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青岛科技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科技大学燃烧与爆炸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填空题.燃烧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_。超越高度1 .最小点火能指的足能引起爆炸件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火花能量.植物油容易发生自燃主要是因为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结构的缘故。2 .悬浮在空间中的、呈运动状态的粉尘称为粉尘云.可燃气体喷口(管口或容器泄露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 象,称为扩散燃烧3 .气体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高. 一级可燃气体是指爆炸下限不大于_10%_的可燃气体。4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划分的。5 .对大多数可燃粉尘,掺入惰性物后点火温度增高.绝大多数油罐火灾是由火花(明火、静电、
2、雷击及工业电火花)引起的罐内油蒸气和 空气的混合气爆炸而起火。6 .爆炸按性质可分为三类: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核爆炸.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丙类是指闪点高 于60的液体7 .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响,首先必须互相接触(或碰撞),但并非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响,只有 活化分子互相碰撞才能发生反响。8 .最小点火能数值越小说明该物质愈易燃爆。9 .影响阻火器性能的因素有阻火层的厚度及其孔隙直径和通道的大小。10 .蜡烛、硫磺等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汽而发生的 有焰燃烧现象,称为蒸发燃烧。11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建筑物
3、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建筑物构件的_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划分的。12 .爆炸发生后会产生较大的伤害区域。某次事故有20人死亡,说明他们大都进入了死亡半 径区域。13 .植物秸秆等堆积容易发生自燃,主要是因为植物秸秆一发酵而放热,引起自燃。14 .燃烧三要素仅仅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15 .任何链锁反响都由三个阶段组成,即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采用开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要比采用闭杯闪点测定仪测得的闪点的值要偏大其中组成1占可燃气比例为11.67/(11. 67+5. 79)=66. 84%组成2占可燃气比例为5. 79/(11.67+5. 79)=33. 16%利用莱-夏特尔公式计算“可燃气”的
4、爆炸极限:100下66.84 33.16 +6.723.28=4.99%Y100上-66.84 33.16 +36.5 18.95 =27.92%总可燃气浓度为17.46%,在爆炸极限4. 99227. 92%范围之内,故该混合气有爆炸危险。4.设环境初始压力P0=0. IMPa,初始温度T0=27,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爆炸温度T=2411K, 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大爆炸压力。解:当可燃物质的浓度等于或稍高于完全反响的浓度时,爆炸产生的压力最大,所以计算时应 采用完全反响的浓度。先按一氧化碳的燃烧反响式计算爆炸前后的气体摩尔数:2C0+02+3. 76N2=2C02+3. 76N2爆炸时
5、产生的最大压力可按压力与温度及摩尔数成正比的规律确定,根据这个规律有以下 关系式:PTn=X PqTqm由此可得出m=6.76, n=5. 76,代入上式,得:.24115. 76 x 0. 1 八、P=x = 0. 69(仞%)3006.76答: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大爆炸压力为0.69 Mpao5.某混合气体的组成及爆炸极限数据如下所示:物质名称(p/%LEL/%UFL/%己烷0.81.17.5甲烷2.05.016乙烯0.52.736空气96.7问此混合气有无爆炸危险?解:先算出此混合气中可燃气体的百分数6己烷)工己烷)工0,8 + 2,0 + 0.5矶甲烷)=猾= 61%矶甲烷)=猾=
6、 61%(乙制=送二 15%用 Le Chatelier 公式Lm (下)Lm (下)1 _M _i-i L(下)x 100% =亚望4公 =2.53%1.1 5.0 2.7X 100% =100 乜24 +61 + 15%7.5 15 3613.6%由计算可知,可燃气体的爆炸范围为2. 53%-13.6%,而混合气中共含3.3%的可燃组分,它处 于混合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之间,所以这种混合气具有爆炸危险。6.有混合气体含C2H6 1%, C4H10 1. 5%,其余为空气。该混合气体遇明火是否有爆炸危险?(C2H6 和C4H10在空气中的爆炸上限分别为12.5姒8.5%,下限为3.0%、1.
7、6%)解:可燃气体总浓度=1%+1.5%=2.5%乙烷占可燃气体的百分比=1/2.5=40%丁烷占可燃气体的百分比=1.5/2.5=60%下=-01 = 2.0%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40+603 L6混合气体的爆炸上限:_100上 一4060112.5 8.5% = 9.7%由计算可知,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为2.0%-9.7%,而混合气中共含2.5%的可燃组分,它处于 混合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之间,所以这种混合气具有爆炸危险。六、论述题1.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生产实践,阐述做好防火防爆工作的技术关键。答:防火、防爆工作的平安管理,除要按消防平安法规的有关规定和运用易燃、爆炸物质 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
8、理外,从工艺上还要具体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控制易燃、爆炸物质的数量。在工艺过程中不用或少用易燃、爆炸物质,以不燃溶剂 或易燃、爆炸危险性较低的物质代替易燃溶剂与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物质。(2)加强设备的密闭性。防止设备内可燃物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止空气进入 负压下生产设备形成爆炸性混合物。(3)要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设备。借助风力排气的方法,降低车间内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 的浓度,使其不致到达危险程度,以保车间平安。(4)应用惰性介质保护。应用惰性介质(如二氧化碳、氮、水蒸气等)使可燃物与空气隔 离,降低可燃物浓度,以及清除管道、容器中残存的可燃物质。(5)控制工艺参数。对温度、压力、
9、流量、物料配比等工艺参数,要尽可能实现自动控制, 设备失控时能自动发出信号、报警。同时要尽可能控制工艺条件,防止超温、超压和废料跑损, 确保平安生产。(6)妥善处理三废。要严格控制易燃、可燃物的排放,尤其应注意性质相互抵触的废水排 入同一下水道。2.在汽油库里或操作乙焕发生器时,平安规那么规定必须严禁烟火。气焊操作点(火焰)与乙焕发 生器或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必须在10m以上,乙焕发生器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必须在5m以上, 电石库距明火、散发火花的地点必须在30nl以上。试分析采取这些防火技术措施原因。答:(1)在汽油库里或操作乙快发生器时,由于有空气和可燃物(汽油和乙快)存在,规定 必须严禁烟火,
10、是防止燃烧条件之一一火源存在的一种措施。(2)规定气焊操作点(火焰)与乙焕发生器或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必须在10m以上,乙焕发 生器与氧气瓶之间的距离必须在5m以上,电石库距明火、散发火花的地点必须在30m以上等, 采取这些防火技术措施即是为了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24 .物质温度虽已到达理论上的自燃点,但并不立即着火,而要经过假设干时间才会出现火焰,这段时间称为感应期(诱导期)。25 .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是指闪点28 的液体.固体材料之所以能够发生阴燃,主要是这种物质在受热分解后能够形成刚性结构的多孔 炭化物质,它可以积蓄热量,使燃烧持续下去
11、。26 .火焰在管道中蔓延的速度,随着管子直径的减小而减小,直径减小到某一程度时,火焰就 不能蔓延,阻火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而制成的。27 .木材、纸张、棉、麻、毛以及合成高分子纤维等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的主要燃烧形 式为分解燃烧.与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产生能量及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28 .感度是度量炸药起爆难易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感度越低,平安度越高o (填高或低).常用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式和闭口式两种方法。29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一氧化反响。30 .火灾和爆炸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反响速度o.链式反响理论的创始人是前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31 .火
12、焰在管道中蔓延的速度,随着管子直径的减小而减小直径减小到某一程度时,火 焰就不能蔓延,阻火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而制成的。32 .粉尘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o.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易燃液体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乙类是指_28CW 闪点60的液体 o33 .煤遇潮后更加容易发生自燃,主要是因为煤内含有氧化铁,能够氧化放热,加速煤的 自燃。34 .有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 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它属于外表燃烧形式。35 .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化学物质是氧化碳火灾中约有一半 的造成的。二、选择题.可燃物质的自燃点
13、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A ) o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爆炸极限范围越宽,那么发生爆炸的危险性(B ) oA.越小 B.越大 C.无关3 .化工厂火炬的燃烧是属于(B )A.动力燃烧B.扩散燃烧4 .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C.保持压力稳定5 .焊补空汽油桶发生爆炸属于(DA.物理性爆炸B.爆轰6 .提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含氧量,D.无规律O.喷流式燃烧D.紊流式燃烧(B) o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D.起保温作用)OC.殉爆 D.化学性爆炸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是(A ) oA.爆炸上限提高 B.爆炸下限降低 C.爆炸上限降低 D.无显著变化.化工厂的
14、防爆车间采取通风良好的防爆措施,其目的是(B) oA.消除氧化剂B.控制可燃物 C.降低车间温度D.冷却加热设备.燃料容器、管道直径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B ) o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B) oA.越小B.越大C.无关D.无规律.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B )o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C.保持压力稳定D.起保温作用7 .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参数是(B )。A.沸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燃点.木炭燃烧属于(C )oA.蒸发燃烧B.分解燃烧C.外表燃烧D.阴燃.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选项是物质的(D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科技大学 燃烧 爆炸 理论 期末考试 复习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