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前高职艺术教学的一点思考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目前高职艺术教学的一点思考与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目前高职艺术教学的一点思考与建议此次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举办的“2013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文化艺术类 人才培养方案及精品课程开发研训”班的学习。通过十天的培训学习,我对 职业教学目前的开展状况、存在问题以及开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进 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坚定了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同时、查找我们在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解剖问题原因,以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教 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国家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在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中一再要 求:优化人才培养,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注重因材施教,完善分层教学。 尤其是强调了艺术教育的特性。艺术的个性很强,可以运用特殊的培养制度, 积极提倡
2、教学的创新性。在此教育思想指引下,我校今年按照上级制定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的课 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制定了新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并根 据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滚动修订,并在教学中加强课程管理与开发,逐步将以 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订单式”培养以及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要求融入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基本形成“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做一体” 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次培训,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发现了我艺术设计专业开展过程中存 在着不少的问题与缺乏之处,如(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相应的运行机 制和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方法、调控手段和政策 制度仍不完善,不利于开展深层次
3、的合作,不能很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 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2)课程改革有待突破,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 标准有待完善。目前,我专业拥有了格式上相对规范的教学大纲,对课程的 知识点,能力要求及评价标准、学时分配等都做了分解.,但相比课程标准的 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来看,设计的内容还是过粗,不够详细,特别是缺少 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思路、设计原那么、教学的组织安排、教学的评价等的阐述。(3)教学内容要凸显高职教育特点。教学内容偏理论,轻实践(技能),教 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局部专业课的内容理论性 太强,需要减少深层理论讲解。(4)根据学情设计教学不够充分。目前教师 用的还是
4、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即专业教师自己上课用的教学文本,考虑较多 的是自己要教些什么,而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设计教学方案,缺少对 学生学情的分析。如学生的生源情况,专业基础情况等等,忽略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导致上课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得以调动,教学效 果不理想。(5)在课程实施方面缺乏创新。第一,“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 法仍占主导。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只顾自己讲解,常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再 加上理论课教学又过于抽象、专业,速度又快,因此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虽然有些专业课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但两者完全分开,上理论课因 过于专业,又无实物,学生无法理解、掌握;实践课时,又因理论未
5、完全掌 握,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第二,机械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很难表达学生 的主体地位,学生参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很难实现。(6)精品课程建设 成果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运用。精品课程建设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突破时空 局限,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从而到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7)对实 践教学的重视不够到位,缺少高素质的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年轻、高 学历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成长起来的,缺乏设计或生产一线的 实际锻炼,难以真正做到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践,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 多。考试模式改革需要深入,(8)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教师队伍缺乏,特别 是某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有些教
6、师对高职教育及行.业的特点 缺乏必要的了解,在教学内容上无法表达“用”,教学方法上无法实现“活”, 教学手段上无法实现“新”,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还有少数教师责任心 不强,教学精力投入缺乏,我们在教学检查中发现有少数教师擅自停课或调 课,课堂纪律管理不严,上课照本宣科,教学纪律性较差,教学工作示范意 识不够。从学校层面上来说,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相关的激励制度不够健全,尚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 教学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现有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需要继续修改完善。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相应对策:
7、(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 展。必须强化质量意识,牢固确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 量是学校的主要任务这一理念。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专业建设为重点, 以强化教学管理为手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积极推进校企 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在本专业层面上来说,要健全、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 行机制,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健康持续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 合”能否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并需要以组织制度来保 证。我们要尽快完善学校、企业、专业三个层面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相应 组织管理
8、机构,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方法、调控手段和政策制度,使工作落 实到实处。(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建立艺 术设计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提 高课程教学质量,尤其要高标准、严要求建设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我校艺术设计教学团队已在08年完成了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并在教学 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滚动修订、完善。(四)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行动导向的教学,充分重视学 生是学习的行动主体,突出职业情景中的行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 由传统教学方法向工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转换;在教学原那么上以情境性 原那么为主,科学性原那么
9、为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到达教 学效果的最优化。(五)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方法,对教师参加除 授课以外的教学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并加强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 改革的奖励,加强对上课特别认真,教学效果特别好的教师的奖励,从而激 励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六)创新考核模式,突出能力考核,以职业核心能力考核为重点,加 强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考核,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强调考试 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多样化,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加强动手操 作考试,强调考试时间分散化,重视平时及过程的考核。(七)加强教材建设,选用先进的、适用的高职教材,鼓励教师自编高 质量的有高职特色的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学校要有教材管理相关文 件,激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八)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管理和评估,全面提高课程建设的层次。我们会在今后的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提高教育 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实用型人才而做出不懈努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