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灾评估报告 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地灾评估报告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灾评估报告 2.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评估工作大纲一、工作任务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管理局的委托,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承担了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目的是为了查明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其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国土部门审批土地和建设项目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提供依据。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在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区域,按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45/T382-2006)(以下简称评估规程),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和评估范围,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二)对评估区内各类型地质灾害点进行逐一调
2、查,查明各类型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产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险程度及其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现状评估。(三)对拟建工程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四)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对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科学依据。二、评估级别及范围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全长22.6386k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由旧路加宽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4 页 -2 扩建,投资估算总金额约3395.79 万元,建设用地面积5
3、17.448 亩(旧路354.389 亩,新用地面积163.059 亩),根据评估规程中表3 规定属较重要建设项目。据野外现场踏勘,建设工程地处溶蚀堆积峰林谷地地貌区,地形较复杂、地貌类型单一;沿线断裂构造较发育,综合判定项目建设区域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溶中等 强发育,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总体判定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综上所述,根据评估规程中表1,确定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根据工程建设特点,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人类工程活动程度、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工
4、程建设过程中的影响范围分析,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的来源或影响范围,确定评估范围为:以公路中线为中心,公路两侧为山峰或丘陵的,以第一斜坡坡顶为界;公路两侧为平地时,以公路中心线向两侧分别外延100150m,公路两端也外延50100m,评估面积约 8858.96 亩。三、工作部署及工作量(一)工作方法评估工作以收集已有资料和现场地面调查为主,原则上不动用钻探、物探手段,可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实施剥土工程。具体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资料收集;2、现场踏勘;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44 页 -3 3、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大纲;4、现场地质灾害调查;5
5、、资料整理、综合分析;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二)技术要求1、资料收集在开展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前,应收集如下基础地质资料:(1)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以下称施工设计)(湖南省公路设计有限公司,2009 年 10 月);(2)崇左市江州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 万)(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2005 年);(3)扶绥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 万)(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2006年);(4)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 万,崇左、凭祥、友谊关幅);(5)广西数字地质图及说明书(1:50 万);(6)广西地质灾害区划报告(1:100 万)(广
6、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93年);(7)广西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50 万)(广西南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研究院,1999年);(8)拟建公路沿线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野外专用含水文地质界线的 1:5 万地形图幅。2、现场踏勘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工程建设场地具体位臵、范围,初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44 页 -4 步了解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初步确定评估区范围、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以及根据建设工程的重要性确定评估级别。踏勘时要求对在踏勘过程中发现的较重要的地质环境条件点以及典型地质灾害,进行重点记录和拍摄照片。
7、3、对收集有关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进行综合分析,依据评估规程编写大纲。由院总工审查修改后实施。4、现场地质灾害调查在充分熟悉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穿越法进行地质灾害现场调查,不要求执行相应调查比例精度的定点密度要求。野外工作用图采用 施工设计中的 1:2000 路线平面图、1:2000 路线纵断面图及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野外专用含水文地质界线的1:5万地形图。野外定点采用罗盘定位与GPS 定位相结合,以提高定点速度和精度。定点密度: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点按每1.5 2km定一点并拍照,遇每一个地质灾害点均进行定点记录拍照。现场调查要求按 评估规程所要求的调查内容和记录格式填写卡片。5、资
8、料整理、综合分析对收集来的资料以及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进行数据统计,根据资料统计结果,拟定评估报告插图、插表、附图编制方案。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按评估规程编制要求进行报告的编制,要求报告文字简练,图文表相结合,报告附图比例尺根据调查地质灾害点的数量、密度和最终图面的显示效果决定,一般以清晰反映地理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地质灾害分区评估特征为原则;报告附图中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点的表示内容和方法,按有关规范及评估规程要求执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44 页 -5(三)项目组成人员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
9、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因此,参加评估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少于3 人,项目负责由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其他两名成员中至少有一个具有专业中、高级职称。(四)工作进度安排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评估面积的大小,预计评估工作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具体进度为:资料收集1 个工作日,野外踏勘1 天,评估大纲编写及审查3 个工作日,地质灾害现场调查2 天,资料整理 3 天,报告编制 20 天,于 2011年 6 月 13 日左右将评估报告送总院审定,2011 年 6月 16 日左右送厅审,6 月 20 日左右向甲方提供评估报告。四、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根据评估区域具体地质环境条件,本次地
10、质灾害调查的重点主要为:1、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碎屑岩展布区,重点调查岩体风化程度、地质构造发育程度、边坡各种结构面及它们的组合关系、第四系残坡积土体岩性、厚度。碳酸盐岩展布区,重点调查岩溶发育程度、形态、发育特征和规律及其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和规律、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下水埋藏深度和第四系坡积土体岩性、厚度。2、地质灾害的调查:重点调查斜坡稳定性、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危岩等类型,特别是重点调查评估区内危岩、边坡变形的特征和规律。地质灾害的调查,采用现场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各类型地质灾害的调查内容按评估规程中规定执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44 页 -
11、6 五、质量监控措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具体措施为:建立由项目负责人、分院技术负责、院总工程师质量把关和监督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具体为:野外调查卡片由项目负责人于当天进行质量审核,报告由分院技术负责审查后交院总工程师审定,修改后交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按评审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向甲方提供最终成果。六、预期成果(一)预期成果1、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报告附图: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2000,附图 1);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路线纵断面图(1:2000,附图 2)。(二)成果提交时间及数量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
12、险性评估工作成果预计于2011年 6 月 20 日左右提交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管理局。评估报告共提交 10 份,具体提交单位及数量如下:1、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管理局6 份;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 份;3、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1 份(存档);4、广西崇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院1 份(存档)。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44 页 -1 目录前言.3一、项目由来及主要任务.3二、评估工作依据.3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4一、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4二、以往工作程度.7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8四、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的确定.11第二章地质环
13、境条件.12一、气象水文.12二、地形地貌.12三、地层岩性.13四、地质构造与地震.14五、岩溶发育特征.16六、水文地质条件.17七、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20八、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1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1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21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2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2一、地质灾害类型的选取.22二、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23三、工程建设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25四、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25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27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27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
14、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44 页 -2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28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30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31第六章结论与建议.33一、结论.33二、建议.34附件.36附图:1、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2000,附图 1);2、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路线纵断面图(1:2000,附图 2)。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44 页 -3 前言一、项目由来及主要任务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管理局的委托,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承担了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
15、任务是:1、在建设区域,按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45/T382-2006)(以下简称评估规程),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和评估范围,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2、在充分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基础上,对评估区内各类型地质灾害逐一进行调查,基本查明各类型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稳定状态及产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害程度并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现状评估。3、对拟建工程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4、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危害程度,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分区评估,并提
16、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科学依据。二、评估工作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 年国务院令第 394 号)。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 号)。3、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44 页 -4(DB45/T382-2006)(以下简称评估规程)。4、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桂国土资办 200462 号)。5、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0623 号
17、)。6、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7、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本报告以下称施工设计)(湖南省公路设计有限公司,2009 年 10 月)。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位于崇左市扶绥县、江州区境内,路线起点位于扶绥县渠黎镇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渠黎进出口匝道与县道X521交叉处,起点桩号 K0+000,县道 X521公路里程为 K37+000,地理坐标:X2495046.706,Y36478178.746,路线基本沿县道X521旧路布设,沿线经过渠新村、渠黎火车站、向北经过那隆村东面、平羌村,后向西转经岜桑村、驮卢镇东面,终于驮卢镇
18、东亚糖厂以东约200m的过镇水泥路起点,终点桩号K22+6386,地理坐标:X2505846.629,Y36463498.677,路线全长 22.6386km,其中扶绥段 K0+000 K15+530,路线长 15.5176km,江州段 K15+530 K22+638.6,路线长 7.1210km。地理位臵见图1-1。本次评估对象为该建设项目施工设计的路线。路线按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44 页 -5
19、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等要求进行,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k0+000k1+100路段为 40km/h,k1+100k22+6386路段为 60km/h,路基宽度 8.5m,路面宽 8.20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图 1-1 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位臵示意图路线无桥梁,设臵涵洞47 道,设计洪水频率:涵洞及路基50 年一遇。路线基本沿县道 X521旧路布设,沿线设施征用土地共517.448 亩,其中旧路 354.389 亩。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约3395.79 万元。调查时,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排水沟、护坡等工程正在
20、施工中。沿线地貌类型单一,地形起伏较小,路线路基土石方总量达13.4303 万m3,其中土方 13.4071 万 m3,石方 0.0232 万 m3。据施工设计的路线纵断面 图(见 附 图2),工 程 建 设 无 大 的 挖 填 方,最 大 挖 方 边 坡 高 度4.440m(K2+240K4+460),最大填方边坡高度3.502m(K1+800 K2+140),这些挖填方边坡不易产生边坡崩塌、滑坡。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44 页 -6 表 1-1路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渠黎至驮卢二级公路1 公路等级级二级2 地形类别山岭丘陵区3 设计路
21、线长度km 22.6386 4 设计行车速度km/h 4060 5 路基宽度m 8.5 6 路面宽度m 8.2 7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8 平曲线最小半径m/个60/1181.225/1 9 最大纵坡%/m/处2.099/131.5/15.513/303/1 10 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m/个6800/11800/1 11 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形)m/个2950/11922.262/1 12 路基土石方数量1000m3134.303 13(1)土方1000m3134.071 14(2)石方1000m30.232 15 涵洞道47 16 平面交叉处95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1000m3185.551
22、7 18 征用土地亩517.448(旧路 354.389 亩)路基设计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B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为依据,路线设计标高为路面中心线标高,按50 年一遇洪水位加壅水高+0.5m 安全高度进行控制。路线经过地区地形平缓,两侧地表水系不发育,除雨水外基本无地表水侵浸路基,仅考虑将原路基高度较小路面抬高及在旧路涵洞排水及路段加大涵洞孔径即可满足要求。(1)填方路基设计路基的填方边坡视填土高度的不同,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表 3.3.4采用。本项目土方路堤边坡均小于12m,不设填方变坡平台,坡度为1:1.5(
23、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一、二)。(2)挖方路基设计挖方边坡视边坡高度、岩土类别、湿度、密实度等因素确定,参照公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44 页 -7 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表 3.4.1 和 3.4.2 采用。本项目土方路堑边坡小于10m,不设挖方变坡平台,采用1:1 的边坡坡率。另外挖方路基在边沟外侧设臵1.0m宽的碎落台(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二、三)。(3)特殊路基设计本项目地处蔗区,沿线路线经过基本上是旱地,局部路段经过水田、水塘、沟谷低洼处,有软土分布,由于软土厚度小于1m,主要采取全部清除软土、换填碎石土的处理方法,并在坡脚处设
24、排水沟,换填的填料应按路基填筑要求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必须满足现行施工规范要求。软土主要分布路段长 275m,详见表 1-2。表 1-2 软土主要分布路段统计表序号起讫桩号长度(m)平均宽度(m)软土平均厚度(m)1 K1+825 K1+980 155 12.3 0.6 2 K3+825 K3+830 5 6.7 0.8 3 K4+030 K4+090 60 4.6 1.1(扶绥段)合计220 1 K22+185 K2+240 55 3.6 1.2(江州段)合计55 合计275 经现场调查,路线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稳定性较好,自然和人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发育。因此工程建设挖填方路段施工将改
25、变原有地质环境条件,且局部路段为农田分布区,存在淤泥等软弱土体,所以工程建设中可能引发滑坡、崩塌、岩溶地面塌陷、路基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工程建成投入运营后建设工程本身易遭受上述地质灾害的危害。二、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前人先后开展了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以上研究成果对区内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是本次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主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3 页,共 44 页 -8 基础依据。本次评估收集利用的主要成果资料(见表1-3)。表 1-3 收集利用前人主要成果资料一览表序号成 果 资 料 报 告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地灾评估报告 2022 评估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