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钦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钦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钦州市粮食和物资储藏行业开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钦州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4月粮食和物资储藏行业开展提供新空间。RCEP (区域全面伙伴关 系协定)生效后,设立有农产品免税等优惠条款,我国与东盟国 家有望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出口规模,拓宽粮食等农产品方面的 贸易空间,钦州将充分利用“两国双园”、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 为我市粮食和物资储藏行业开展提供新的空间。二、我市粮食平安面临的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续蔓延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演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均衡格 局被打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
2、矛盾,国内粮食供需结构平 衡产生新的矛盾。我市作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趋势显著,粮食供给的资源约束趋紧,粮食行业开展面临诸多风 险挑战。我市粮食和物资储藏行业开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一是行业 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我市粮食和物资储藏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偏低,粮食和物资储藏规模不够,有的县区粮食仓储设施相对陈 旧落后,大局部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仓房设计和建设标准 较低,全市低温准低温仓容严重缺乏,无法满足粮食产业高质量 开展的需要。市本级应急救灾物资仓还未开工建设,现阶段物资 只能暂时存放在市本级储藏库内,各县区救灾储藏设施条件落 后,储藏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推进。二是粮食物流
3、体系还未 形成。钦南区中国一西部沿海粮食产业园工程、钦北区粮食应急 分拨综合物流设施工程的功能还未形成。三是粮食产业经济开展 质量还不够高。粮食加工企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 粮食加工企业仍处于“小、散、弱”的境况,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 足、科技含量不高、设备设施老化、抗风险能力弱、营销能力不 强等问题,当地大米品牌效益还未能充分发挥。四是粮食和物资 储藏系统的人才支撑还不够牢固。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机构设置、 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市、县两级粮食和物资储藏 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匹配。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那么及开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4、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四个新”总要求和四个方面重要 工作要求,坚持统筹开展与平安,牢牢把握新开展阶段、贯彻新 开展理念、融入新开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 发挥钦州沿海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实施以效 益强保障、以流通稳保障、以治理优保障的开展战略,构建更高 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平安和物资储藏安 全保障体系,切实提升粮食和物资平安保障能力。第二节基本原那么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做到
5、居 安思危,聚焦粮食和物资储藏平安的核心职能,加快行业高质量 开展,充分发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压舱石” 和“稳定器”作用。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实行党政同责,强化粮食平安首长 责任制。加快实施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强化粮食质量平安保障, 推进“数字粮储”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守住管好全市粮食平安。坚持系统观念。胸怀“两个大局”,统筹把握“多”与“少”、“质”与“量”、生产与流通、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国内与国 外六对关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强化“产 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牢牢扛稳粮食平安的重任,实现开展质量、 结构、规模、平安相统一。坚持开放开展理念。引入社会投资,鼓
6、励符合条件的多 元市场主体参与钦州“粮安工程”建设,充实“粮安工程”建设资金 来源,拓展钦州粮食行业开展空间。鼓励和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参 与政策性粮食收购,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更好满足 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消费需求。第三节主要目标统筹开展与平安,推动粮食和物资储藏平安保障水平迈 上新台阶。粮食和物资储藏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体系更加健全, 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应对台风、水灾、重大疫情等突发 事件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开展取得 新成效。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粮油精深加工转化和副产品综 合利用开展迈上新台阶,粮食全产业链构建取得积极进展,粮食
7、 产业强市基本形成。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开展粮食和物资储藏行业开展 成果惠及更多人民。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种粮收入得到持续 增加,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优质粮食的需求得到有效 满足。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粮食和物资储藏行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粮食平安保障地方条例物资储藏规章制度得到完善,执 法监管水平得到提升,节粮减损行动成效显著,粮食和物资储藏 行业治理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优化治理体系,提升粮食和物资储藏保障的效能。积极引导社会主体参与粮食和物资储藏行业,优化粮食和物资储 备布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储藏管理水平, 提升粮食和物资储藏治理效能。“十四五”时期钦州粮食行业开展
8、主要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十三五” 期末2025年规 划指标粮食宏观调 控能力收购直补订单粮食万吨/年4.585.5地方(市县级)粮食储藏规模 (原粮)万吨5.787.74地方食用油储藏规模吨0350粮食应急加工企业个912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个6572粮食产业发 展水平国有粮食企业生产主营业务亿元1.391.89物资储藏保 障能力物资储藏规模落实率()100100粮食仓储 建设国有粮食完好仓容万吨22.0925县级以上监督检查机构数量个55市级以上粮食检验检测机构个11第三章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增强保供稳市能力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健全粮食储藏调节体系,构建新型 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增强
9、我市保供稳市能力。第一节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和保护农 民利益并重的原那么,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价格水 平。鼓励粮食贸易、储藏、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入市,建立 健全优粮优价的市场运行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牢牢守住 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严格落实地方粮食储藏规模。立足粮 食产销平衡区的实情,根据我市粮食平安和保供稳价需要,调整 优化地方粮油储藏规模,严守粮食平安底线。完善稻谷补贴与储 备粮订单收购政策,保障粮源稳定。每年收购计划安排不低于 5.5万吨。稳步推进粮食收购资金来源多元化,满足粮食收购资 金需求。创新粮食收购方式。适应粮食
10、生产组织方式变化,鼓励 企业开展市场化自营收购,引导企业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 民合作社等新兴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接,开展订单收购、预约收 购、代收代储、代加工等个性化服务,构建渠道稳定、运行规范、 方便农民的新型粮食收购网络体系。依法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 核,规范收购秩序。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健全粮食储藏管理 体制机制,提高储藏能力,构建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夯实宏观调控根基,守住粮食平安底线。第二节健全粮食储藏调节体系创新和健全粮食储藏调节体系。积极利用市内外市场和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调控方式,保障国家粮食供求稳定。准确把握粮食 供求形势变化,加强政策预研储藏,备
11、好用好粮食调控“工具箱”, 有效防范风险。建立储藏粮协同运作机制。加强与各县(区)交 流储藏粮轮换信息,使各级储藏粮协同运作、功能互补,形成调 控合力,提高市场调控的精准性。健全市、县(区)二级储藏粮 管理制度,加强对储藏粮油监管,提高储藏粮管理水平,保证储 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平安。构建政府储藏与企业储 备协同体系。按照社会共担粮食储藏责任的原那么,鼓励符合条件 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地方粮食储藏相关工作,建立规模以上粮食 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藏。科学统筹政府储藏、企业社会责任储藏、 企业商业周转储藏功能,把地方储藏打造成调节区域粮食市场供 求和应对局部应急状况的“第一道防线”,把社会责
12、任储藏打造成 调节区域粮食市场供求的“缓冲器”,构建政府储藏与企业储藏互 为补充、协同开展的新格局。第三节构建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全面监测粮食市场动态数据信息。完善粮食流通数据采集制 度,优化监测网点布局,强化统计人员素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加强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系统监测粮油供求和市场动 态数据信息,促进粮油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粮情监 测预警系统。依托粮食平安行政首长责任制部门协调机制,围绕 粮食产购储加销环节,拓宽数据采集范围,推动与农业农村、商 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建立健全全市一体化的粮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粮食市场苗 头性、
13、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 性,提高服务决策、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第四节提升粮油应急保障能力严格落实成品粮油储藏规模。根据人口数量科学合理确定成 品粮油储藏规模,并严格落实。按不低于3天市场供应量的要求 落实成品粮油储藏。加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和维护。依托现 有社会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 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在各县(区)布局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承 担本级应急粮食加工任务,确保应急加工能力和应急供应需求相 适应。加强应急成品粮油储藏管理。建立市、(区)县应急成品 粮油储藏管理体系。完善粮油应急预案,提高我市粮应急联动能 力。强化应急培
14、训与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关 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充实完善粮食市场 监测网点,做好监测预警,及时研判市场供求信息,打造灵敏、 准确的粮食信息网络体系。认真开展粮食统计调查,为粮食宏观 调控提供可靠依据。完善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引 导粮食生产和流通。完善军粮供应保障体系。健全军粮应急供应 保障网点,提高军粮应急保障配送能力。依托现有“放心粮油” 经营店和军供基础站点,加快推进新建基础设施并融入现有军粮 供应体系,完善市和基层站点二级军粮配送供应网络,构建应急保障、军粮供应、成品粮储藏、放心粮油、主食产业化“五位一 体“军粮应急供应保障网络体系。专栏一
15、粮食宏观调控提升行动(一)落实地方粮食储藏规模。调整优化地方粮食储藏规模, 严守粮食平安底线;完善稻谷补贴与储藏粮订单收购政策,保障 粮源稳定;每年收购计划安排不低于5.5万吨。(二)构建政府储藏与企业储藏协同体系。按照社会共担粮 食储藏责任的原那么,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地方粮食 储藏相关工作,建立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藏。(三)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按不低于3天市场供应量的 要求落实成品粮储藏;依托现有社会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 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第四章大力开展粮食产业经济推动行业高质量开展依托优质粮食工程,积极实施“三链协同”、五优联动和 “
16、六大行动”,依靠“广西香米品牌效应为抓手,大力开展灵山 县、浦北县和钦北区粮食产业经济,沿海沿边粮油加工产业经 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钦州粮食产业高质量开展。第一节开展壮大粮油产业推进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加快优质粮源基地建设。立足天然 富硒土壤优势,大力开展富硒粮食产业,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扩大我市优质 稻种植面积,争取到2025年产量到达30万吨。严格落实耕地保 护制度,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提高粮 食生产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推动优质粮源基地高质量开展。提升 粮机装备应用水平。以增强需求匹配性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区域 粮食产量、生
17、产集中度、服务半径、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兼顾 现有配套设施等情况,优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布点、功能,积极 在粮食清理、干燥、仓储、装卸、运输、加工等推广应用粮食机 械装备自主创新成果,升级配置粮食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 环保型装备和“四散化”运输、集装箱运输、成品粮冷链运输装备 等,提升国产化加工装备使用率水平,重点补齐粮食质量快检、 环保烘干、清杂等短板,切实解决“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 等问题。打造特色粮油品牌。充分发挥粮油品牌的扩散和产品聚前言-4-第一章开展基础、开展机遇和挑战-6-第一节开展基础-6-第二节“十四五”开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8-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那么及开展目标-1
18、2-第一节指导思想-12-第二节基本原那么-12-第三节主要目标-13-第三章 健全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增强保供稳市能力-15-第一节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15-第二节健全粮食储藏调节体系-16-第三节构建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16-第四节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17-第四章 大力开展粮食产业经济,推动行业高质量开展-19-第一节开展壮大粮油产业-19-第二节创新粮食产业开展-20-第三节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21-第五章大力打造纤漓效的物资储藏保障体系,增蜀陶重大风险能力-23-第一节提升物资储藏能力-23-第二节落实重要物资储藏规模-23-第三节提升物资储藏管理水平-24-第四节提升应急物
19、资调运快反能力-24-合效应,加入广西香米产业联盟,创立“富硒大米”公用品牌。鼓 励粮食生产企业挖掘我市地方特色优势,加大绿色、有机粮油产 品的推广和认证力度,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控、文化创新、科 技创新等手段打造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做优做强以品牌价值为 核心的现代粮食产业。推动企业和品牌协同开展,加大“富稀谷”、 “龙绕香”、“浦福源富硒大米”和“浦生富硒红衣花生”等自主品牌 推广,通过广告宣传、展会推介、电商对接、直营体验等方式, 重点宣传钦州生态优势,推介“富硒大米一健康绿色”的内在品 质,挖掘稻米种植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 竞争力。完善粮食质量追溯体系。引入区块链等新
20、技术,建立健 全粮食质量数据库,完善以市级为支撑、以县级为基础的公益性 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强化粮食质量平安风险预警预报。加快 推进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数据资 源共享网络建设,完善粮食质量追溯系统,制定产品追溯规范, 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平安风险监测,营造平安放心的 粮油消费环境。第二节创新粮食产业开展促进全产业链开展。支持粮食企业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 建设,开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模式,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 业链。推动粮食企业在产业链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 对接和协作,通过定向投入、专项服务、良种培育、订单收购、 代储加工等方式,建设加工原料基
21、地,探索开展绿色优质特色粮 油种植、收购、储存、专用化加工试点;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建设 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粮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 化、服务多样化,着力打造绿色、有机的优质粮食供应链。开展 粮食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加大供需信息发布力度,引 导粮食产销平衡。推动产业集聚开展。依托粮食主产区、特色粮 油产区和关键粮食物流节点,推动粮食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 完善进口粮食临港深加工产业链。建设粮食物流产业体系,整合 现有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等资源,鼓励 市外粮食企业到我市建立营销网络,加强产销区产业合作,积极 打造区域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构建面向东盟的粮食大
22、通道。发 展粮食循环经济。支持粮食企业多途径探索粮油副产物循环、综 合、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以绿色粮源、 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 鼓励粮食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循环经济系统,降低单位 产品能耗和物耗水平。第三节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 制。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 建设。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开展标准引领、质量测评、 品牌培育、健康消费宣传、营销渠道和平台建设及试点示范等工 作。优化产品结构,
23、开发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新产品,增 加无公害、绿色、有机粮油产品供给。依托我市丰富的富硒土壤、 海洋滩涂资源,充分利用我市粮油作物自然富硒优势,加快开展 具有我市特色的潮禾米(海红米)、龙渊大糯、紫香糯米、红米、 黑米、红衣花生等优质富硒粮油品种,推动我市特色粮油生产、 加工规模化、产业化开展。大力开展粮油精深加工与转化。推进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粮油精深加工转化和副产品综合利用 为引擎,促进粮食加工产品向功能性食品方向开展。提高粮食产 品供给质量,增加附加值,扩大我市粮油产品在市内外市场的占 有率,减少原粮和初加工产品的输出,提高粮食就地加工转化能 力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满足城乡居民个
24、性化、多元化、定制化需 求。专栏二粮食产业开展提升行动(一)推进优质粮源基地建设。加快优质粮源基地建设,结 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建设,争取到2025年产量到达30万吨。(二)推动产业集聚开展。依托粮食主产区、特色粮油产区 和关键粮食物流节点,完善进口粮食临港深加工产业链,积极打 造区域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构建面向东盟的粮食大通道。(三)大力开展粮油精深加工与转化。加快推进粮食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以粮油精深加工转化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为引擎,促 进粮食加工产品向功能性食品方向开展。第五章 大力打造统一高效的物资储藏保障 体系,增强抵御重大风险能力按照集中管理、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钦州市 粮食 物资 储备 行业 发展 十四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