19、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人。意气豪侠,喜谈 当世事,个性倔强,不为权贵屈节,故沉沦下僚,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有东山词,存词280余首。英雄气与儿女情贺铸的词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有的慷慨豪迈,笔力雄 健,近于苏轼;有的情思缠绵,深婉密丽,近于秦观。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革笆斗城东。轰饮酒炉,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 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 孤篷。官冗从,怀俊俗,落尘笼,簿书丛。鹃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 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
20、水,手寄七 弦桐,目送归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衡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四、周邦彦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钱塘人。因献汴京赋获神宗赏 识而步入仕途。入仕后,又因党争被贬外任。返京后,曾任大晟府提举。周才学 富赡,精通音律,词集名清真集,存词约200首。 清真词的艺术特色周邦彦填词重法度,集词艺之大成: 1、章法结构繁复多变。如兰陵王柳2、善于化用前人诗句,语言典雅。如西河金陵 3、音律上,调美、律严、字工。 李清照与南渡前后词李清照 1.生平和创作李
21、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土,济南人。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 婚,婚后居汴京。后移居青州。靖康之难(1127)后,夫妇二人南渡。不久赵明 诚去世,李清照流转浙江多地,晚年寓居临安。在词论上,她提出了词“别是一 家”的主张。有漱玉词,今存词40余首。 (1)前期生活与词作: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22、下眉头,却 上心头。 (2)后期生活与词作: 靖康之难后,故乡沦陷,她开始随流亡者飘零。南渡不久,丈夫病亡,孤苦 动乱的生活,使她身心交瘁。后期主要抒写身世之感、故国之思和生活流离的痛 苦,词境由前一阶段的明亮轻快转而灰冷凝重。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口寸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 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 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 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昨嘛舟,载不动许多
23、愁。 易安词除了写少女情怀、青春情思、身世之感、流离之愁外,还有展示其精 神境界雄奇阔大的一面,如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 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 三山去。 2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1)情感表达上,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 我的内心世界。 (2)语言上,善于用明白简练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 感流程。多用白描手法,不托华丽辞藻。 “二张”和岳飞张元干、张孝祥张元干号芦川居士,有芦川词;张孝祥号于湖居士,有 于湖词。二张皆为爱国志士,词风慷慨悲壮,豪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学史 宋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