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一).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讲义:古文史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一).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隋代文学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一、北齐、北周旧臣隋统一全国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探索创造新文学。其中一股中坚力量就是北齐、北周的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卢思道代表作是南朝歌行体的从军行。很有北方诗人苍凉、刚劲、豪迈文文风特点。杨素的诗作有一种真挚悲凉的情思和深雄雅健的气质。薛道衡其成名作昔昔盐虽也言及边塞征夫,但诗中所写乃南朝常见的闺怨题材,辞清句丽,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是北方文人学习南朝文学表现手法时诗风转变的代表。其中名句如“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二、杨广及其周围的南朝文士在隋文帝
2、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隋炀帝杨广所作诗歌,大多带有齐梁艳曲余风,即位后所作的一些乐歌,也能称上清丽明快。如春江花月夜二首。虞世基是南朝文士中较有名望的一位,曾写过出塞二首等较好的作品。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为作诗而作诗。总观隋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到隋代末年送别诗的出现,则代表着思想和艺术均健康发展的诗歌新潮流,预示着南北诗风合流的新趋势和由齐、梁诗风向唐诗转变的广阔前景。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一、贞观诗坛与上官体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为文坛盟主,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贞观诗风的新变,则起于对六
3、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李世民的诗,常常壮大怀抱与华采并存。 虞世南其托物寓意的蝉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上官仪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时称“上官体”。上官仪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颇有影响。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4、由于宫廷诗人大多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生活接触面也比较狭窄,所以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来承担。二、王绩与初唐四杰王绩(589644)是初唐士人中诗风较为独特的一位,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诗作以平淡自然的话语来写山光水色来写田园。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世称“初唐四杰”。他们的诗虽未脱绮靡余风影响,但已从宫廷走向市井和关山塞漠,题材拓宽了,感情浓烈壮大,形式多有创新,卢、骆之七言歌行,王、杨之五言律诗,尤为特出。 王勃的主要作品如:滕王阁序,其代表作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卢照邻的七言歌行恣肆奔放而词采富赡。代表作是长安古意,为七古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骆宾王善写律诗,代表作是咏
5、蝉,此诗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杨炯长于五言律诗,其代表作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第三节杜审言与宋之问、沈佺期一、杜审言与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文章四友作诗以五律居多,故而对律诗发展定型有一定的贡献。但李、苏、崔三人所作之诗,大多平庸寡味,不值一提。四友中,以杜审言最有诗才。杜审言在五律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杨炯,使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早年在江阴任职时写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杜审言最有名的五律。二、宋之问、沈佺期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
6、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他们的生年晚于李峤和杜审言,因文才受到赏识而选入朝中做官,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宋之问在武后时期,沈宋曾经依附武后的两位男宠二张:张昌宗和张易之,到中宗复位时,他们被流放到了岭南,仕途的失意使他们写出了较好的作品。宋之问的五律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今归有日,不敢恨长沙。”未到贬所而先想归期,一种含泪吞声的感怆情思表现得真切细腻,见不到任何着意文饰的痕迹,而诗律和对仗却十分的工整。 沈佺期的律诗写得是有情有景,声律和谐流畅而蕴涵的感情非常深厚,是早期七言律诗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总之,经
7、过杜、李、宋、沈等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景龙年间,唐代近体诗的各种声律体式已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 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一、陈子昂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这集中体现在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里。这38首诗歌并非一时一地所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以后,其中很多都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为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陈子昂再次从军。神功元年(697),他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军次渔阳,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曾有过的君臣际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的组诗。他在这组诗的燕昭王里说:“南登碣石馆,遥望
8、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慨叹时光流逝,古人的不朽功业已成陈迹,而往时的种种际遇难见于今世,有种抱负无法实现的悲愤。在写这组诗的同时,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形成反差强烈的情感跌宕。自悠悠天地而言,将与英雄业绩同其长久;而自己人生有限,一旦抱负落空,只能空留遗恨而已,于是产生了怆然涕下的巨大悲哀。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涵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全诗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呈现出一种质实清新之美。
9、二、张若虚和刘希夷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大致与陈子昂等人同时登上诗坛,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但因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李泽厚称它:“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美的历程)全诗描写春江花月夜幽美恬静之景,以此为背景,表现女子缠绵悱恻的离别相思之情,并把它和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融为一体,构成奇妙迷人的艺术境界。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10、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像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此诗抒情气氛优美浓郁,语言清丽,笔触细腻,韵调流利婉转,为历代人们所传诵,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刘希夷是唐高宗、武后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代悲白头翁,是一首拟古乐府。其中名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诗作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其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抒发世事变迁、富贵无常的感慨。全诗笼罩在一种消极感伤
11、的情绪之中。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展,如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诗的随之出现,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誉,影响很大。崔兴宗称王维为“当代诗匠”(酬王维:诗序),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
12、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孟浩然集序)。当时,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一、王 维王维诗兼擅各体,尤善山水田园诗,与孟浩然并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早年对功名亦充满热情和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少年行七绝组诗,共4首,分写长安少年高楼豪饮、报国从军、勇猛杀敌、云台论功,是表现盛唐人豪迈气概的游侠诗的代表作之一。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具有相当浓厚的浪漫气息和理想化色彩。但这种理想化并不给人任何虚假之感,关键就在于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诗意感受。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学考试 讲义 文史 第四 隋唐 五代 文学 发展 概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