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doc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同心县第四小学金晓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课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否做到“有效”、“高效”,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针对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小学生作文的通病是写作的思路闭塞,机械模仿,写出的作文只有共性而无个性,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
2、,加之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浅薄的教学经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动力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动力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修修改是作文教学的追求改是作文教学的追求评价是作文教学的评价是作文教学的“催化剂催化剂”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动力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动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写作兴趣,绝对写不出好的作文。这就像在运动场上,如果运动员跑步时靠别人在后面推着赶着,那肯定不会有好成绩。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提高作文水平。只有让学生感到写作的乐趣,有写作的欲望,学生才乐于动笔,倾
3、吐心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只有从心底喜欢写作,才能在兴趣的支配上,全力以赴写出真情实感。整个写作过程是一种身心愉悦、美的享受过程;否则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应付,一种逼迫下的遭罪,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学生的写作兴趣要靠老师去培养,教师必须在这方面开动脑筋。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游泳”,自己也要亲自“下水”。“下水”作文能促进教学相长,教师“下水”当教练与学生同池一游能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惧怕心理和畏难情绪。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写作兴趣。可以从命题入手,力求新奇,因为题目有着极强的概括力和凝聚力,体现了文章的神韵和风采。如写记事的文章不能总说“印象深刻
4、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件事”等为题目,如果改为“我的小秘密”、“我的心里话”为题就能勾起学生地心事,急于倾吐心中地不快,很自然地激发起写作地兴趣和欲望。另外,劳动、活动、旅游和参观都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地好办法,学生写作苦于无东西可写,是因为生活太单调、苦燥,见识浅、素材少。文章地高妙之处往往在于新、在于真。只有让学生在广阔地天地里收集、整理素材,学生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其次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写作兴趣。改变一般的作文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指导学生写作,就能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激活、延伸,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一、丰富体验一、丰富体验言之有物,惟有源头活水
5、来言之有物,惟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沟通课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6、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小学生的生活是
7、丰富多彩的,如果他们能把参与的活动写下来,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文章。但是有些同学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一遇到作文就头疼,无从落笔。针对这种情况,有些作文我们都和活动挂钩,根据训练要求,开展相应的活动,或领学生实地观察,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样既做到了材料真实,能直观比较,便于讲评指导,从而取长补短。二、从读学写二、从读学写言之有序,厚积薄发语不凡言之有序,厚积薄发语不凡读写结合是一条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途径。解决作文教学中学生“有话说不出”难题的有效办法是从读学写,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其中重要是“得
8、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法,学习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内化“写作图式”;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活动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构建自己的语言宝库。1、课内指导。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从读学写的指导,掌握语言表达规律。掌握连句成段的方法和文章的总体段落布局规律,比如猫第一段是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把句与句联系起来的。在上完这课后,我布置了小练笔,要求学生模仿猫的写法按照这种顺序描写其他的小动物。结果只用了几分钟,大部分的同学写出了公鸡、小狗、小猫等小动物。结合桂林山水一课教学,我注重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做到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9、的。渗透观察方法,在课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揣摩观察方法。比如教学长城一课,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火烧云一课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经过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和规律,他们认识事物、社会和自然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也会从中不断得到提高。注重语言积累,要求学生反复品味、揣摩好词佳句,背诵精彩片段,积累语言素材,形成敏锐的语感。比如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对于课文描写作者第一次看到榕树正在茂盛时期这样一个精彩片段,把“绿”这一种颜色描摹得丰富多彩,似乎是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反复品尝吟咏
10、,达到熟读成诵。对于这些精彩的细节片段描写,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反复品尝相关词语,在阅读中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这样学生就在课内积淀了语感,积累了语言。2、课外拓展。语言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做到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许多经验证明,我们每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单纯靠课内的学习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得益于课外的大量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因此,对于课外阅读教师要精心计划,做好指导。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是阅读计划,教师要统筹安排,根据课标的相关规定,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推荐阅读书目,做好阅读篇目的选择指导。既要结合年段的特点,达到量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 作文 教学 有效性
限制150内